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要求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离心转速和不同离心时间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制备血小板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制备的血小板各50份;利用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小板含量。结果:四种制备方法结果比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含量均在合格和不合格范围内,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差异。第3组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结论:第3组离心转速2100rpm,离心时间6’,制备的血小板平均含量最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离心转速 时间 浓缩血小板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袋离心时破损原因及对策。方法将离心温度设定为4℃,转数3800r/min﹙或3200r/min﹚,时间为10min,将离心血袋配平后安设计方式直接放入金属桶内离心。结果血袋在离心杯为方杯离心破损较高,且血袋放置不同破损率也有较大差别,结论离心时,尽量使用离心杯为方杯,且血袋体面向旋转中心轴均可降低离心破损率。

  • 标签: 血液制备 离心血袋 破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方法先通过计算拟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值范围;再抽取一定数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实际值范围;最后对理论值范围与实际值范围综合分析,最终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准。结果本站手工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来源于400ml全血350ml±40ml;来源于200ml全血170ml±20ml。结论不同地区的血站可根据本地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所用的采血袋、离心条件和分离血浆的方法等因素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优势,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方法68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清创后卧普通翻身床,按翻身床护理;治疗组清创后卧悬浮床,按悬浮床护理。对比两组创面干燥时间、翻身时间。结果34例悬浮床治疗患者创面比翻身床患者创面干燥时间快,睡眠时间长,减轻护士工作量。结论悬浮床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悬浮床治疗 护理
  • 简介:心肌梗死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目前,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近10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而且发病趋向年轻化。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日常保健 心血管疾病 发病率 死亡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囊悬浮剂是指多数有效成分高度分散被高分子材料包裹形成微囊(颗粒)剂,通过特定助剂在水中形成的悬浮剂。作为一种特定微胶囊剂,属于缓释剂型。由于该剂型同时具有使药剂水性化、稳定化、控释化等诸多优点,尤其是环境相容性好,无刺激性气味,非常适合室内环境应用,在卫生领域的应川会越来越多。

  • 标签: 悬浮剂 质量分析 技术指标 微囊 缓释剂型 室内环境
  • 简介:目的研究联苯菊酯悬浮剂中有效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使用Agilent5HC-C18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203nm波长下检测联苯菊酯悬浮剂中的药物含量。结果联苯菊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0,5%联苯菊酯悬浮剂、7.5%联苯菊酯悬浮剂、15%联苯菊酯悬浮剂标准偏差分别为0.049、0.059、0.128,变异系数分别为0.98%、0.89%、0.8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100.64%、99.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好,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适用于联苯菊酯悬浮剂的含量检测。

  • 标签: 联苯菊酯悬浮剂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悬浮剂和杀蟑胶饵对部队伙房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选择沿海部队10个伙房进行现场灭蟑螂试验,其中5个伙房喷洒悬浮剂、5个伙房布放杀蟑胶饵。结果10%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用水稀释200倍按50ml/m2剂量处理后,5d蟑螂平均密度下降率为99.38%、10~60d密度下降率均为100%;1%氟虫胺胶饵按1g/m2剂量处理后,5d蟑螂平均密度下降为97.40%、10d平均密度下降率为99.69%、30~60d后密度下降率均达100%。结论两种药剂对部队伙房灭蟑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尤其是灭蟑胶饵使用安全、方便,值得研究与推广应用。

