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出血作为一种具有出血倾向的小血管病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越来越高。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出血与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溶栓或抗栓治疗后症状性脑出血关系密切。本文旨在探讨出血与上述疾病的相关性,将有利于出血患者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

  • 标签: 脑微出血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确诊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的方式。将出现出血的区域进行分区计数并分级。根据检查数据对心脑血管疾病与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出血的发生和分级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相关,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有关,研究数据P<0.05。结论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因素,其中上述疾病因素为出血最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同时经研究发现出血多发位置位于皮层以及皮层下的区域,除此之外则见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偶见于小脑,出现几率最小的位置为脑干。

  • 标签: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出血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分析16例自发性脑出血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SWI影像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7.9岁。1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9例为首次发病的脑出血患者,7例为再发脑出血患者。再发脑出血患者SWI检查全部发现出血,其中6例(85.7%)出血同时累及双侧半球多个叶及深部组织。首发脑出血组合再发脑出血组患者出血的病灶数量均数分别为5.22±2.82和9.71±3.50,2组间出血病灶数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结论出血与自发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较多的出血病灶可能预示着再发脑出血的风险增高。

  • 标签: 脑微出血 脑出血 核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检测出血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治疗组采用常规磁共振平扫、T1加权、T2加权、T2LFAIR、弥散加权以及SWI序列扫描,分析不同的扫描方式诊断CMBs的检出率差异,采用MoCA对治疗组CMBs程度、健康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WI检出302个CMBs病灶,治疗组MoCA评分,MoCA评分与CMBs呈负相关性,(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出血的检测效率较高,CMBs病灶会对患者认知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认知功能与CMBs有负相关性。

  • 标签: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微出血 检测 诊断价值 认知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合并出血,患有脑梗死的患者治疗中,再次出现脑出血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收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归纳性分析,其中选取患有脑梗死症状并未合并其他症状的45例患者及两种症状合并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前者命名为参照组,后者命名为探究组。比较两组病患中再发脑出血症状的发生率及发生情况,进而探析相关的因素原因。结果 参照组病患的再发脑出血发生率为11.11%(5/45),明显低于探究组的44.44%(20/45)(P0.05),而年龄、高血压及高血脂则是主要因素(P

  • 标签: 脑微出血(CMB) 脑梗死 再发脑出血
  • 简介:摘要: CMBs(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小血管病范畴,但具有出血倾向,在 GBE(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 T2W1扫描下,表现为 2-5mm的圆形信号减低区,属于微小血管病变标志物。 CMBs的发生与脑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临床对 CMBs的不断深入研究, CMBs与认知功能损害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 CMBs的发病情况、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等展开综述。

  • 标签: 脑微出血 磁共振 梯度回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MB组中有吸烟史、脑卒中史及高血压史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CMB组,同时患者年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B组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比例与无CM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MB组中,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低于无CM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高于无CMB组,上述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发生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脑卒中史、高血压史、LDL及HDL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可用于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血的可能性,同时有利于临床预防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磁共振
  • 简介:摘要: CMBs(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于小血管病范畴,但具有出血倾向,在 GBE(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 T2W1扫描下,表现为 2-5mm的圆形信号减低区,属于微小血管病变标志物。 CMBs的发生与脑血管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临床对 CMBs的不断深入研究, CMBs与认知功能损害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 CMBs的发病情况、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等展开综述。

  • 标签: 脑微出血 磁共振 梯度回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脑梗死后发生出血(CMB)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畸形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每组40例。经头部磁共振检查发现出血灶者为阳性组,未发现者为阴性组。通过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等)分析。结果经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减少或者降低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相关因素
  • 简介:出血(CMBs)在健康老年人群及多种患病人群中被大量发现,文中结合当前研究进展,介绍了出血的概念及其在大脑的分布情况,深入探讨了CMBs可能的病因和危害,并对CMBs的病因研究及治疗做出了展望。

  • 标签: 脑微出血 病因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将我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收治的 57例高血压脑卒中合并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结合患者的病情,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结果:在这( 57) 例患者中,每例患者都出现1-30个出血病灶,在患 者的基底节区出现出血的病灶最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科室内对症治疗,患者没有出现死亡,预后可以得到保障。结论:在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中,出血是脑血管病常见病症之一,在临床上对症治疗,找出病灶,可以使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

  • 标签: 高血压脑卒中 脑微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是指内微小动脉血管壁严重损害后出现的血液的外渗,造成含铁血红素的局部沉积,常发生于基底节与丘脑区1,是一种实质的亚临床损害。CMBs在临床上一般无任何症状及相应的神经体征,且常规的头颅CT和MRI不能检测,不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梯度回波(gradient-echo,GRE)T2WI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技术对CMBs有高度的敏感性,影像上表现为质地均匀、圆形或椭圆形、边境清楚、直径在2-5mm或2-10mm之间的低信号影。很多研究表明,CMBs病灶越多,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就越高,尤其再发脑出血的风险可显著增高。然而在CMBs的防治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故对CMBs的用药原则给予综述。

  • 标签: 脑微出血 用药 原则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老年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最常见疾病。因此,AD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是小血管病影像学表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MBs在A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CMBs在AD患者中的流行病学、CMBs的数量和部位与AD、CMBs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载脂蛋白E ε4等位基因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阿尔茨海默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 认知障碍 痴呆 磁共振成像 载脂蛋白E 淀粉样β蛋白肽 生物标志物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小血管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血管内皮损伤在CMB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所致的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炎症反应可能促进了CMB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CMBs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的沉积也可能触发炎症反应。不过,相关的机制以及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对与CMBs相关的血管内皮炎性因子及其在CMBs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脑出血 内皮,血管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生物标志物
  • 简介:病例1:患者男性,61岁。抵达阿塔卡玛(海拔4000米)2d后出现霹雳样头痛,随后意识丧失。转运到低海拔地区后病情逐渐好转。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显示弥漫性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图1)。最终诊断为高海拔脑水肿。病例2:患者男,51岁。因为吸入性肺炎、缺氧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住院。抗生素治疗后病情改善,1周后痫性发作。MRI显示弥漫性出血(图2)。

  • 标签: 脑微出血 弥漫性 NEUROLOG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与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患者40人,行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将其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同时行磁敏感成像序列扫描,观察是否有CMBs。结果颅内动脉正常组、狭窄组发生CMBs人数分别为6人(15%)、20人(50%);颅内动脉正常组、狭窄组未发生CMBs的人数分别为9人(22.5%)、5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狭窄组合并CMBs检出率较颅内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脑微出血 磁敏感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老年性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性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72例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分别进行T1WI、T2WI、FLAIR和磁敏感成像(SWI)扫描,对比不同序列扫描结果。结果T1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13.9%,T2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20.8%,FLAIR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61.1%,SWI对该疾病的检出率为94.4%,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性出血患者磁敏感成像序列诊断,可明显提高诊断价值,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性脑微出血 磁共振成像 敏感序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出血是由于颅内微血管损伤后血管附近血管内皮素的蓄积。它是实质的一种亚临床损伤而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出血的发生主要与淀粉样血管病和高血压性血管病有关。在发病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出血与脑出血及脑梗死后出血有密切关系。现就目前的研究背景下对出血做一专题,希望更多人去研究出血,更多的探讨其对脑卒中患者的意义以及相关治疗策略。

  • 标签: [ ]脑微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