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数学文化,落实“双减”目标———“设计校园平面图”教学探索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渗透数学文化,落实“双减”目标———“设计校园平面图”教学探索与思考

杨子

佛山市顺德区桂畔小学,广东省佛山市,528300,

一、活动背景概述

   《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以六年级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亲身经历、感受、观察自己生活了六年的校园,包括校园内的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渗透学科之间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运用自己所学“图形与位置”“比例尺”“测量”等知识链接他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在几天的时间里,通过课上课下,小组成员共同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反思从而获得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培养了他们的应用意识。通过实际操作,减缓学生对于公式、文字性的学习压力,多方面,多角度帮助学生思考、探索,减负提质。

二、学习目标

  1. 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比例知识,进一步掌握测量几何图形的方式和方法
  2. 数学思考:通过讨论,规划,测量,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解决问题:学会确定绘图范围和图幅规格,工具的选取,以及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
  4. 情感态度学习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小组分工意识以及团队荣誉感。

三、活动设计

1、谈话导入

美丽的桂畔小学座落在桂畔海边,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的圣地,也是度过美好时光的乐园。你知道学校主要的几幢建筑楼有哪些吗?我们的教室在哪幢楼?知道专用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厕所、操场的位置在哪里吗?一起通过测量,设计来认识我们的“家”!

2、观察提问,规划交流

出示学习单的两张平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讨论、互相提问。

(1)引导学生:想一想,绘制校园平面图前,要先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将这些准备和问题记录在学习单上,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在先个体探究再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探讨,提出问题。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什么是平面图,需要哪些数据支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将实际距离转化为图上距离?我是怎样解决的—运用比例知识行吗?教师或同学的什么思路对我有启发?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将策略变为己有。

讨论后总结如下:

对校园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在校园平面图中学要绘制哪些主要建筑物,以及确定校园建筑物所处的方向,测量各建筑物之间的实地距离、所占面积。

1.实地测量的方法:步测法,卷尺,数地砖,身高测量。

2.确定校园各建筑物在图上所处的方向。

3.确定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依据校园的形状、最长和最宽的数据、以及绘制平面图纸张的大小等思考确定。

4.确定校园各建筑物间的图上距离:依据实测距离和已确定的比例尺换算求出。

5.确定校园各建筑物所用图例、颜色。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各组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顺利解决问题,精心设计并安排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包括探究、设计、制作、讨论等各个环节,进行阶段任务的细化和具体化。通过核心问题,指导学生在解决过程中联系具体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思考,尝试运用工程和设计思维解决问题,引导高阶学习发生。

任务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内容

实施要求

时间安排

预期成果形式

任务一

设计方案

写明活动任务、主要步骤、分工等

任务明确

步骤清晰

分工合理

1天

实践报告、活动语录、数据统计、相片集、设计图展、个人感受。

任务

测量换算

测量记录

确定比例尺

计算图上距离

通过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汇报自己测量的数据,把测量错误或者误差较大的数据剔除,为绘制出的平面图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证。

2天

任务

设计画图

将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名称,比例尺表现在设计图中

平面图整洁、美观。建筑物的位置比较准确,方向正确。选用的比例尺合理。

2天

小组自由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案,一般活动方案中要写明活动任务、主要步骤、分工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策划能力,学会“从头到尾”想问题。

(3)动手实践

学生分小组收集实际相关数据,并用适当的方式记录并整理下来。

(1)首先在平面图上绘制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然后将学校附近及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树木和绿地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在正确的方位上、用不同符号表示在平面的图上。

在这些开放式问题上,学生可以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以及在必要的关键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如获取信息的能力(测量、计算)、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距离换算图上距离),动手实践的能力(画图,规划),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比例尺),乃至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积极寻求各种方法,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这既是课程,也是数学思考方式的锤炼。

四、活动学习成果及评价

1、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并选出几幅好的作品参与全班展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评价校园平面图,首先关注画得是否齐全、准确、合理,其次关注是否美观、有自己的特色。针对画的有缺陷的平面图,小组同学共同修改。) 

2、回顾与思考。在上面的活动中,运用了哪些知识?(位置与方向的确定、比例尺、测量等,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

利用我们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 

(平面图比较直观,能清晰了解校园整体概貌及布局,根据校园平面图,能估计出校园的大小,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校园里有关场所的位置)

3、评价反馈。

按照表格完成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的组评、自评师评。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配分

评价标准

合作小组

自评

教师评价

课堂学习

学习态度与能力

10

态度端正、学习积极

思维拓展

拓展学习的表现与应用

5

积极地拓展学习并能正确应用

团结协作

分工协作,积极参与

10

有分工,参与积极

语言表达

正确清楚地表达观点

10

正确清楚地表达观点

学习过程

数据测量、整理、换算、画图

数据测量

10

能在合理范围内测量数据

内容整理

10

能把学校主要标志物数据整理出来

数据换算

15

能用比例尺的思想,将实际距离换算成图上距离

设计画图

20

能将位置,方向,形状,大小,名称,比例尺表现在设计图中

应用拓展

课后练习设计

10

有质量有效果的完成课后练习

五、活动成效和反思

(一)活动成效:本次《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学习活动,密切联系着学生校园生活的环境,以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主线所展开的学习研究。与以往授受式的教学模式不同,这样的开放式学习不限于具体的知识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形式,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应当以培养具备创新型、复合型、解决未来问题人才为目标;以引导他们在活动学习中,经历推理猜测、思辨论证、知识迁移。在解决综合性、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迁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二)活动反思:此次活动过程整体比较复杂,所以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做在短时间组内成员统筹规划,群策群力,完成活动。组织活动学习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强调价值理解而非拥有知识,比如,淡化比例尺的公式而注重培养他们去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注重小组科学合理的规划分工而非定式定点的设限剖析,强调多种学科并存而非学科孤立。我所要做的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操、质疑、探讨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全过程,注重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重视学生的评价、反思。

参考文献:[1]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著;聂风华,徐铁英译.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75-78.

[2]麦克泰格,威金斯著;俎媛媛译.让教师学会提问:以基本问题打开学生的理解之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