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本文主要是对亲情护理在老年COPD患者的实施中的体会。

  • 标签: 亲情式护理 COPD老年患者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比较肝内胆管结石不同术对结石残留及复发的影响,探索肝内胆管结石有效治疗方法,以降低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方法前瞻性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情况将患者分组。在遵守目前国内公认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对各组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Ⅰ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Ⅱ组)、肝叶/段切除术(Ⅲ组),比较不同组术后结石残留和三年内复发情况,以及再手术情况。结果Ⅲ组其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1);Ⅱ组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再手术率低于Ⅰ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叶/段切除术有效降低结石残留和复发,为肝内胆管结石最佳首选治疗方式。无条件行肝叶/段切除术者,尽量行胆总管切开加纤维胆道镜取石术。

  • 标签: 不同外科术式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胆囊息肉的患者200例,根据患者选择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腹腔镜组),另外一组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胆道镜组),每组各10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不良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胆道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消化不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囊息肉患者,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有优势,创伤小、消化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胆囊息肉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电子体温单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在医院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电子体温单录入准确率高,录入时间短,反馈及时,但管理有一定的难度。结论将信息化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电子体温单 生命体征 录入准确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患者32例,对上述32例患者使用网塞及网片进行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大临床治疗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在32例使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当中,所以患者疾病均得到了完全治愈,伤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无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3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75min,平均为45min;患者术中出血量为30-80ml,平均为55ml;患者伤口大小为5-10cm,平均为6cm。患者住院时间为4-7天,平均5天,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天就可以下床活动,在术后就都可停止使用止痛药物。在患者出院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讨论使用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多个优点,且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患者疼痛较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该种治疗方法还具有适用范围广、并发症少等多个优势,在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术后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情况,说明该种治疗方法还具有复发率较低的优势,因此有利于在临床上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环填充式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使产妇从入院到出院获得标准化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科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试点组和未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患者和护士对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得到了全程、详实的健康教育,98%的患者满意,83.33%的护士认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有步骤、有计划、主动易掌握,便于实施,是目前临床健康教育的首选模式。结论运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是科学有效的临床健康教育模式,使护士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升,为患者获得高品质的健康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力保证。

  • 标签: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自然分娩对母亲和胎儿是有利的,损伤最小。但是情况较复杂的产妇,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增加。产妇在产后面临多角色转变,如果心理压力释放不当,会造成抑郁,严重影响家庭和睦。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注重对产妇的细节性护理,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但是风险预防意识相对薄弱,风险护理是由常规护理进化而来,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强化护理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常规护理与风险护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风险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风险式护理 产科 满意度 感染
  • 简介:摘要胸腔闭引流负压吸引术对于尽快解除气体、渗液、血液对肺、心脏及大血管的压迫,促使肺脏早日复张,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使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闭式引流 负压吸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合适的闭合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4例行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种十二指肠残端闭合术均未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结论根据手术探查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十二指肠残端闭合术能够有效的避免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发生。

  • 标签: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窦部癌 胃大部切除术 十二指肠残端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推广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临床中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减少临床输血和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方法34例在剖宫产术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24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10例使用我院常规治疗方法。结果24例在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中有6例因产程停滞剖宫产,巨大胎儿选择性手术3例,臀位3例,疤痕子宫二次手术6例,疤痕子宫三次手术2例、前置胎盘手术4例,前置胎盘4例中有3例因胎盘剥离在压迫过程中持续出血不止,经用络制羊肠线8字缝合术后再行子宫压迫缝合术达到止血目的。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安全有效,止血迅速,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在常规处理无效的情况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式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为植入静脉输液港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使用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90例患者在植入静脉输液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护理满意率为95.6%。结论针对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并发症概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在临床中的应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肿瘤患者 植入式 静脉输液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在产科临床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组产妇随机等额分为导乐陪伴分娩组(观察组)和传统分娩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孕妇疼痛耐受、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总产程、产后出血率和胎儿窘迫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导(P<0.05)。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分别为4%、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同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既提高了分娩质量.同时也能更多地照顾到产妇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新型的分娩服务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导乐式陪伴 分娩 产科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患儿接受鸟巢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新生儿科收治76例新生儿,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实施鸟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现产后不良事件的例数、产后住院总时间、家长对新生儿科护理干预模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现产后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产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在接受鸟巢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新生患儿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高家长对临床新生儿科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新生儿 鸟巢式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保持唇颊部丰满度的情况下,把义齿过厚基托的重量降下来,使义齿固位效果好,轻便,舒适,好用。方法把过厚的义齿基托做成中空的。结果上颌义齿的固位比原来好,下颌义齿的“沉重”感得到了解决。结论通过减轻义齿过厚重量的办法,使义齿的临床实用效果更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产科病房内实施袋鼠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妇产科选择新生儿5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7月到2018年8月,并接受袋鼠护理干预,同时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经过袋鼠护理后发现,新生儿中,体温正常率为96.00%,心跳正常率为94.00%,呼吸正常率为94.00%,体重增长率为96.00%,少哭闹率为96.00%,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00%。结论袋鼠护理应用在产科病房之中,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其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 标签: 妇产科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结束时采用改良密闭回血,与密闭回血方法相比,改良密闭回血方法在保护内瘘、减少污染及节省时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是近年来推广的新技术。采用此种方法可降低血栓形成,减少透析器的凝血发生率,使密闭回血法的优势更大发扬,帮助护理透析事业向前发展。本文阐述了传统的密闭回血方法,分析了改进后的密闭回血方法,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血液透析密闭回血的方法改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密闭式回血 方法 改进
  • 简介:摘要植入循环记录器是目前诊断不明原因晕厥或心律失常相关性晕厥患者的金标准。植入循环记录器可通过患者手动触发或系统自动激活记录晕厥发作时的心电图,明确晕厥发作的原因及发生机制。近年来,随着植入循环记录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可将其用于房颤等心律失常相关疾病的检测与评估,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癫痫的临床表现为众多类型,每一类型又都有特征性病理生理基础,一是引起癫痫发作的病灶部位和病灶数量不同,二是病灶由多个病因产生,三是取决于各种神经网络连的复杂性。人脑在发育过程中神经网络所形成的复杂连千差万别,在出生后成长过程中又受到众多病理因素影响,因而癫痫发作有着类型的变化。在我们日常对癫痫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容易陷入对既定的几种临床表现模式才敢确诊的误区。本文将针对美尼尔癫痫现象进行分析,以求拓宽思路,为更多患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途径。

  • 标签: 美尼尔综合征 癫痫发作 病理生理基础 病灶部位 临床表现 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比较 PBL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在 MBBS学生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课后测试成绩与课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和 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在病例分析题型测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点理解程度、运用能力等方面,等级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 (P< 0. 05) 。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 MBBS急诊医学教学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并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值得在 MBBS急诊医学教学中推广。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MBBS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