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CT表现。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35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25例肺结核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检查与病原菌检查,分析CT表现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累及单个肺叶占比较对照组低,而累及两个肺叶的占比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CT检查 肺结核 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CT临床表现。方法:将2019年4月~2023年4月本院42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症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4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和对照组比,试验组左额叶及左右颞叶CT值更低,存在明显差异(P<0.05);震颤型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低于强直型,单侧病变者SDS评分低于双侧病变者,有统计学价值(P<0.05);轻度抑郁者脑萎缩、Ⅲ脑室扩大、脑白质疏松占比与中重度抑郁者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帕金森病并抑郁症患者左/右颞叶与左额叶存在显著脑叶萎缩表现,双侧病变与强直型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抑郁表现,且抑郁程度与Ⅲ脑室扩大、脑白质疏松呈正比。

  • 标签: CT表现 抑郁症 帕金森病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124 例脑梗死 CT 表现与临床分析 , 探讨 早期诊断经验 。 方法: 研究区间为 2018 .06 ~2020.03 ,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科室收诊的伴脑梗死患者,统计 124例,初次 CT检查呈阴性者达 34例, 1~2d经 CT复查,所有患者均被确诊急性脑梗死。结果: 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分别 115例、 9例,其中双侧单发 30例、单侧单发 39例、单侧亦或是双侧多发 55例,检出病灶共计 209个。临床统计数据可得,基底节区病灶达 150个、脑叶病灶 38个、小脑病灶 13个、脑干病灶 8个。 结论: 针对脑梗死患者而言,早期、晚期诊治结果大有不同, CT检查于脑梗死早期诊断及诊治中至关重要,具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CT 表现 临床分析 早期诊断 经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CT表现情况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的对比。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10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组织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3例,检出率为100%,经高分辨CT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2例,与病理组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103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之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皮肤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与泌尿系统反应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9%、1.0%、1.0%、1.0%。结论高分辨CT能够显示肺内的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并且对诊断和定性有一定的价值,定性的临床诊断需要和临床资料进行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局灶 磨玻璃 结节 高分辨CT 病理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肺内孤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为了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我们对肺内小病灶进行了CT-病理对照研究,探讨肺内小病灶的CT征象及其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cm以下肺内孤立小病灶进行薄层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2mm,CT机为TCT-600XT型,CT扫描后2周内进行手术切除,切除标本固定后;按CT扫描横断方向连续做成病理大切片。将术前CT片与病理大切片在肉眼和显微镜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72例肺内小病灶中64例为肺癌,CT正确诊断60例,正确诊断率为93.75%,其中45例为早期肺癌。CT值64例肺癌平均CT值为32.7Hu,良性病灶平均CT值为75.9Hu,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CT-病理对照研究,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CT值等征象对小肺癌诊断有很大价值,结合其他CT征象综合判定,能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癌 X线计算机断层 病理学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于低张直肠充气后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术前经病理证实的147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低张充气后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平扫及增强扫描。逐例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增强特征,生长方式,侵犯层次,管周筋膜情况。管周淋巴结有无肿大,盆腔淋巴结肿大情况,远处有无转移。结果147例中,肿瘤位于上段49例。中段34例,下段64例;肿瘤长径小于10mm13例,11~20mm67例,21~30mm45例,31mm以上22例;肿瘤表现为肠壁局限增厚型70例,肠壁广泛增厚型22例,肿块型38例,肿块溃疡型17例;肿瘤平扫时等密度136例,低密度11例;肿瘤增强时无强化5例,中等度强化126例,明显强化16例;肿瘤未侵犯浆膜及系膜39例,累及浆膜及系膜层108例;管周间隙及筋膜无累及30例,累及117例;管周淋巴结无肿大65例,肿大82例。结论直肠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肿瘤多位于直肠下段,在11~30mm之间,表现为肠壁局限增厚型,肠壁广泛增厚型.肿块型,肿块溃疡型,以局限性肠壁增厚为主;平扫为等密度,增强为中等度强化,多侵犯黏膜及系膜层,管周间隙及筋膜常受累。

  • 标签: 直肠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张充气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期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患者,对其MSCT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共4期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12例病例男女比例为7∶5,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4岁。12例患者均进行CT四期扫描,共观察到病灶12个,病灶位于肝脏左外叶2个,左内叶3个,右前叶4个,右后叶3个,最大平面直径范围为1.7~4.8cm,平均(3.1±1.3)cm。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5个,低密度7个,等密度者无法显示病灶边缘,低密度者2例病灶边界清楚,5例病灶边界显示模糊,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瘢痕组织3例。CT增强动脉期显示12例病灶均呈明显强化,其中5例可见中央瘢痕或条索状低密度影,中间瘢痕组织无强化,11例病灶边界显示清晰,均未见包膜;门脉期病灶较动脉期密度降低,但仍较肝脏组织密度高,中间瘢痕组织无明显强化,仍呈低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瘢痕组织可见强化,与病灶呈等密度分辨不清。结论MSCT多期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表现方面有一定的特征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作用,但确诊还需要病理诊断。

