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助产士的专业技能水平关系到产妇的分娩安全、母婴的恢复与成长、以及医院的妇产服务质量。因此,重视产房助产士专业技能提升是保持医院妇产科竞争力的核心。本文梳理了助产士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院的实际管理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如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助产士技能培训计划以及常态化的监督和考核等,以供参考。

  • 标签: 助产士 专业技能 提升
  • 简介:摘要: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未来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作为高职护理专业来说,加强实训教学体系的优化,直接关系到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方向,在OBE理念指导下开展护理实训教学,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前提条件,着重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文以高职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为例,探究护理专业的实训改革方法,明确护理岗位的职能定位,以供参考。

  • 标签: OBE理念 高职护理 专业实训 教学体系 优化研究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突发事件不断增多,但目前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我国还较为普遍存在急救知识缺乏的弱点。为做好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本文详细总结依托急诊平台对非专业人员进行应急科普的探索。通过这种模式,促使医院的各项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急救知识惠及广大群众,提高人们在突发意外事故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急诊平台 非专业人员 应急科普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升老年护理技能的策略。通过分析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提升策略,包括培训与教育、实践指导、团队合作和专业发展等方面。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护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实习 老年护理 技能提升 策略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的重新修订,我校在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围绕护理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实习
  • 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配合省急诊专业委员会积极倡导的在全省开展“急救技术进社区”活动,2006年9月17日上午在省会郑州绿城广场“省科技周活动开幕式”上河南省急诊专业委员会举办了第1次普及急救技术活动,共有1000余名自愿者接受了急救技术的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急救技术 河南省 活动纪要 急诊 人民生活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 应用型本科院校 护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剖析本科 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从而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自己, 适应职场就业的竞争。方法: 采用自设调查问卷, 于 2019年 10 月至 11 月对本校 300名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 进行调查。结果: 来自 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最理想的就业地区差异不显著, 男女生就业意愿也不同, 大学生创业意愿受各种因素影响。结论: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护理学学生就业偏向于直接进入医院工作 。但毕业生进修、从底层做起 及创业意识薄弱,因此建议相关单位 就业服务应对此 提出针对性解决 办法,大学生也应该努力完善自我 。

  • 标签: 应用型本科院校 护理学 就业 就业 意向
  • 简介:在借鉴国内外领导力相关课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参阅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与护士领导力相关文献,设计护理与领导力课程。该课程确定7个主题教学内容,即领导力概论、领导者的价值观、影响力与领导力、沟通能力与领导力、冲突解决与领导力、情商与领导力、护士与领导力;授课学时设为22学时,理论教学1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主要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法。于2016年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学生认可。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领导力 课程
  • 简介:目的为了解护理高等教育中不同层次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认识。方法对我校护理专科,本科生的专业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专科生和本科生在人学志愿和动机,专业认识,对护理高等教育的认识。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有不同之处。结论开展不同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护理专业 专业态度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专业认证驱动下妇产科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180名学生,他们均为2017年至2018年在我院的学生,将他们随机打乱,分成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惯例的教学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加入新定制的改革方案,之后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记录。结果:通过一系列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数据都要高于对照组,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上评估,前者理论和实操的综合分数为88.69分,后者则为69.74分,两组对比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以往的护理实训进行专业认证驱动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操能力,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标签: 专业认证 妇产科护理实训 教学改革
  • 简介:护理专业思想是护生对自己所从事护理专业总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护生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进入临床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科护生作为我国护理界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的护理学导向,提高我国的全民健康水平,指导基层工作及提高整个国家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认为护士地位低下,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是医疗工作的附属;在学校里护理专业不受重视,教育环境差,护生不清楚专业发展的前途,与医学生相比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和自卑感等因素,

  • 标签: 本科护生 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专业思想 稳定性 护理专业 全民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 SBAR沟通模式交班对低年资护士专业素养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进行交班模式的改革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7年后新入科的护士 12名,并将其分为:对照组 6名护士,每天采用常规交班方式,实验组 6名护士每天采用 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 结果:对照组考核总成绩为 246分,实验组考核总成绩为 282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每天采用 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对提高低年资护士专业素养效果明显。

  • 标签: SBAR沟通模式 交班 低年资护士 专业素养
  • 简介:针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生理学教学难度较大,出现教材内容多而学时少、教学方法没有根本性改变及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开发新型中职教材、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注重学生的知识强化等对策。

  • 标签: 教育 护理 院校 卫生职业 生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根据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和当前护理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学校与医院合作,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人体各个时期的健康问题,按照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新课程体系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程 专业能力
  • 简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能够满足医学事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完善我国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该文介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办学基本条件、设置方案、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特色课程建设,为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 课程
  • 简介:近年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医学院校关注的重点。该文主要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临床能力考核、导师指导、学位论文等方面,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教学
  • 简介:写这篇论文的感触特别深,立题缘于自己也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我于2006年6月本科毕业后.工作于贵州省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2010年9月考取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即.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希望回长沙找工作,倍感压力巨大。

  • 标签: 护理硕士研究生 态势分析 就业形势 护理专业 遵义医学院 写作
  • 简介:目的通过对SARS事件前后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的比较,探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9例护理本科在校生的SARS事件前后的专业态度等进行调查。结果SARS事件前后学生专业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为积极的态度增强,消极的态度减弱;SARS事件前后父母的态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P〈0.05);父母对护理的态度与学生的专业态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促进人们对护理的认识是提升护理专业的社会地位,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是提升护理社会地位,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根本。

  • 标签: 护理教育 专业态度 SARSI 护理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