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机制研究

何明凤

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6165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创新能力,人才储备成为炙手可热的逐力趋向。小学生作为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作为小学生,这个特殊年龄的群体,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对专业名校都有严格要求。这时,心理危机出现,影响小学生的稳定发展。这也同时引起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现下,由心理危机引发的问题屡见不鲜,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更应该引起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关乎自身,关乎社会,所以,为消除心理危机所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预防新的心理危机的出现,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并投身于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中去,积极探究有关心理干预的有效路径。

一、小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心理危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一个人处于困境并且不能有效平衡解决的状态,表现为焦虑、烦心、抑郁等。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体系,是从家人开始接触到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就衍生出关系问题。良好的家风会使孩子的发展日进一步。反之,则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家庭观念和经济问题也会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家长有一个观念,希望孩子能够学有所成,这无形中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其次,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有差异,同一地区中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也有贫富差距存在,那么,经济条件不优越的家庭的孩子,往往伴有自卑、敏感的情绪。

(二)人际关系因素

在全日制住宿的校园里,离开家长的呵护关怀,同学们每天吃睡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在这个接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许问题,在小学这个年龄段,又不太懂怎么去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进而影响情绪,导致厌学、罢学甚至休学等。

(三)情感因素

在学生阶段,早恋是被明令禁止的。但是,当中不乏有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少年,因为现在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对待他们所谓的爱情有期待,对异性有好奇。在这个过程中,

可能出现和老师打迷宫,被发现后心理崩溃,或者不知道怎么和对方相处,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情形。这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心理危机,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建设的意义与不足

顾名思义,心理干预就是帮助有心理危机的学生缓解焦虑等症状,使其达到正常水平,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过度,以防新的危机出现的机制。现阶段,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难题,使其重拾信心,消除负面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对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大起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对学校的发展也有一个良性的预期。在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形成自尊、自强、自爱的良好品格。在强大的心理素质的引导下,逐步形成在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面对压力和竞争,将其转化为平和与动力。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解决问题,寻求解决途径,而不是让坏情绪把我们打垮。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事件发生,让学生克服心理危机,阳光向上的生活。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现在小学阶段出现了许多学生情绪焦躁、抑郁等心理问题,我们现有的机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机制的干预过程,且干预的效果收效甚微。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仍然缺乏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干预的时候,可能学校中只有心理咨询室,不能有效彻底的进行根治。另外,我们自身对心理危机的防范是不够的,现在发现问题,才取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教育工作者普遍存在“轻”防范的意识。再有,就是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驾驭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才能妥善处理各种问题,这对相应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路径

(一)对“重点”学生进行关注

这里所谓的“重点”学生,是指那些可能出现,已经出现和出现过心理危机相关症状的学生。我们首先要明晰干预对象,然后精准施策。鉴于教师团队人数和能力的现实,不可能排查所有学生,所以暂时对此三类学生和与其解除密切的人群定位为干预对象,只有明确对象,我们才能做好后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家族病史学生或严重心理疾病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等。

(二)开展心理危机教育

在人生三观形成的重要节点,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相应的心理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积极地对待生命,对待生活。比如,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培训,校报,开设校园心理健康网站等,向学生输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展,通过观看记录片、电影等,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重燃希望之光,进而转化为积极向前的行动力量,使其形成优秀品格,积极进取心态,让心理危机无所遁形。

(三)营造和谐环境氛围

古有孟母三迁,为的是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氛围环境;古人有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同样的道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么,现在我们所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构建,同样也不能离开和谐的环境氛围。在构建整体环境的过程中,要强调家校合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颦一笑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在这个和谐环境的构建过程中,要强调家校之间增强联系,共同发挥积极作用。从教师层面来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经常跟学生沟通交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师生之间形成一中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见,和谐和善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无形的力量,能够引导激励学生,促使其健康成才。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教的使命所在。

四、结语

现在小学生心理危机问题频发,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接触学生最多的场所学校来说,更是任重道远,必须将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来抓,而且要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努力构建长效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增强学生抵御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水平,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由心理危机引发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小学培养输送人才的目标,使他们拥有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王秋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6).

2.闫莉莉,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分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6期.

3.罗元珊,例谈中学生突发心理危机干预及校园安全管理[J].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1)

4.李春兰,突发事件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科技咨询(科技 管理)2017(12)

5.章成斌,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面临的挑战[J].教育探索.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