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提升中,急诊护理文书表格化存在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护理文书表格化前)急诊患者的护理文书中选取200份纳入对照组,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诊护理文书表格化后)急诊患者的护理文书中选取200份纳入观察组。由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控制人员对其进行检查,统计护理文书缺陷发生情况并利用自制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评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共发生28处护理文书缺陷,低于对照组的141处,书写整体质量、病情观察与记录、护理信息记录、药品记录、护理实施记录各项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缺陷表现中,观察组病情描述不准确、记录不及时、记录不吻合、记录错误、单位名称错误、用法用量记录不规范、方案实施后无记录、缺乏实施效果评价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评价中各维度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文书表格化的科学运用,利于护理文书缺陷发生率降低,利于急诊记录书写质量提高,可给予重视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文书 表格化 护理记录 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 分级护理制度【1】是一项基本的医院管理制度 ,也是护士实施临床护理的主要依据【2】。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发挥极大作用。目前,国内医院的护理级别分为危重和 I级、Ⅱ级、Ⅲ级护理,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确定不同护理等级和护理措施,我科对近年来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起到良好的效果。 1.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医嘱与患者病情所需的护理级别不匹配【3】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与护理的法律依据 。分级护理制度的内 容及相关知识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课程中有详细的讲解 ,而医生则 较少的了解此方面的内容 。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级别由医生开具 医嘱,护士按医嘱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而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常根据患者病情潜在 的危险性来决定护理的级别。相反,有些病情相对稳定而自理能力较差的偏瘫患者往往开具较低的护理级别,导致部分医嘱上的护理级别与患者实际需求相差较大 。 1.2 护士人员紧缺影响护理质量,一级护理大打折扣二级医院护士人员相对紧缺,床位与护士比达不到1∶0.4,护士基本每天忙于执行医嘱和治疗性工作,比如一级护理中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实际工作中多数一级护理患者 的基础护理由家属代劳, 如饮食、排泄、卫生等方面的护理,家属 认为“交了一级护理费用得不到一级服务”由此引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造成患者对收费产生抱怨,对护理工作信任度下降甚至 怀有敌意。 1.3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护士对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未能及时掌握相应的新的考核标准,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未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临床护士大多数时间都与患者直接接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处理。若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对新标准、新知识掌握不清,将会直接影响护士的观察护理不到位,而引发护患纠纷。  1.4护士不会表达“同感心”【4】,护士人文关怀缺乏唯治疗而操作【5】。临床护理人员缺乏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理论和技巧培训,对人文关怀本质和内涵的认知程度不高。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基础操作中,唯治疗而操作,漠视病人生理、心里和情感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以至有些护理治疗操作不能得到病人的理解而拒绝配合,导致了护患质量的下降,而引起护患纠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筛选90例作为观察及研究对象,2019年1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推行细节护理模式,45例收集于实施常规护理阶段纳入对照组,45例收集于联合应用细节护理干预阶段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和安全,可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对胸部手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胸外科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胸外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胸外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专科护理 胸外科 术后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提升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ICU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合理化分组。其中常规组护理工作按传统模式开展;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最终从护理质量、满意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从不同维度分析,其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其满意率95.83%,高于常规组83.33%(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对其护理质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且深得患者认可,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ICU 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筛选90例作为观察及研究对象,2019年1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推行细节护理模式,45例收集于实施常规护理阶段纳入对照组,45例收集于联合应用细节护理干预阶段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和安全,可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8月,结束于2020年8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90例,为了更好的分析舒适护理的具体护理疗效,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90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舒适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各项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数据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神经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妇科优质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护理方案则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落实合格率,如专科护理、医嘱查对、给药查对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护理、医嘱查对、给药查对、饮食查对、护理文书、药物管理等护理质量指标落实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妇科 优质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是否会被护理敏感指标所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两百名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区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接受护理敏感指标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就优质护理对急性左心衰(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LHF)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予以分析。方法:确定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60例ALHF患者为目标进行实验,以就诊排序单双数分为对比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防范护理 儿科护理 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的护理质量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小儿哮喘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PDCA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明显,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PDCA护理 小儿哮喘 护理研究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观察PDCA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6例小儿哮喘患儿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103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使用PDCA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7.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7%(P

  • 标签:  PDCA护理 小儿哮喘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住院患者,共76例,乱序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服务总满意率60.53%,观察组为84.21%,p=0.021;护理质量4项内容均p=0.000,两组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善基础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总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基础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患者治疗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影响。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100例胸外科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施以常规临床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前后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模式护理后,在护理总有效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组、常规组分别为98.00%、94.00%和82.00%、78.00),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为6.00%,常规组为36.00%,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患者治疗中科学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值得在胸外科领域内广泛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胸外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将所有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一般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3例,进行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风险事件、护理误差、医疗纠纷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态度、专业水平、基础护理、实际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儿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护理管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3月,我院接收的116例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58例进入对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常规措施;偶数58例进入试验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术中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护理态度、专业技能、物品和人员管理质量评分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减少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管理 风险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护理模式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开展分组处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接受PDCA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4例小儿哮喘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06%(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34例小儿哮喘患者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2.35%(28/34),P

  • 标签: PDCA护理模式 小儿哮喘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会厌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会厌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进行,按照患者住院的时间均分,两组各34例。其中,通过传统模式进行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工作的质量,研究组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研究组明显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会厌炎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让患者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更加满意和配合临床治疗,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会厌炎 无缝隙护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