  • 标签: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分析其CT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癌症诊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分析其CT结果与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59.1%(65/110),其中,男女的发生比例分别为59.6%和58.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岁与≥60岁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0.9%和71.2%,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通过统计所有患者CT特征情况发现,CT特征中的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情况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但与CT的肿瘤数目、坏死及钙化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诊断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CT结果中的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能力均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明确了CT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应广泛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CT 颈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肺内孤立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 ,为了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我们对肺内小病灶进行了 CT-病理对照研究 ,探讨肺内小病灶的 CT征象及其对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cm以下肺内孤立小病灶进行薄层 CT扫描 ,层厚层距均为 2mm,CT机为 TCT-600XT型 ,CT扫描后 2周内进行手术切除 ,切除标本固定后 ;按 CT扫描横断方向连续做成病理大切片。将术前 CT片与病理大切片在肉眼和显微镜下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72例肺内小病灶中 64例为肺癌 ,CT正确诊断 60例 ,正确诊断率为 93.75%,其中 45例为早期肺癌。 CT值 :64例肺癌平均 CT值为 32.7Hu,良性病灶平均 CT值为 75.9Hu,两者差异显著 ,P<0.01。结论 :通过 CT-病理对照研究 ,棘突征 ,空泡征、血管集束征、 CT值等征象对小肺癌诊断有很大价值 ,结合其他 CT征象综合判定 ,能提高小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癌 X线计算机断层 病理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的 CT表现,结合其解剖基础,探讨 螺旋 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 42例,着重观察肾周间隙受累的 CT表现并进行 CT分级。结果: 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水肿型 32例,坏死型 10例,肾周间隙受累 33例,其中 I级 9例, II级 19例, III级 14例。结论:螺旋 CT扫描能够准确、客观显示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的影像学改变 ,对于临床诊治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价 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肾周间隙 体层摄影 X-Ray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多层螺旋CT对细菌性肝脓肿进行诊断的表现,并分析对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共7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35例为研究组并采用介入治疗,其余35例作为参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对两组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分析度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比较对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的发热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通过多层螺旋CT对细菌性肝脓肿进行诊断有着极为确切的效果,能够获取患者病情的准确信息,结合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缩短对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细菌性肝脓肿 诊断价值 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CT分度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和临床随访,总结CT诊断HIE的价值。按HIE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的病变分为3度。结果在98例中CT诊断轻度HIE32例,中度HIE48例,重度HIE18例。跟踪随访HIE所致脑低密度灶在生后3个月内吸收消失;19例3~6个月出现外部性脑积水,1岁以后,外部性脑积水消失;3个月后部分病例可见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重度HIE在2个月内可引起脑软化和脑萎缩。结论HIE的CT分度与临床预后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CT检查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于2022年4~2023年5月份住院治疗的75名临床诊断为肠系膜脂膜炎的病人。全部病例经256排CT扫描证实,并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CT影像特点对假肿瘤征,纤维组织结节,淋巴结增大,假包膜征,脂肪环征,囊变,钙化等进行鉴别。对患者进行16个月的临床追踪。结果75例行CT平扫,10例行CT与强化检查,10例行强化检查,10例行强化检查。病灶位于肠系膜。所有病人都有“伪肿块”征象:表现为片状或包块状阴影,系膜内的脂肪密度增大,CT扫描高于正常的腹腔内脂肪,但没有增强,包裹了肠系膜的静脉。在70个病例中,发现病灶内部有较大的纤维组织结节和增大的淋巴结。所有病例都有伪囊征表现表现为病灶周边有明显的、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密度区。51个病例中,小肠系膜血管、纤维结节和淋巴结周围均有环形的低密度影;囊变1例,钙化1例;22个病人的肠道周边向内推进。39例行追踪,18个病灶不发生改变,3个病灶完全吸收,13个病灶完全吸收,5个病灶出现发展。CT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10 0%(5/5),特异性为7.1%(70/70)。结论256排CT对肠系膜脂肪性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假肿瘤征、假包膜征和脂肪环征是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标签: 256层螺旋CT 肠系膜 脂膜炎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X线与CT影像表现对比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42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21)与观察组(n=21),对照组患者接受X线诊断方式再次实施诊断,观察组患者接受CT诊断方式再次实施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度及诊断评分。结果:诊断检测后,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CT诊断方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X线诊断方式相比,诊断结果显著提高,可提升诊断准确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足X线 CT影像表现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肝病到了中后期都会向肝硬化发展,不仅降低肝代谢功能,还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门静脉高压就是常见的一种,会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若曲张破裂出血则提高死亡的风险,这也成为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要通过影像学检测肝硬化、侧支循环情况,CT和磁共振成像都是临床常用方式,分析研究其对于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有助于评估食管胃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X线、CT、MRI表现及病理特点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2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资料表现及治疗后追踪预后复查.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核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4-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CT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6例SAE患者的临床表现CT特征.结果全部患者中214例颅脑CT平扫显示双侧脑室周围自质有稍低密度影,病变模糊边界不清,双侧对称或基本对称;合并腔隙性梗塞210例,合并程度不同脑萎缩187例.渐进性痴呆表现越重,CT异常表现越明显.结论对有脑动脉硬化表现者行头颅CT平扫可较早期诊断SAE.

  • 标签: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Binswanger's CT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