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Ⅳ;EC3.4.14.5/CD26)属于丝氨酸肽酶中脯氨酸寡肽酶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糖尿病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体内外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效应,但是由于其体内被以DPP-Ⅳ为主的酶降解,半衰期仅2min,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DPP—Ⅳ抑制能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

  • 标签: 二肽基肽酶Ⅳ 抑制剂 药物筛选 降血糖
  • 简介:摘要:免疫系统维持着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但人体免疫力过强可能产生自身免疫病。免疫抑制是用来抑制机体异常免疫反应的重要物质,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引发的排异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本文总结了8类主要免疫抑制,并给予其分类选择常用的5项免疫抑制详细进行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 标签: 人体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剂 作用机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PD1 抑制在 20 例肝癌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 例患者中有 8 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 5 例出现皮疹、瘙痒, 3 例出现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升高, 2 例出现腹泻, 2 例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和出院随访。 结果 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 20 例 肝癌 患者在 PD1 抑制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得到及时解决。 结论 PD1 抑制在 肝癌 治疗的护理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是前提,做好用药期间的安全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是关键和重点,做好出院随访是支持。

  • 标签: PDI 抑制剂 肝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被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列为一线抗高血压药,ACEI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论述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质子泵抑制(PPIs)对胃酸分泌调节机制的影响,并评估其在临床上治疗胃酸过多相关疾病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共纳入300名因胃酸过多症状而就诊的患者。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质子泵抑制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酸分泌量的变化,评估PPIs的效果。结果:接受质子泵抑制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胃酸分泌量显著减少,平均减少率达到了47%,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减少率仅为5%。此外,接受PPIs治疗的患者中有85%报告了症状的显著改善,而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为30%。结论:质子泵抑制能有效调节胃酸分泌,对于治疗胃酸过多及相关疾病具有显著效果,这为质子泵抑制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临床疗效,胃酸过多,症状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课题组登记注册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患者接受PD-1抑制联合仑伐替尼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33例患者评估,初步结果显示治疗后整体客观缓解率为45.5%(15/33),疾病控制率为81.8%(27/33)。依据转化成功标准,基于影像学评估的转化成功率为42.4%(14/33),实际手术率为30.3%(10/33)。截至2020年11月20日,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5个月,术后6个月无复发率为60.0%(6/10),中位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仍未到观察终点。此外,经术后病理证实肿瘤进展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胚胎外胚层发育(EED226)抑制组蛋白甲基化过度修饰是否具有抗癌活性并研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用不同浓度的EED226处理肝癌细胞4、6、8 d,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5 μmol/L的EED226或者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肝癌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株48 h,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组蛋白3上的第27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H3K27me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和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检测EED226对肝癌细胞株的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导因子(Bim)和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EED226能强效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的增殖,抑制效应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作用。处理8 d后,EED226在两个细胞株中的半数细胞活性抑制率(IC50)分别为0.8 μmol/L和0.9 μmol/L。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个肝癌细胞株分别经EED226处理与DMSO处理后H3K27me3的表达相比较显著下降。在BEL-7402和SMMC7721细胞中,EED226处理组H3K27me3的下游基因Bim和p2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1.00±0.15比5.67±1.53(t=-5.266,P<0.01),1.00±0.05比6.67±1.53(t=-6.422,P<0.05)和1.00±0.25比6.30±1.50(t=-5.968,P<0.05),1.00±0.10比6.00±1.00(t=-8.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Bim和p21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表观遗传调控新型抗癌制剂EED226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中组蛋白三价甲基化过度修饰,进而解除对Bim和p21表达的抑制,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表明EED抑制具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 标签: 肝细胞癌 组蛋白 甲基化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包括凝血因子Ⅹ a抑制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前者主要为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和贝曲沙班,后者代表药物为达比加群酯,在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过程中具有无需频繁调整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出血率低等优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凝血因子Ⅹ a抑制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化使用凝血因子Ⅹ a抑制提供参考。

  • 标签: 凝血因子Ⅹ a抑制剂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美国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潜力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抑制。这种抑制尤其对那些导致宫颈癌和生殖器疣的病毒类型有效。这项研究的结果刊登在日前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PLoSPa-thogens)杂志上。这种抑制存在于包括婴儿食品在内的一些商品中。

  • 标签: 病毒抑制剂 角叉菜胶 HPV 人类乳头瘤病毒 研究人员 病毒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患者自然发展的终末阶段,心肌受损后心肌组织中多条信号调节途径被激活,导致心肌重构,Rho激酶通过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法舒地尔是最早发现的小分子Rho激酶抑制,可拮抗多种物质诱导的血管收缩,有效扩张血管,改善心衰,纠正心律失常。本研究旨在探讨Rho激酶抑制对老年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观察200例老年心衰患者,年龄60~80岁,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静脉点滴,每次60mg,每日1次,应用疗程为10天。在3个月后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LVPWT)。治疗前后测定血NT-proBNP。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比(59.83±12.75)mm,P<0.05;(10.76±1.23)mm比(12.55±1.87)mm,P<0.05;(10.01±1.22)mm比(12.33±1.64)mm,P<0.05;(996.78±234.68)比1998.92±314.25,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52.68±10.12)%比(45.36±11.64)%,P<0.05。

  • 标签: 心衰 法舒地尔 心室重塑
  • 简介:目的:了解某医院质子泵抑制注射剂的使用现状。方法:以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0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期间至少使用过1次质子泵抑制注射剂的住院患者经简单随机抽样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质子泵抑制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共调查病例1920例,仅9.9%(190/1920)的病例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用药指征不合理,占76.3%(1465/1920)。91.4%(1755/1920)的病例以预防性用药为主,而以预防应激性溃疡为目的的病例占50.3%(967/1920)。结论:应建立质子泵抑制的合理用药指南,加强用药干预,以改善质子泵抑制的不合理使用现状。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预防性用药 用药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和来氟米特在狼疮肾炎长期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7例狼疮肾炎患者病例资料,在激素和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后,观察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和来氟米特维持治疗后患者尿蛋白、肾功能、血沉、尿红细胞和补体C3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环磷酰胺组1例随访10年,尿蛋白、血沉、尿红细胞和补体均正常,肾功能肌酐轻度升高,6例患者坚持治疗2年,各项指标明显缓解,3例患者因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感染等不良反应未能坚持治疗,停药后复发率高;硫唑嘌呤组1例患者维持治疗6年,各项指标稳定,未见不良反应;1例患者因血压高口服卡托普利,出现粒细胞缺乏;霉酚酸酯组2例患者维持治疗6年,蛋白尿明显降低,肾功能、血沉和补体正常,未见副作用;来氟米特组1例患者因血压明显升高,肾功能肌酐升高而退出,2例患者维持治疗3年,各项指标稳定。结论狼疮肾炎维持治疗可选用不同的免疫抑制,环磷酰胺疗效较好,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复发率高,其中硫唑嘌呤、霉酚酸酯和来氟米特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相对较小,复发率低。

  • 标签: 狼疮肾炎 环磷酰胺 硫唑嘌呤 霉酚酸酯 来氟米特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糖尿病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关联,降糖药物与肿瘤的相关性,尤其是降糖药物是否同时具备抗肿瘤作用逐渐成为内分泌和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近来,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钠-葡萄糖转运体(SGLT2)抑制被发现同时具备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该文对SGLT2抑制与肿瘤的相关性,尤其是SGLT2抑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降糖药物SGLT2抑制的抗肿瘤相关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 肿瘤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