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症状性房颤患者935例,需电复律治疗的房颤患者为217例,其中4例患者因除颤电极贴与皮肤粘合不紧密导致电复律失败排除入选,根据电复律结果分为电复律成功组192例和电复律失败组21例,对其相关临床因素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房颤类型、房颤病程、合并基础疾病、左心房直径、左心室直径、射血分数、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入组患者首次电复律成功率为90.1%,最终电复律成功率为96.2%。与电复律成功组的患者相比,电复律失败组的患者阵发性房颤、合并糖尿病、未服胺碘酮药物的比例更大,并且体重、BMI、C反应蛋白较前者明显升高(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OR=11.419,95% CI 2.497~52.217,P=0.002)、BMI过高(OR=1.106,95% CI 0.718~1.174,P=0.022)、合并糖尿病(OR=4.331,95% CI 1.174~15.977,P=0.028)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OR=1.256,95% CI 1.030~ 1.924,P =0.009),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电复律的成功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对于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后仍为房颤的患者,直流电复律是一种有效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并且阵发性房颤、BMI过高、合并糖尿病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是影响此类房颤电复律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房颤动 直流电复律 冷冻球囊消融 成功率
  • 简介:摘要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心房颤动(房颤)等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三维电生理标测技术大大提高了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术者操作难度。KODEX-EPDTM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解剖标测导航技术,能在脱离X线曝光情况下实现高清实时解剖性成像,并实时展示消融深度及结果。本文报道2例应用KODEX-EPDTM技术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慢性病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1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心内科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48例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老年房颤患者术后房颤复发42例,复发率为28.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左房内径扩大是老年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为降低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应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心房颤动 慢性病 射频消融术 复发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诊治的疑似阵发性心房颤动老年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超诊断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53%、88.89%、96.67%;心脏彩超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6%、66.67%、88.89%;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98.77%、100.00%、98.89%;虽然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但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心脏彩超在诊断老年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联合使用诊断效果更佳。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脏彩超 老年人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提高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医学及护理学科库、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9年9月24日有关胺碘酮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过2名研究员独立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累计710例患者,试验组363例,对照组347例。采用Revman 5.3软件行定量合成,结果显示,使用胺碘酮治疗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能够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RR=1.36,95%CI:1.20~1.54,P<0.05),且窦性心律维持率提高(RR=1.41,95%CI:1.16~1.72,P=0.002),其可以缩短ICU监护时间(MD=-1.09,95%CI:-1.32~-0.86,P<0.05)和总住院天数(MD=-3.92,95%CI:-4.25~-3.59,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可以提高心房颤动转复率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缩短ICU监护时间和总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eta分析 胺碘酮 可达龙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手术 心房颤动 心房纤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及华法林治疗阵发性房颤 (PA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我部与烟台 970医院老年病科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PAF患者 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8例。两组患者均予盐酸胺碘酮片及华法林钠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服瑞舒伐他汀钙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 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9. 17%(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均显著缩小,血清 N-端脑钠肽前体 (NT- proBNP)、 C反应蛋白 (CR 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及华法林治疗 PA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联合胺碘酮 华法林 治疗 阵发性房颤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化药学服务对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监测、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100例房颤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效果。结果:实验组 INR达标率、服药依从性高( P< 0.05)。结论: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提高房颤患者的抗凝效果于治疗依从性。

  • 标签: 全程化药学服务 房颤 华法林 抗凝监测 治疗依从性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为有效管理心房颤动患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了有地方特色的心房颤动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心房颤动-卒中一体化管理"门诊为载体,联动全科和专科进行心房颤动规范化管理,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心房颤动一体化管理模式。本文重点介绍团队内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师、全科医师、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开展特色心房颤动一体化管理的措施及初步实施效果,为其他地区开展心房颤动长程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心房颤动 医联体 全专联合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医院收治的6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同步手术护理配合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8.67±20.77)min和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93±26.25)min和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脏直视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手术护理配合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慢性心衰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0 例)及对照组( 30 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给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抗凝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 TT 、 APTT 及 PT 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慢性心衰房颤患者开展抗凝治疗中, 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要显著优于 华法林。

