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约有自然人工湿地96180km2,这些湿地按成因分为断层陷落积水成湿地,冰川湖湿地,地下水浅出湿地,灌溉退水湿地人工湿地.栖息着《湿地公约》规定水禽142种,占我国水禽种数54.8%,其中繁殖种类74种,占52.1%.列入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26种,占18.3%,占我国列入保护名录水禽种数50.0%.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2种,占8.4%;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84种,占59.2%.荒漠地区湿地水禽迁徙、繁殖、越冬有着特殊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改变,尤其气候变干旱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荒漠地区湿地存在,水禽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产生了强烈影响.应加强荒漠地区湿地保护.

  • 标签: 人工湿地 水禽 湿地保护 野生动植物 人类活动 公约
  • 简介:基于RS、GPS(GIS(3S技术集成提出了USLE6大因子算法,在建立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运用USLE深圳市茜坑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强度进行预测估算.结果表明:整个流域90.5%区域土壤流失强度为中度以下.强度侵蚀以上区域虽然仅占整个流域面积9.5%,但是年土壤侵蚀量达到了整个流域土壤侵绌量49.4%.流域土壤侵蚀强度植被覆盖情况明显相关,茜坑水库流域东北山区部分是整个流域严重侵蚀区.研究证明:在3S技术集盛支持下,采用USLE对流域土壤流失强度进行子预删估算方法具有直观、方便、快捷优点,成果能充分满足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需要.

  • 标签: 3S技术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 土壤侵蚀
  • 简介:12月4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贵州毕节召开。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副省长尧斯丹、贵州省副省长吴强、云南省副省长陈舜交流片区脱贫攻坚工作。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张德霖主持会议。

  • 标签: 贵州毕节 区域发展 脱贫 蒙山 自然资源部 省委副书记
  • 简介:通过分析1962-2007年福建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偏差及偏差形成原因,构建了福建省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机理指标体系模型,并且模型作了具体分析.本研究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福建省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演变,而且这种滞后近年来有明显趋势.最后提出了实现福建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产业结构演变 偏差 响应机理 福建省
  • 简介:泥裂在现代环境地质时期都很常见,是细粒沉积物浸水后出露于水面之上蒸发干裂而形成,泥裂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标志。然而,泥裂可在沉积物出露水面之上很短时间内形成,泥裂本身并不足以反映其古环境,需结合沉积物特征分析。本研究详细阐述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丹霞红层中不同形式泥裂特征,与现代泥裂形成环境对比,结合红层环境意义磁性矿物特征,初步探讨地质时期红层中泥裂所代表古环境。泥裂表明沉积物曾出露于水面之上,红层形成稳定需要长时间处于透水性较好氧化环境;对红层中泥裂磁学分析可知,赤铁矿是其中主要磁性矿物,含量非常高,赤铁矿形成并稳定于干燥氧化环境;综合分析认为:红层中泥裂形成后长期处于相对干燥氧化环境,受水下还原环境影响时间较短。根据红层中泥裂代表古环境可以推断,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红层发育泥裂所在层位可能以长期干燥氧化环境为主。

  • 标签: 泥裂 红层 氧化环境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各计划单列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现将《国家林业草原局2019年工作要点》(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19年各项工作任务。

  • 标签: 林业 草原 国家 印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主管部门
  • 简介:人口老化问题认识与对策研究江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为4928万人,至1990年已增到6310万人,仅8年时间增长了28.2%,大大超过同期总人口增长11...

  • 标签: 人口老化 人口普查资料 老龄人口 老年人口 中国人口 人口增长
  • 简介:研究了竹炭水溶液中乙酰甲胺磷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竹炭用量、粒径、溶液pH值乙酰甲胺磷初始浓度吸附效果影响以及竹炭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竹炭乙酰甲胺磷吸附主要受竹炭用量、粒径、溶液初始浓度影响,酸性条件有利于竹炭乙酰甲胺磷吸附.竹炭乙酰甲胺磷动态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粒径为0.3~0.15mm竹炭乙酰甲胺磷吸附主要发生在50min之内,此后吸附率变化很小.竹炭乙酰甲胺磷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后竹炭进行碱法再生后,其吸附率可达原来93.6%.

