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芍与川乌配伍前后急性毒性,为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制得川乌、白芍单煎剂以及配伍剂,预试验,评价不同单煎剂与合煎剂一次性灌胃引起小鼠死亡界限,计算全死量与全活量,据此设定灌胃量,取小鼠300只,随机分为川乌组、白芍组、合并组(11)、合并组2(12)、合并组3(21),每组又分为5个剂量组,阶梯比11.36,按40ml/kg灌服,常规饲养14日,逐日观察小鼠毒性反应。结果川乌、白芍给药后出现症状时间、中毒表现、解剖表现、死亡高峰存在一定差异;合并组1、2、3,给药后出现症状时间、中毒表现、解剖表现、死亡高峰与川乌组基本相同,合并组1、2、3的LD50分别为川乌12.19g/kg、12.20g/kg、13.10/kg,95%CI分别为(10.18~14.68)g/kg川乌、(10.18~14.67)g/kg、(12.18~15.17)g/kg,合并组1、2、3各剂量组小鼠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芍与川乌配伍可减少川乌毒性,提高小鼠耐受川乌剂量水平,但仍需大规模实验证实。

  • 标签: 白芍 川乌 配伍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神经生长导向因子Netri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构造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PBS组)、三七总皂甙组(PNS组),并以损伤后1、3、5、7、14d作为观察时点,在每个时点各组随机选择8只,先行斜板试验和动物行为学BBB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出T9节段脊髓,行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etrin-1蛋白表达分布情况。结果三七总皂甙用药组大鼠斜板式验和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总皂甙用药组HE染色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SCI后各组均发现Netrin-1表达,但三七总皂甙用药组Netrin-1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有效缓解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的表达,并延长其表达时程,提示其可能促进脊髓损伤早期修复及轴突的定向再生。

  • 标签: 三七总皂甙 脊髓损伤 Netrin-1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髌骨下极骨折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观察不同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创科住院部所收治的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共计8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CR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A组、B组,每组患者各计40例。A组患者以钢丝环扎固定方法治疗,B组患者以钢丝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B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A组75.50%(31/40),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钢丝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优于钢丝环扎固定方法,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髌骨下极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的腔泌尿外科处理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34例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微穿刺肾造瘘技术和输尿管镜下放置输尿管支架引流治疗,观察患者的尿液引流情况、肾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4例患者中,30例引流通畅,肾功能恢复正常,4例血肌酐较高,肾功能无明显改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腔泌尿外科处理放疗后双侧输尿管梗阻安全可靠,有效改善引流情况,恢复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 输尿管梗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在进行内固定术后出现骨不连的相关原因。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使用四肢骨折固定术进行治疗后出现骨不连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情况收集,并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历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四肢骨折固定术后出现骨不连的相关原因。结果对于四肢骨折固定术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不连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和患者的骨折部位解剖特点、患者骨折损伤的程度以及固定过程中的植入物、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有着较大的原因。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有较多的原因会导致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对于骨不连的预防,并积极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保证骨折能够正常的进行愈合,对于患者在临床治疗以及恢复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 骨不连 原因分析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肠管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鼻肠管肠营养治疗,总结其护理方法及其效果。结果共计3例患者存在水样腹泻现象,及时地减慢营养物的输注速度后,患者的症状自行缓解;本组患者均得以康复出院。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鼻肠管肠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鼻肠管肠内营养治疗 全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壁血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46例经临床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壁血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胸部X线平片、CT及MRI特点,对比X线、CT以及MRI诊断主动脉壁血肿的准确率。结果46例主动脉壁血肿,表现为主动脉壁环形增厚17例,新月形增厚15例,环形和新月形增厚同时存在或不规则增厚14例,腔无内膜片及真假两腔形成,增厚的血管壁无对比剂进入。胸部X线平片、增强CT、MRI均可见阳性征象,CT、MRI直接观察到病变程度及累及的范围。X线、MRI以及CT诊断主动脉壁血肿的准确率分别为60.0%、71.7%、100.0%。结论CT扫描及MRI成像能够诊断较为典型的主动脉壁血肿,并与主动脉其它常见疾病相鉴别,是主动脉壁血肿诊断的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利于早期确诊,加强血压控制利于病变稳定。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壁内血肿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延迟处理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41例高位肛周在我院诊治,分两组,治疗组23例行脓肿脓肿引流及口延迟处理,疗效与同期18例一期脓肿引流挂线治疗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肛瘘及并发症发生,达到根治效果。而治疗组住院时间短(P<0.001),视觉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且局部瘢痕不明显,局部感觉好。结论口延迟处理用于高位肛周脓肿根治上,效果明显。

  • 标签: 肛周脓肿内口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受术者89例,分为扶他林组与FTS参照组,分别行以扶他林与FTS贴剂,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其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5.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5.8%,均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预先用药及术后定时用药下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术后疼痛用药,可在鼻部手术镇痛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扶他林 慢性鼻窦炎 FTS透皮贴剂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自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d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患者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4d的IL-6、TNF-α显著低于治疗7d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用微创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各种病灶,减轻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创 颅内血肿 清除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综合护理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颅血肿清除术式治疗,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7例患者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预后病死率及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出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定向于患者术后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率,强化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综合护理模式 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28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并调查患者护理前后状况。结果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明显好于护理前,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X2=6.32,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要重视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性分析。方法我院近几年共诊治脑出血患者38例,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微创颅血肿清除术,B组为内科治疗组,A组20例,B组18例。结果A组中有2例死于脑疝致中枢性呼吸衰竭,1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死亡,B组死于脑疝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家属放弃治疗1例,两组病死率分别是15.0%和27.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损伤轻微,无需特殊麻醉,且在床边操作即可,方法简便实用,适应证较宽,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颅内血肿 脑出血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肠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方法把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划分为A组和B组,各组分别为28例,A组采取早期肠营养,B组采取肠外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胸腔引流拔管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早期实施肠营养,可加快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并发症少,可行性强。

  • 标签: 康复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干预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联合中药熏洗、外敷等治疗肛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 标签: 肛裂 内括约肌 部分切断术 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颅脑损伤及颅血肿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探讨最佳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及颅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我院颅脑损伤及颅血肿患者通过临床亲身护理均有好转后出院。结论精心的临床护理在颅脑损伤及颅血肿患者中至关重要,对颅脑损伤及颅血肿患者缓解损伤起到良好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