“互联网+继续教育”培训现状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互联网+继续教育”培训现状与效果评价

尤慧

 武汉亚心总医院 消化内科 43005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学科内涵不断拓展,对于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综合型护理人才,当前需要紧紧跟随时代脚步,分析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明确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基于互联网,提出切实可行的互联网+继续教育对策。通过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培训效果,保证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为护理领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进而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继续教育;培训现状;效果评价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各个医院开始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对于临床护理队伍的继续教育工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医院日常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不仅要实施对应的医疗工作,还涉及到医学研究、护生带教、医生实习等方面的内容,造成继续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落实并且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当前需要在准确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利用互联网保证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具体措施。以此保证能够深入了解护理人员实际需求,保证培训工作的增值效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医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护理队伍继续教育培训现状

(一)缺少完善计划

按照我国医疗领域中护理人员培训的实际情况来看,缺少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计划和安排,是造成培训效果整体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培训主要是由实践锻炼、职称考试逐步实现的,护理人员只能够通过自学理论知识的方式参与学习,在学习效果上无法的大保障。加上工作的繁忙,以及日常生活的需求,真正能够通过自学方式提升业务水平的护理人员较少[1]

(二)专业领域局限

高级护理人才、专科护士主要是指在某个特殊或者专门护理领域,具备较高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临床护士,这也是护理人员的职业目标。但是在实际培训中,虽然医院对于这类专科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培训的途径较为缺少,大部分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都被局限在ICU、糖尿病等一些领域,其他科室处于严重缺乏专科护士的情况。这种专科护士比例低的情况,不仅导致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效果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评价不够合理

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知识、技能培训,涉及到非常多的内容,而想要对这些部分进行科学考核,就需要在专业化、系统化评价体系的支持下进行,才能够为培训效果提供支持,保证继续教育的有效性[2]。但是目前在各个医院中开展的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中,由于医院自身的专业培训机制完整性不佳,缺少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方法。造成实际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缺少更新和完善培训的有效途径,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互联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的措施

(一)建立规范培训体系

继续教育作为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一个有效途径,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培训计划,建立和健全培训体系,结合互联网技术支持下能够实施的各类培训课程,从根本上保证护理人员培养效果。如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按照护理人员接受教育程度、核心能力和临床缺陷的不同,在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中,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时间段规定。如可以制定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护理计划,线上主要是学习一些正规的继续教育课程,重点在于理论知识学习。线下则主要是为有需要的护理人员提供跨科学习机会,或者是为新入职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指导。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全新培训体系支持,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保证继续教育效果。

(二)提供专业外延机会

综合型护理人才是目前护理领域严重缺少的一类人才,大部分护理人员都会专攻一个专业,以求在专业上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因此,为了能够落实科学的综合人才培养工作,还需要注重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需要重点关注护理人员的多学科发展,为护理人员能力实现外延和发展提供支持[3]。如可以先收集不同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在继续教育平台中为其提供能够学习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权限,锁定不相关的学科知识,避免培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针对临床工作繁忙或者是身兼多职的带教护理人员,可以鼓励其做好基础学习,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如何提升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并且做好线上交代的带教任务,为更好的落实新晋护理人员培养工作提供支持。

(三)科学发展考评机制

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下的培训工作,需要做好对应的培训效果考核工作,强化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重视,保证培训效果[4]。如可以将培训课程安排与绩效结合在一起,以护理人员观看线上课程的时长、线上理论支持考核成绩等作为基本指标,对护理人员开展日常工作考评。同时,由于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自身具备比较好的及时性、高效性特点,对于时间和地点的要求不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督促护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可以制定出对应的周学习计划、月学习计划等内容,并且将计划完成情况,作为护理人员月度、年度考核的标准,与护理人员的晋升、外出培训等机会挂钩。确保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互联网信息收集准确性、可靠性特点,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为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支持。

结语:

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为护理人员日常培训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对现有培训模式进行完善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高质量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在明确培训现状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建立规范培训体系、提供专业外延机会、科学发展考评机制等途径,更好的发挥出互联网便捷性作用,为护理人员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提供支持,确保医疗工作能够更加专业、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廖闪卫,周敏,朱爱武. 护理人员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知调查[J]. 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0):53-55.

[2] 郑太蓉,叶艳,漆桂林,等. 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培训模式在内科护士专业培训中的 应用研究[J]. 心理医生,2018,24(29):181-183.

[3] 聂琴. 互联网+行动研究法在急诊护士中医护理科研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7):71-74.

[4] 周娟,石泽亚,李佳. 互联网背景下新入职护士培训与考核系统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00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