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 3

“学优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刘明霞400715

【摘要】:长期以来,学校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疏于教育,导致他们过分追求完美,目中无人;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嫉妒心理较严重,缺乏与人良好相处的心态;好胜心强,恃才傲物,唯我独尊;脾气急躁,容易发怒,受挫折能力差等心理问题。对于学优生的嫉妒心理:以“德”修身,合理转化;对于学优生的高傲和好胜心理:及时发现,合理降温;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关键词】:学优生心理特征对策

我们在教育中的一个误区,就是较多的注重对后进生的教育,而对于优秀学生多给予的是信任。其实,对优秀生的教育引导也不容忽视。优秀学生也存在局限性,其心理特征和常见的心理上的障碍亦应引起教育者的注意。

一、学优生的心理问题

学优生是指文化成绩较优秀,处于班级、年级领先地位的学生,不考虑思想、行为问题的学生。他们也许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在心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在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他们是否有健全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优生多是以自信和自私为主为两大心理特征,成绩优异的学生的心理状况虽然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各有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追求完美。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一部人类史也正是人类追求美的历史,但这种追求一旦过度,就会造成心理扭曲。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稍有一点事情做的不够,便惴惴不安,已经很优秀,但总不满意;有成就,但没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一些优秀的学生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不是抱怨周围同学素质低,就是埋怨环境设施不如人意。他们在学校中体验的多是不满和不快,少有幸福感和快乐感。表现最明显的是同学关系紧张。他们往往很难包容别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发展至惟我独尊。

(二)消极心理。

一些优秀学生在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上,往往容易关注不足和弱点,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视而不见,经常担心会发生什么不如人意或令人害怕的事,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在人际交往上,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对人对己都太过敏感。由于追求完美总想给人留下好印象,而又过分关注消极面,对他人的言行颇多微词,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使心情惴惴不安,严重甚至出现强迫症状。

(三)过分关注他人的评价。

一方面,这些优秀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特征,他们总想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因而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关注消极面的特点,使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转下页)中对自己的举止不满意,事后还要反复考虑有什么偏差,使自己很累,一些人不得不减少与别人的交往,显得有点不合群。

(四)嫉妒心强。

优秀生往往嫉妒心强,他们或把抱怨指向别人,或想方设法攻击对方。过分的嫉妒心常使优秀生的性格变得古怪起来,如抑郁多疑,执拗浅薄,自暴自弃,推卸责任。造成优秀生嫉妒的主要原因是虚荣心、自私和占有欲。优秀生虚荣心强,喜欢表现自己,什么都想比别人抢先一步,对别人缺少朴素的善意;自私心重,总考虑自己的荣誉和地位,别人拥有的自己也企图占有,一旦别人超越自己,便油然产生嫉妒心理。

(五)好胜心理。

优秀生大多是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骨干,他们优秀的学习成绩成了其他学生仰慕的原因。不知不觉中,他们会产生谁都不如我的优越感,致使他们既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晓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持才倨傲,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别人是否接受,喜欢妄下结论,固执己见。优秀生在某些方面的确超过了别人,经常受到表扬和奖励,加之他们自己缺乏虚怀若谷的气度,便产生了为我独尊的傲气和不让人的好胜心理。

主要表现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很少考虑别人的需求和尊严;别人的行为稍有不正确,就横加指责、干涉,自己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谈话的话题以自己为主,在听取别人的谈话时也毫不专心,喜欢随意打断,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一旦遇到打击,要不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要么把抱怨指向别人,怨恨嫉妒。

(六)抗挫折能力差。

由于优秀生一直处在“风平浪静”的环境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表现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付困难和挫折的挑战,因而变得意志薄弱,萎靡不振。优秀生一旦丧失优越地位,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而变得苦恼自卑、颓废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行为来引人注目,以实现自我存在的愿望。

二、学优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学优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其成长过程中个性积淀的因素,但更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忽略其身心健康有关。

(一)内部原因

1、因为倍受宠爱,受挫能力差。由于他们正处在成长阶段,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宠爱,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认为什么都能学好,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考虑得不多或根本不考虑。顺利时,易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看不起其他同学,以致听不进不同意见;遇到挫折时,又容易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从而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行为。

2、因为注重成绩,忽视其他判断能力。他们虽然学习成绩都比较好,但有时对一些事情缺乏正确、必要的判断能力,看问题很单纯,只凭自己的想法和好胜心去做事情,缺乏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当遇到是非界线模糊不清的事物时,就会出现犹豫、彷徨,甚至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以致陷入困境。

3、因为学习动机单一,以致目标片面。一方面,希望孩子成才,是家长和老师的普遍心理,而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成才标准基本上是成绩。因此,学生为了父母、老师的期望而只注重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学优生的自尊、自重、自信和高成就需要特别强烈,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赞赏,并要求在同龄群体中确立自己的高地位,他们比一般同学更关注学业成绩。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不只是由于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源于学习过程之外的刺激。

(二)外部原因。

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1、从家庭因素来看。目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而且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孩子们在校的好成绩非但不能使家长满足,反而使他们更加变本加厉,激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增加学习量和学习内容,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横加指责,使孩子始终处于极度紧张和焦虑的学习状态之中。

2、从学校层面来看。目前,许多学校仍然实行应试教育,名次和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不良导向的引导下,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认知模式发生了偏差,学优生自然成为学校和教师未加关爱的对象。但对他们来说,一方面,他们享受着学校过多的关顾,另一方面,他们要在同龄学生中赢得爱、尊重和获得某种地位,也往往需要用其成绩来证明,这无疑强化了学优生争强好胜、看重分数、看重名次、看中结果的行为表现。另外,教师的宠爱也是一方面。一般而言,教师往往维护优秀学生,即使他们有了缺点或犯了错误,怕公开批评会影响他们的威信,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进行处理,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并不能触及思想实质。

