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患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之间相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患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式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单侧结节 患侧甲状腺全切+峡部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冠状缝早闭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采用双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20例冠状缝早闭患儿。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手术年龄为10. 5个月,范围为5~23个月;左侧冠状缝早闭8例,右侧冠状缝早闭12例。患儿头颅外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前额及眼眶内陷,眼眶上抬,同时患枕部也内陷,整个颅腔小于健。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前颅顶不对称指数(an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ACVAI)和颅腔容积进行手术疗效评估。在颅腔容积的比较上,将本研究的20例患儿作为颅缝早闭组,将报道测量的不同年龄正常儿童的颅腔容积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颅缝早闭组患儿术后颅面外观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骨瓣坏死、骨瓣移位、脑脊液漏、组织过敏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9. 9个月,范围为12~40个月。颅缝早闭组患儿术前ACVAI值为(9. 07±3. 55)%,术后1周ACVAI值为(3. 56±3. 42)%,末次随访时为(3. 13±2. 41)%,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3,P<0. 001 ),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6,P=0. 517)。术前,颅缝早闭组颅腔容积为(1 027.85±112. 25) ml,正常对照组为(1 131. 92±161. 71) ml,颅缝早闭组颅腔容积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36,P=0. 023);颅缝早闭组术后1周的颅腔容积为(1 081. 62± 111. 10) ml,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0,P<0. 001);末次随访时为(1 386. 90± 119. 30) ml,正常对照组为(1 438.22±89.28) m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54,P=0. 132)。结论运用双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冠状缝早闭,可获得很好的颅腔容积扩增,随访时接近正常儿童,头颅畸形恢复较好,手术效果良好。

  • 标签: 颅缝早闭 手术治疗 颅腔容积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仍存在较高的再手术率和继发椎管狭窄现象。为此,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开窗联合对潜行减压。本文目的在于描述该术式的适应症、具体操作,并验证其优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参加研究的病人来自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的住院病人,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行开窗结合对潜行减压术,同时行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两年,观察指标为VAS评价腰腿痛程度;生活质量评估采用ODI量表;腰背痛程度采用JOA评分表。全程详细记录所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标准,35名患者符合研究标准,年龄为64.5±10.6岁。术前及术后两年VAS评分、ODI评分及VOA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改变为(95%可信区间),腰痛VAS评分-6.1(-6.5,-5.6);腿痛-4.1(-4.5,-3.7);ODI评分-22.5(-24.4,-20.6);JOA评分12.8(-12.0,-14.8)。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腰椎不稳及再发椎管狭窄症状。术中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减压不充分1例,术后3例出现尿路感染,随访过程中出现邻近节段椎管狭窄1例。结论开窗结联合潜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潜行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 简介:摘要为了能够防止对乳腺癌的发生从而避免产生相关的治疗和死亡,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接受了预防性对乳房切除术(CPM),CPM在高风险人群中已经被认为能够获益,比如对于绝经前的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目前针对BCRA基因突变接受CPM已经达成了共识,尚无法证明CPM在其他人群中的生存获益,但CPM能够减少95%发生对乳腺癌的风险。所以个体化地评估患者发生对乳腺癌的风险和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综述了发生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并且探讨乳腺癌患者施行CPM的获益。

  • 标签: 乳腺肿瘤 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 危险因素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腰麻膝部手术术后超声引导下患股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膝部手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而观察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行患股骨神经阻滞镇痛,对两组的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以及镇痛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静脉自控镇痛时间长,且舒芬太尼用量少,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在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将超声引导下患股神经阻滞镇痛运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不仅能够准确定位,还能使镇痛效果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膝部手术 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颈切口在局限于腺叶内的甲状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于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患者中筛选85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42例应用传统低领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颈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总体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创口美容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较为接近(P>0.05)。结论 局限于腺叶内的甲状腺结节选择颈切口手术治疗总体效果理想,术后恢复美观度理想,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侧颈切口 单侧腺叶 甲状腺结节 手术方案
  • 简介:【摘要】本文以两层地下地铁车站为背景案例,根据车站主体结构墙使用支架墙大模板施工情况,对支架墙大模板体系的施工应用、成品质量进行简要的阐述,通过对该工艺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支架墙大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应用及质量问题,分析总结如何提高支架墙大模板的适用性及成品质量,提高周转率,减少修复。

