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的PET-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PET-CT表现,包括原发病灶位置、大小、l8F-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以及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远处脏器转移情况。结果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35例小细胞癌、60例腺癌、55例鳞癌的肺原发病灶的l8F-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经?检验发现三者的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17,P=0.812?)。除SUV值外,将三者的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远处脏器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小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各种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者的临床分期经?比较,有差异?。结论肺小细胞癌、腺癌、鳞癌PET-CT表现特征相似,SUVmax有意义?,在获得病理诊断之前影像学上无法鉴别。??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Fl8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 CT 表现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 CT 检查诊断为早期肺癌的 168 例患者,其中,中央型肺癌 102 例,周围性肺癌 66 例, CT 诊断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 CT 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照, 162 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 96.4% , 6 例诊断错误,误诊率为 3.6% 。结论: CT 扫描具有层次清晰、分辨率高、定位准确、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综合考虑,定期检查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早期肺癌 CT 检查 CT 表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不同前纵隔病变的 CT特征性表现特点及 CT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 本科室 2009 年 1 月到 2017 年 12 月间 30 例前纵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实施 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 CT检查的 诊断结果及图像特征。 结果: 病理检查 结果 良性病 变 24 例,包括良性畸胎瘤 10 例,良性胸腺瘤 1 4 例;恶性病 变 6 例,包括恶性畸胎瘤 2 例,恶性纵膈淋巴瘤 1 例,恶性胸腺瘤 3 例。 CT 检查 结果 良性病 变 25 例,包括良性畸胎瘤 9 例,良性胸腺瘤 16 例;恶性病 变 5 例,包括恶性畸胎瘤 2 例,纵膈淋巴瘤 1 例,恶性胸腺瘤 2 例。 CT 检查良性病 变 中 23 例 诊断结果 与病理检查 结果 相同,恶性病 变诊断结果 均与病理检查相同, CT 诊断敏感性为 81.7% ( 5/6 ),特异性为 95.8% ( 23/24 ),诊断准确率为 93.3% ( 28/30 ) 。结论:实施 CT诊断前纵隔病变 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

  • 标签: 前纵隔病变 CT 特征性表现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SAPHO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病变主要累及皮肤和骨关节,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各科医师对于SAPHO综合征的骨关节病变的认识并不全面,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目的目的:分析SAPHO综合征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70例SAPHO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骶髂关节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31例(44.3%)出现骶髂关节病变。其中,双侧受累者19例(61.3%),单侧受累者12例(38.7%)。12例(38.7%)以髂骨侧病变为主,13例(41.9%)以骶骨侧病变为主。关节受累的具体部位:单独累及前下方滑膜部7例(22.6%),单独累及后上方韧带部2例(6.5%),两部位同时受累22例(70.9%)。CT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骨质囊变(9.7%),骨质硬化(35.5%),骨质破坏与硬化共存(54.8%);关节间隙狭窄(9.7%),关节强直(12.9%);病变周围软组织均无明确异常。结论结论:SAPHO综合征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多为双侧受累,骶骨侧及滑膜部受累比例略高,CT表现以溶骨性病变与成骨性病变共存为特征,较少出现关节强直。上述征象可以在影像上提示SAPHO综合征,结合患者的皮肤病变,将更有利于做出诊断。

  • 标签: SAPHO综合征 骶髂关节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经手术证实的10例腹部IMT,术前均经CT检查,对照术后结果总结分析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密度以及CT增强表现。结果发生于肝脏2例,腹腔3例,脾脏、十二指肠降部上段、胃窦部、胆囊、膀胱各1例。CT表现为囊性肿块2例,囊实混合型3例,实性肿块5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或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实混合型其内见不规则样、片状、花环状、分隔样强化,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结论CT扫描能够对腹部IMT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均经手术与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进行CT检查,根据手术与病理检查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穿孔组(24例)与非穿孔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CT表现与检查结果。结果非穿孔组患者的阑尾直径(10.25±2.64)小于穿孔组的(13.19±3.48),P<0.05;非穿孔组患者的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盆腔改变、阑尾周围炎症、阑尾腔内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等CT征象与穿孔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CT可对阑尾及其周围情况进行准确反映,也可清楚显示阑尾并发症情况,也利于了解阑尾周围邻近脏器病变情况,对于阑尾穿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有效鉴别穿孔性与非穿孔形阑尾炎。