  • 标签: 竹炭 乙酰甲胺磷 吸附
  • 简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 标签: 中共中央国务院 习近平 脱贫
  • 简介:构建了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三江平原9个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9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指标社会属性差异比自然属性差异明显;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基础湿地重要性、知名度直接影响着湿地生态旅游需求潜力供给潜力,湿地边远区位严格保护弱化了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保障力差异,湿地周边城镇发展水平决定了湿地生态旅游潜力支持力大小;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整体生态旅游发展潜力不大,研究对象中只有兴凯湖三江自然保护区潜力较大,这与该区域区位条件、产业发展模式等有关。

  • 标签: 三江平原 湿地生态旅游 发展潜力
  • 简介:1月3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鄂忠齐,副厅长吴迪一行到省煤田地质勘察院调研指导工作。省煤田地质勘察院院长姜伟就该院历史沿革、机构职能、工作业绩、资质资源、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目前存在问题短板进行了分析,未来发展构想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地质勘察 煤田 调研 自然资源 机构职能 工作业绩
  • 简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1990-2006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稳步上升.资源生态、经济、人口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公平性较差.据此,本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公平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

  • 标签: 中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 定量分析
  • 简介: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按照市委要求和关于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安排,1月23日,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领导班子召开了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一阶段研讨会议。

  • 标签: 自然资源系统 质量 牡丹江市 领导班子
  • 简介:以福建省长汀县农区为研究区域,依据1978-2008年社会统计资料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农户耕地撂荒影响多项式回归分析模型,采用社会统计比较分析方法,研究长汀县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对于农户耕地撂荒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长汀县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与农户耕地撂荒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即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程度虽逐渐提高,而农户耕地开垦面积却呈现上升趋势;但自2000年以来,农户从耕地净开垦转向耕地净撂荒,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推动着农户耕地撂荒面积不断增加.同时发现,与外出务工以及本地雇佣劳动相比,从事传统农业较高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耕地撂荒根本原因,也是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耕地撂荒产生影响主要中介.

  • 标签: 劳动力非农转移 农户 耕地撂荒 长汀
  • 简介:气候变化常伴随着区域气温及降雨条件等发生变化,湿地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水质与水循环、湿地能量平衡与湿地生态功能等产生较大影响.湿地水文条件是决定湿地生态过程关键因子,气候变化引起地表积水水位变化直接影响湿地植物优势种群结构演替及氧化-还原环境条件变化,导致湿地生态过程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时空分布特征等变化.气候湿地结构功能影响还包括营养物质矿物质循环及食物链动态变化等.

  • 标签: 湿地 全球气候变化 水文条件 生态功能
  • 简介:由人类活动产生氮排放是影响河流氮通量输出关键,本研究基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模型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计算了山美水库流域2001—2010年人为氮排放强度,模拟估算了同期河流氮通量,山美水库河流氮输出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之间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山美水库流域年均人类活动净氮输入强度为11023kgN·km^-2,其中氮肥施用量占NANI总量60%,是NANI主要来源;河流氮通量年际变化特征深受河流年径流变化影响,与NANI并无显著相关;NANI、滞留氮库以及自然背景源对流域河流氮输出总量贡献率分别达到52%、44%4%,包括NANI滞留氮库在内的人为氮输入是影响山美水库流域河流氮通量输出关键因素。

  • 标签: 人类活动净氮输入 河流氮通量 氮肥施用 滞留氮库 响应关系
  • 简介:近年来,在中国滨海地区,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持续减损,湿地生物栖息地丧失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严重削弱了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资源基础。为了定量分析围填海活动中国滨海湿地影响,以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利用湿地遥感分类数据,通过建立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单元,比较了1990年2008年两个时期四大三角洲滨海湿地状况,定量评估了围填海活动中国滨海湿地影响区域类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时相比,至2008年,无论是中国滨海湿地整体还是四大三角洲局域尺度,围填海活动都是滨海湿地减损重要驱动力,尤其体现在对北方滨海潮间滩涂和南方红树林等类型滨海湿地大面积侵占,威胁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生境类型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区域。在四大三角洲,围填海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致性差异性,表现在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排序具有一致性,即水产养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农田次之,其后是工业建筑、港口建筑;以及在四大三角洲中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差异性,即黄河三角洲水产养殖用地面积相对最大,长江三角洲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相对最大。为了避免围填海活动滨海湿地进一步破坏,在确定保护修复优先区域基础上,应该着手强化滨海潮间滩涂盐沼等关键生境类型保护、修复生态补偿模式相关研究实践工作。

  • 标签: 滨海湿地 围填海 湿地损失评估 湿地生态地理单元 中国
  • 简介:人类为了获取大量生产生活资料滨海湿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活动,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如石油开发造成了石油污染、植被退化动物栖息地减少等,大大降低了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社会与经济效益.以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红树林湿地等滨海湿地为例,从石油开发、湿地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湿地开发、城市港口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湿地水文过程热带海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中国滨海湿地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滨海湿地对策建议.

  • 标签: 人类活动 滨海湿地 影响 污染 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