  • 标签:   地铁车站  单侧支架  大模板  质量问题
  • 简介:患儿男,8岁。2006年12月30日因“发作性头痛、言语不利、记忆力减退1个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患儿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前额部疼痛,每次持续约10min即自行缓解,反复发作10余次,同时伴记忆力减退,不能说出熟人名字和做简单的算术题。患儿发病前4d有低热,体温为37—37.5℃。于当地儿童医院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及血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头部MRA诊断为动脉炎。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阿昔洛韦、甘露醇、生脉、地塞米松”治疗5d。患儿记忆力较前好转,能说出熟人名字,前额部不适较前缓解,但仍不能计算简单算术题。发病第14天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院时神经系统检查阴性,腰椎穿刺及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 标签: 综合治疗 计算机断层显像 颈内动脉闭塞 单光子发射 首都医科大学 腰椎穿刺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弓根螺钉并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的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35例,均采取椎弓根螺钉并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经过6~36个月随访,分别统计术前、术后3月、6月、1年的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JOA评分术前(7.83±2.46)分,术后3月(21.42±4.22)分,术后6月(24.58±2.75),术后1年(26.78±1.64)分。术后3个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平均改善率为(78.2±15.8)%。结论椎弓根螺钉并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单侧固定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极外侧 椎间盘突出
  • 简介:目的评价双C4,5节段椎间孔切开对颈椎后路手术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预防作用。方法2003-2007年,共75例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7岁。其中单纯全椎板切除减压41例(A组),全椎板切除并C4,5双椎间孔切开34例(B组),分析A、B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结果乎均随访19个月,75例患者中有5例(6.67%)出现了C5神经根麻痹症状,A组患者4例(发生率为9.76%),B组1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概率(2.94%)远低于A组患者(P〈0.05)。末次随访时,4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1例(A组)肌力恢复至4级。结论C4,5节段双的椎间孔切开扩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

  • 标签: 颈椎 椎板切除术 减压术 外科 内固定器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纤维喉镜下手术切除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03月-2012年03月在我院行声带病变手术的患者288例,其中144例患者在纤维喉镜下手术,144例患者在支持喉镜下手术,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在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手术,临床效果好,成功率高达98.61%,略高于在支持喉镜下手术的患者,两者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纤维喉镜组并发症发生机率为5.56%,支持喉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纤维喉镜下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临床疗效好,费用低,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术后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纤维喉镜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支持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带术后嗓音训练对声带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声带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嗓音训练,包括嗓音卫生教育、膈肌呼吸训练、姿势与运动训练、打哈欠训练、水泡音训练、嚼音训练、嗓音声学训练。术后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行喉发声能力自主评分比较。结果喉发声能力VAS评分显示,两组不同时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术后嗓音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然、清晰的嗓音,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可帮助患者的声带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声带术后 嗓音训练 声音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患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41例,采取患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5.6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对照组为19.5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患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术式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峡部 结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屈曲弯旋转复位联合一期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绞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收治的3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急诊组(采用前路屈曲弯旋转复位联合一期前路手术治疗)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4~63岁。牵引组(采用头颅牵引复位联合二期前路手术治疗)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6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改善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随访26~40个月。急诊组住院时间为(7.2±1.2)d,较牵引组(10.9±1.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24个月ASIA分级改善情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椎间隙均骨性融合。结论一期前路屈曲弯旋转复位手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区别,但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椎关节突关节 脱位 颈椎 屈曲侧弯旋转复位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双锁定钛板和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双锁定钛板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双锁定钛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安全性高,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情况更具有优越性。

  • 标签: 双侧锁定钛板 单侧锁定钛板 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双椎弓根途径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组和双组,每组各40例患者。我院为组患者采取PVP进行治疗,为双组患者采取双PVP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的注入量、进行X线透视的次数、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的VAS改善率、椎骨高度恢复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均明显少于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PVP和双PVP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但为其施行PVP治疗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放射暴露少、患者痛苦小等优越性,此法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单侧 PVP 双侧 PVP 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上切牙牙髓治疗时用阿替卡因唇注射麻醉而不施行腭注射的可行性。方法将86例需要进行上切牙牙髓治疗的牙髓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试验组由唇前庭沟注射点注入1.5mL盐酸阿替卡因,对照组除唇注射外,在腭乳头同时注射盐酸阿替卡因0.25mL。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组麻醉总有效例数为36例(83.7%)。双组麻醉总有例数为42例(9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局麻与常规双麻醉在上切牙根管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唇麻醉也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阿替卡因 唇侧麻醉 上切牙 牙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偏型突出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我院接诊的200例由于腰椎间盘偏型突出致腰腿痛患者,按一定比例分为2组,给予骶管注射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的为观察组;对比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为90.0%,观察组为97.0%;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放射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对照组高达12.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偏型突出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侧隐窝注射 腰椎间盘偏侧型突出 单侧腰腿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组和双组,组采用PKP治疗,双组采用双PKP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疼痛评分、ODI指数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组,出血量少于双组,透视次数少于双组,骨水泥的填充量也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d、6月的疼痛评分、ODI指数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术前、术后1d、6月两组疼痛评分、OD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后1d、6月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双PKP治疗OVCF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PKP可减少治疗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放射接触,有一定优势,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25-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