  • 标签: 穿孔性阑尾炎 非穿孔性阑尾炎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结果事先通过相关医学专业仪器检查出42例病患中总共存在50处病变。之后CT观察中找到50处中的32处病变,其中,肺不张或合并性的阻塞炎症8例;合并性的肺内活动肺结核是11例;合并性的局限肺气肿是10例;合并性的纵隔或是周围淋巴结肿大3例;通过纤维性的支气管镜做详细检查共发现了23处气管、支气管病变,与CT技术相比少发现了9处新的病变部位。相对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而言,CT技术检查出的支气管病变率是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可以在检查气管结核中提供一些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做到全程掌握和了解,与此同时,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也能够得到明确,CT技术对临床早期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结核 CT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进行超声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和CT在患者病灶表现上,比较相似,但CT对病灶形态的判断上,显著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80.0%(32/40)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3.3%(28/30)轻度强化。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9%、38.1%、47.6%,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操作简单、快捷,无创,能够对病灶进行多角度观察,对早期腺性膀胱炎的发现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性表现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明确诊断。

  • 标签: CT诊断 腺性膀胱炎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甲状腺癌患者中分别运用超声以及CT开展诊断的影像学结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10月至2016年19月,病例数共计129例。全体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以及CT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与病例检出率的差异,分析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CT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检出率(P<0.05),在对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符合率方面,两种检测方法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CT与超声的联合检测模式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的模式。结论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癌患者运用CT能够获得更高的检出率,同时运用联合检测的方式能够显著的提升甲状腺癌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 超声 甲状腺癌 影像学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脑转移瘤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肝癌脑转移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8例肝癌脑转移中,7例为单发,1例多发,7例发生于幕上,1例大小脑均有转移灶,其中1例累及颅骨及头皮软组织。4例合并有脑出血,呈不规则形,CT为高密度,MRT1为高或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扫描病灶实质环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出血灶不强化。MR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范围明显优于CT。结论肝癌发生脑转移瘤的影像表现,为多单发,易出血,MR增强检查为最佳的影像检查技术。

  • 标签: 肝癌 脑转移瘤 单发 脑出血 MR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CT表现情况与病理组织检查情况的对比。方法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10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观察CT检查结果。结果病理组织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3例,检出率为100%,经高分辨CT检出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阳性患者有102例,与病理组织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103例患者经螺旋CT检查之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消化系统反应、皮肤系统反应、过敏反应与泌尿系统反应等,所占比例分别为1.9%、1.0%、1.0%、1.0%。结论高分辨CT能够显示肺内的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灶,并且对诊断和定性有一定的价值,定性的临床诊断需要和临床资料进行结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肺局灶 磨玻璃 结节 高分辨CT 病理组织
  • 简介:摘要肝病到了中后期都会向肝硬化发展,不仅降低肝代谢功能,还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门静脉高压就是常见的一种,会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若曲张破裂出血则提高死亡的风险,这也成为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要通过影像学检测肝硬化、侧支循环情况,CT和磁共振成像都是临床常用方式,分析研究其对于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有助于评估食管胃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CT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肺栓塞的严重性以及表现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应用64排螺旋CT造影,探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0例已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期选取40例拟诊但均排除其为肺栓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扩张情况、中央肺动脉受累情况,对CT造影在肺栓塞的诊断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进行计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和中央肺动脉受累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栓塞指数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也明显较高,差异均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栓塞的严重性以及表现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应用64排螺旋CT造影,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而且具有无创快捷等优秀特点,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64排螺旋CT造影 肺栓塞表现 严重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部创伤的CT检查与CT特征。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进行CT和B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B超、CT检查腹部创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和95.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脾脏损伤12例,8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密度欠均匀,为包膜下破裂;3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脾脏破裂;1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脾内血肿。肠损伤9例,3例为结肠破裂,6例为十二指肠破裂。肝脏损伤8例,3例影像学图像提示肝脏包膜下有低密度阴影(肝脏内血肿),3例影像学图像提示有肝脏低密度阴影,边界较模糊(肝脏破裂),2例影像学图像提示有片状低密度影(肝脏内血肿)。结论CT检查可对腹部创伤进行准确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腹部创伤 CT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98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研究组采用增强CT检查,依照手术病理学确诊结果核实两组CT检查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及患者病灶诊断结果,并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核实显示,研究组增强CT检查患者的肿瘤转移部位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诊断最小种植灶面积、长和宽度均比较符合,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CT检查可准确检查出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及病灶情况,其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治疗提高准确诊断依据,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检查 增强CT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螺旋 CT成像技术在胃癌 CT分期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5年 12月至 2017年 6月在我院确诊为胃癌的 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飞利浦 Brilliance64排螺旋 CT对 13例患者均行 SCT平扫 +增强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分期一期患者共有 3例,二期患者共 4例,三期患者 4例,四期患者 2例。结论:螺旋 CT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对胃癌进行分期,术前评估的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胃癌分期中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螺旋 CT成像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对比CT与增强CT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普通CT扫描,观察组行增强CT扫描。之后,由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将所有阅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内容包括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最小检出种植灶大小、平均长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经观察组患者的最小种植灶及其长度与宽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诊断中,增强CT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普通CT诊断,定性更为准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增强CT 腹部肿瘤 腹腔转移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