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据清·乾隆《博山县劫载:“长城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迤逦岳阳以东,逾淄水……”刘向在《说苑·列女传》中有载,孟姜女哭夫而“城为之崩”,后“赴淄水而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淄河与齐长城恰在城子村一带交汇,由此推测,本地流传的孟姜女传说大约与这一地理特征有关。

  • 标签: 文化风习 地理环境 地理特征 孟姜女 齐长城 列女传
  • 简介:<正>藏北高原以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而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自古就繁衍生息在这里的藏民族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也独具特色,有异于别域。笔者有幸于70年代中期到藏北小住近两年,耳闻目睹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藏北重镇那曲,在藏北高原的东部,是那曲专署所在地,青藏公路通向拉萨的门户,位于唐古拉山南麓,海拔4200米左右。那曲地区下辖9县,那曲以西5县,那曲以东4县。安多、申扎、班戈、当雄、聂荣等西5县,属藏北高原地带。在神话传说中,这一带属于“魔国”的领地,由魔王堆阿穷统治。至今,班戈人还津津乐

  • 标签: 藏北高原 婚姻家庭 风俗习惯 自然地理条件 藏民族 习俗
  • 简介: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人群进入婚育年龄,以及他们的父母渐渐年老,由“四个父母,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模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流。而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也随之暴露。

  • 标签: 家庭 第一代独生子女 中国社会 父母 婚育 年老
  • 简介:我国古代,地下墓葬多是地上居室生活的反映,即所谓"事死如事生"。因此,借助于部分墓葬资料,也可探究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的相关内容。本文以部分考古出土宋代墓葬材料为基础,通过其墓壁装饰内容,探究其所反映的宋代社会厅堂陈设、内寝陈设、书房陈设以及兵器架陈设四个方面的日常家庭陈设风尚。虽然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是我们可以管中窥豹、补史之缺。

  • 标签: 宋墓 装饰 家庭陈设 起居方式
  • 简介:格尔茨逝世4年后,他的LifeamongtheAnthrosandOtherEssays。于2010年出版。他在书中回顾自己的治学历程,总结自己的学术思想,评论人类学界内的公案和学科本身的发展,高度自觉,充满反思,富于启迪。萨林斯和奥贝塞克拉(Obeysekera)围绕夏威夷岛历史以及库克船长被杀事件展开争论,互相指责对方是族群中心主义。这本身很有意义:任何鼓吹同一性的学者都会受到本身文化特殊性的制约;同时,极端的特殊主义也不符合人类具有超常交流能力的事实。人类学不必急于对普世和特殊做价值判断,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意义,在人与人的临场交流中寻找答案。艺术生活是普世与特殊相统一的过程,由无数临场的艺术活动构成,具有自觉和他觉的互动特点,也具有反观和反思的辨证规律。艺术不仅仅是“走表”的娱乐,而且还是诗学创造与和睦共生的“大道”,能够通过形物体验、精神升华和美韵交流,把普世与特殊中和起来,达到生存交互性和互属性。深入生活,体验生存,这是避免极端普世主义与极端特殊主义的不二选择。

  • 标签: 格尔茨 协商艺术 担当人类学 新新综合
  • 简介:冀中南民间多供奉女神三皇姑并定期前往苍岩山朝拜,此习俗至迟在清代后期已经形成,至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兴起。当前,信众前往苍岩山进香不仅是为了"祈福祛灾保平安",更是为了完成"求子""还娃娃"和"报死亡"等人生仪礼。由于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仪礼都与三皇姑及苍岩山紧密相连,朝山进香并正确地施行这些仪礼就成为一种对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正是这种义务性使得苍岩山进香习俗在当下依然得以维系和传承。

  • 标签: 朝山进香 家庭义务 人生仪礼 苍岩山 三皇姑
  • 简介: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组织载体,其教育意义不可低估。家庭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体系中处于启蒙、基础性地位,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一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应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 标签: 家庭教育 新疆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 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