3、从社会角度来说。社会上对学校、学生的评价往往只看中分数、名次和升学率。受中国“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学优生把升学看成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出路。“分数中心主义”不仅深刻影响了家庭和学校,还影响着学生自身。因为青少年的评价体系明显具有以“外在评价为主要参考依据”的特点,在现阶段,分数仍然是对学生无法撼动的唯一评价标准,所以,分数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们对自身及周围人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对于学优生而言,在这种评价体系中,他们获得更多的是评价中的正反馈,因此对这种体系更加认同,一旦出现与此不同的评价标准,他们就会难以适应。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决定了价值标准的多元化,这也就决定了此类学生出现心理不适是必然的。

三、学优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优生也不例外。因此,为了把学优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

(一)加强管理教育,正确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对成绩优秀学生的管理教育,同样要正确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对这部分同学,尤其是要把握好一个“严”字。要从有利于其更快、更好发展的角度出发,对他们严格要求,做到放心而不放松,表扬但不迁就。要用更高品位的目标激发他们更加强烈的进取精神。

1、在学习动机上,引导他们把今天的成功和明天的事业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途结合起来,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如高尔基说得:“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

2、在学习的激情上,鼓励他们不应满足于对课本知识的单纯理解和掌握上,而应当成为掌握知识多、工作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当然,对他们的严,归根结底是出于对他们的爱,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爱,对国家未来的爱。要做到严得有理,爱得真诚。既要防止超越学生的客观实际、揠苗助长式的过度的“严酷”,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疲于奔命,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又要反对只使用,不教育,只维护,不管理的“溺爱”,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二)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合作,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教育网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优秀学生培养也需要各方面因素的有机合成,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当代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和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今天,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与交往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决定其成熟的心理品质和优良的思想品质不可能只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很好地形成和发展。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一定要建立起相互合作的教育网络,形成开放式的智育、德育、心理教育相结合的有机统一体。

(1)对于学校来说,从领导到教师,在学习上给予优秀生应有的赏识和肯定的同时,还要从政治上、思想品质上、身体素质上,即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去关心和帮助他们,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2)对于社会来说,对人才的评价和聘用机制也要更加健全起来,注重德、才兼备,以才为核心,以德为基础和保证,强调全面发展。

(3)对家长来说,切不可只抓学习不及其余,更要全方位地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子女,在敦促孩子再接再厉搞好文化成绩的同时,多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加强正面引导,帮助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念和人生态度,提炼人品,陶冶情操,以崭新的朝气蓬勃的姿态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三、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恰当地评价自我

为了让学优生能正确、恰当地评价自己,应该让学生知道: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能因为一二次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

2.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有个人自身的弱点,如努力不够、信心不足、缺乏韧性、粗心浮躁等,也可能是外界环境影响、外在条件不成熟等客观因素所导致。

3.要引导学生冷静理智地总结,把问题症结找出来,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发扬自身优点,弥补自身不足,努力改变、提高自己。只有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才能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心。

四、对于学优生的嫉妒心理:以“德”修身,合理转化

1、教师首先要以“德”修其身。要培养他们高尚道德修养和情操,要胸怀广阔,坦荡无私。对自己要实事求是,正确估价,铲除虚荣心,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对别人要多看其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虚心对待别人的荣誉和成绩。

2、其次,要正确引导学优生参与合理竞争。化嫉妒为奋力进取,化多疑为快马加鞭,化虚荣心为紧迫感,真正经得起各种考验和锻炼。

五、对于学优生的高傲和好胜心理:及时发现,合理降温

面对学优生的高傲和好胜心理,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地冷处理,让其降温,决不能一棍打下去,挫伤学优生的积极性。所谓冷处理,就是:针对其不可一世,告诉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使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十全十美;要教育他懂得正确评价自己,给自己合理打分;树立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力量和协助团结的威力;还要引导学优生尊重别人,正确评价别人的有缺点,从思想上铲除唯我独尊的不良意识。

六、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相对宽松,成长过程较为顺利,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和老师的掌上明珠,很少受到生活的磨练和失败的考验。在他们的心目中,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那么美好,只有真、善、美,没有假、丑、恶,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中的挫折或打击就会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因此,老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他们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恰当的教育情景,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在他们的成功之途上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比如,在平时作业的难易程度及评价标准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班级工作上,有意把一些较困难的事情交给他们做,故意“刁难一下”,逼其开拓思路、自我加压,全力以赴,同时,也要经常向同学们介绍一些生活中的强者如何战胜逆境的故事。

网上的一些有关贫困山区的孩子如何战胜困难,有志青年如何身残志不残的典型报道,可以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同学们观看,使他们在体验学习的成功、思维乐趣,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也能品尝、了解到生活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其抗打击、抗挫折能力。在真正遇到生活中的不幸和学习上的挑战时,经受住考验,笑对人生。

正如诺贝尔所说:“生命,那就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只要我们把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好的管理方法和教育策略,转变成自己成熟的教育风格和教育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对这部分优秀群体的教育,就一定会结出最美、最丰硕的果实。学优生,在不断“雕琢”的过程中,一定会绽放出其应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张小乔.心理咨询与测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3.孙天丽.“优秀生”的心理缺陷及其补救.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6(3).

4.叶积德.学优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青海教育,2004(9).

5.黄荣平.对学优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03(7).

6.赵康.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调试.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7.张丽珊.关注成绩优秀学生的心理发展.大众心理学,2002(9).

8.王传辉.关注优秀学生的心理综合症.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05(12).

9.雷扬华.谈谈优秀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北京教育,2001(10).

10.叶飞.关注优秀学生的心理健康.科学咨询,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