  • 标签: 悬浮剂 杀蟑胶饵 伙房 灭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人禽流感病毒、鼠疫耶尔森菌、SARS冠状病毒、结核分枝杆菌5种发热病原抗体蛋白悬浮芯片方法。方法分别用各病原体的诊断抗原耦联不同编码的微球作为反应载体,采用间接反应模式,建立蛋白悬浮芯片方法检测引起发热体征的5种病原的特异性抗体,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人血清中的流感、禽流感、鼠疫、SARS、肺结核等特异性抗体进行复合检测。结果建立的蛋白悬浮芯片5种病原抗体快速筛查系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检测鼠抗流感NPIgG、兔抗禽流感H5N1IgG、兔抗鼠疫F1IgG、兔抗SARSNIgG、兔抗结核分枝杆菌IgG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68.80ng/ml、69.40ng/ml、6.30ng/ml、15.50ng/ml、1.60ng/ml。结论重要发热病原悬浮芯片快速筛查系统能快速、敏感、特异、同时检测人血清中的5种病原抗体,对口岸出入境人员是否携带病原的快速筛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发热病原 悬浮芯片 集合检测 免疫学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滤器不同时间对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差异分析。方法选取三个不同厂家两种联袋(四联袋、五联袋各30个)的48小时标准滤器对我站2021年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所采集的180袋血液在采集48小时内不同时间进行滤白处理后制备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析比较不同厂家滤器在不同时间所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容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残留量及红细胞体积。结果三个不同厂家制备质量指标均符合2012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标准,但不同滤白时间对白细胞残留量、MCV有差异。结论滤白制备工作中应加强对制备时间、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用持续质量管理,保障血液质量。

  • 标签: 不同滤白时间滤白制备过程控制持续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血液标本的离心分离时间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探讨如何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时间,以提高血糖标本测定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20名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各3管,将其分成3组,分别于30分、1小时、2小时进行各组标本的离心,于采血后30分、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分别测定离心后的标本。结果采血30分钟离心与采血2个小时离心的血糖标本5个小时后测定的血糖结果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标本离心分离的时间越慢,血糖结果下降越快。

  • 标签: 血糖 标本离心时间
  • 简介:目的:规范医学实验室离心技术的应用与仪器维护。方法:正确选择与应用离心技术,掌握相对离心力(RCF)、S值及K值等常用离心参数的运用与计算方法,合理配置离心转头与离心容器,根据材质的理化耐受性选用和处理离心容器,制定基于风险控制的操作规范、监测、维护、保养以及生物安全等系列措施,建立实验室离心机技术保障。结果:通过规范医学实验室离心技术的应用,使实验室离心机的故障率降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结论:保障离心机正常使用,必须坚持从实验应用到工程维护的全技术流程管理。

  • 标签: 离心机 离心技术 技术保障 维护 医学实验室
  • 作者: 姜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邻水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5-01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各方面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由此明显的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的上升。在医疗方面,人们对成分输血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加之医学上在临床方面对冷沉淀的研究不断的深入,成分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冷沉淀凝血因子不仅适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身上,例如患者大出血、患有血友病、肿瘤、烧伤、皮肤黏膜以及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1],不仅如此,手术创伤或者多发伤等领域也有较为普遍的应用,这些方面均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表现出极度需求的状态。在冷沉淀制品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在《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其仅仅对FⅧ因子含量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作出相关研究[2]。对于FⅧ因子,其可参与内源性凝血的过程,可以在此环境下,形成内源性凝血活酶。然而对于纤维蛋白原来说,其主要在于参与血液的凝固一个过程。可通过各种的相互作用方式,与生物的相关组织来进行结合,然后将血凝块在胶原上来进行固定[3]。在一定的条件作用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重新进行溶解,并且对于已经凝固的血块,具有一定的液化作用,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局部出现持续性的血栓形成。对于冷沉淀的制作,其过程即为凝血因子的浓缩过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历全血、新鲜血液冰冻、冷沉淀几个阶段。但是各种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在任何一个阶段,均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情况,也因此会影响冷沉淀制品的质量。其影响因素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①健康人群中的FⅧ因子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献血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同样可产生影响。②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的影响,例如血流通畅度、是否出现凝块、溶血等情况,均可对全血中的FⅧ因子含量造成较为非常严重的影响。③融化以及制备的过程因素。冷链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我国在对冷沉淀的过程中,主要用到两种方法,即虹吸法以及离心法。传统的离心法,主要是将准备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放置于冰箱中过夜,直至其融化,冰箱保持在4±2℃左右。冰箱中的位置不同、融化时间长短等均可影响到冷沉淀的制备质量。那么如何用传统离心法提高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1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