  • 标签: 慢性心衰 房颤 抗凝治疗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新房颤动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将其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为45例病例,需比较的为两组的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而且试验组比对照组的分值更低,P<0.05;进行组间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以广泛性的使用。

  • 标签: 老年心房颤动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4月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6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一组为实施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参照组,另一组为实施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 33例,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比较,两组对比结果显示( p<0.05),差异显著;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两组的统计学结果为(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中采取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门冬氨酸钾镁 联合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加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医院收治的68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色球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同步手术护理配合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8.67±20.77)min和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4.93±26.25)min和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脏直视手术 双极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手术护理配合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联用胺碘酮和利伐沙班情况下胺碘酮对利伐沙班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10月在北京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服用利伐沙班治疗(≥3 d)的房颤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联用胺碘酮组和未联用胺碘酮组,应用抗Xa测定试剂盒以发色底物法检测2组患者利伐沙班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以利伐沙班日剂量20 mg患者血药浓度为标准,对利伐沙班日剂量不同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标准化处理,比较2组患者利伐沙班实测血药浓度、标准化血药浓度以及组内利伐沙班日剂量为20 mg者的血药浓度。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为65例,联用胺碘酮组12例(利伐沙班日剂量均为20 mg),未联用胺碘酮组53例(利伐沙班日剂量20、15、10 mg者各为42、9、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吸烟史、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出血风险评分、利伐沙班日剂量、肝肾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用胺碘酮组利伐沙班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均高于未联用胺碘酮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3±30)ng/ml比(38±26)ng/ml,t=0.569,P=0.571;(294±114)ng/ml比(251±87)ng/ml,t=1.473,P=0.146]。未联用胺碘酮组利伐沙班剂量标准化后血药谷浓度[(41±28)ng/ml]和峰浓度[(273±108)ng/ml]以及组内利伐沙班日剂量为20 mg者血药谷浓度[(40±27)ng/ml]和峰浓度(249±75)ng/ml]分别与联用胺碘酮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胺碘酮对服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房颤患者利伐沙班血药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对两药联用的患者仍需要加强监测。

  • 标签: 利伐沙班 胺碘酮 心房颤动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监测
  • 作者: 杨晨光 任怡荣 陈浩 戴大鹏 汪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北京医院心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100730,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北京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人群CYP2C9及VKORC1多态性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态剂量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多项非遗传因素,建立华法林稳态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筛选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医院、同仁医院、宣武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心内科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汉族房颤患者,共计544例。检测其CYP2C9基因的第1、2、3和7号外显子以及VKORC1第1 639号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华法林稳态剂量、合并用药情况。结果共得到4种CYP2C9基因型:CYP2C9*1*1(93.57%,509/544)、CYP2C9*1*2(0.18%,1/544)、CYP2C9*1*3(5.88%,32/544)和CYP2C9*1*60(0.37%,2/544)。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到3种基因型,AA(82.72%,450/544),GA(15.99%,87/544)和GG(1.29%,7/544)。在达到抗凝指标(国际化标准比值2.0~3.0)后,CYP2C9*1*1与VKORC1 GA/GG的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最高,可达(3.70±1.34)mg/d,两种基因均为突变型(CYP2C9*1*2,*1*3,*1*60与VKORC1-GA,GG)的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最低,为(2.17±0.29)mg/d(F=22.0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表面积、是否联用胺碘酮、CYP2C9及VKORC1基因型华法林稳态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4.44、-2.90、-6.96、2.14,P<0.05),建立了华法林稳态剂量预测模型。结论体重、身高、体表面积、性别、吸烟及联用胺碘酮对房颤患者的华法林稳态剂量能够产生影响,CYP2C9和VKORC1突变基因型与华法林稳态剂量明显相关;根据遗传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华法林的稳态剂量。

  • 标签: 心房颤动 多态性,单核苷酸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脑微出血(CMBs)与CHA2DS2-VASc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房颤CMBs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医院住院且行头颅磁共振加权成像检查的16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其中CMBs组43例(26.2%),无CMBs组121例(73.8%)。采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CHA2DS2-VASc评分,并对CMBs的数量进行计数;分析房颤患者CMBs与CHA2DS2-VASc评分年龄、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CHA2DS2-VASc评分越高CMBs的出现比例越高(P<0.05);其中CMBs数量≥5个的比例也与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P<0.05)。CMBs组年龄(81.0±8.1)岁,高于无CMBs组患者(75.4±11.2)岁(P<0.01)。CMBs组与无CMBs组患者高血压36例(83.7%)比79例(63.2%)、中重度脑白质疏松19例(44.2%)比31例(33.9%)、抗凝治疗15例(34.9%)比23例(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MBs组患者CHA2DS2-VASc评分的中位数为4分,高于无CMBs患者组3分(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和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房颤患者CMBs与CHA2DS2-VASc评分呈正相关,年龄和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发生CMBs的危险因素。对CHA2DS2-VASc评分高的高龄房颤患者,抗凝前及抗凝期间应监测CMBs。

  • 标签: 心房颤动 脑微出血 抗凝药
  • 简介:摘要心力衰竭(心衰)和心房颤动(房颤)往往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和促进。研究表明,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与房颤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并且当HFpEF并发房颤时,临床治疗手段较为局限。目前针对HFpEF伴房颤的治疗和预防研究取得较大进步。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对HFpEF伴房颤的治疗和预防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星状神经节-心房通路对犬急性脑卒中(AS)后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26只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急性脑卒中组(AS组,n=7)、星状神经节消融(stellate ganglion ablation)组(SGA组,n=6)和巨噬细胞清除组(CL组,n=7)。Sham组犬开颅手术后不行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AS组行MCAO后建立AS模型;SGA组行MCAO后行左侧星状神经节(LSG)消融;CL组行MCAO后于左、右心房注射磷酸二钠脂质体。4组犬于3 d后记录心房有效不应期(ERP)、有效不应期离散度(dERP)、房颤诱发率、交感神经活性、巨噬细胞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AS组心房dERP[(14.8±2.1) ms对(36.5±4.8) ms,P<0.05]和房颤诱发率[(4.4±2.2)%对(24.4±4.4)%,P<0.05]均明显升高,而SGA组与CL组dERP[(36.5±4.8) ms对(21.0±3.6) ms,(17.6±2.8) ms,均P<0.05]和房颤诱发率[(24.4±4.4)%对(5.5±2.7)%,(5.3±3.2) %,均P<0.05]均较AS组显著降低;Sham组、SGA组和CL组间房颤诱发率和巨噬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组和CL组LSG活性均较Sham和SGA组明显增加;AS组巨噬细胞和相关炎性因子浸润明显高于Sham、CL和SGA组。结论脑-星状神经节-心房系统可通过增加心房组织巨噬细胞水平增加AS模型犬房颤的易患性。

  • 标签: 心房颤动 急性脑卒中 星状神经节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波指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临床资料完整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41例,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对照组(无脑梗死)55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组37例、合并急性脑梗死组49例,急性脑梗死组中有41例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前有心电图记录。比较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前后P波时限、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及P波电轴差异及3组间P波时限、PTFV1及P波电轴差异。结果阵发性房颤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P波时限较急性脑梗死前显著延长[(122.80±12.40) ms对(109.53±12.32) ms,P<0.001]。P波时限延长为阵发性房颤合并腔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0,95%CI 1.039~1.142,P<0.001);P波时限延长为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9,95%CI 1.066~1.196,P<0.001);PTFV1为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0,95%CI 1.042~1.140,P<0.001)。P波时限以112.0 ms为截断点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腔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敏感性为80.8%,特异性为57.9%;P波时限以118.5 ms为截断点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AUC为0.852,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81.8%;PTFV1以40.55 mm·ms为截断点预测阵发性房颤合并急性脑梗死的AUC为0.833,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71.5%。结论窦性心律P波增宽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容易并发腔梗和急性脑梗死,PTFV1值增大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容易并发急性脑梗死。

  • 标签: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P波时限 P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