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1999年6月22日出版的《作家文摘》第334期刊有陈秉安的《谁来破译这两首唐诗?》一文(摘自5月29日《深圳商报·深圳周末》)。文中说到1998年5月李岚清副总理听了一支由德国艺术家组成的交响乐团在北京演出马勒的《大地之歌》后,由于在场学者无一能说出第二和第三乐章所

  • 标签: 《大地之歌》 唐诗 《中国之笛》 试解 疑案 寒秋
  • 简介:艾伦·洛马克斯(AlanLomax,1915-2002)的《歌唱测定体系》(Cantometrics)以其独到的研究视角和新颖的分析理论受到国内外民族音乐学界的普遍关注,但就理论本身的影响而言,学界却不仅少有追随者,且亦褒贬不一,甚至不乏批判。笔者尝试通过对《体系》的完整学习和训练,结合对广西壮族多声部民歌等具体对象的测定分析,并在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大背景下,对其进行重新读与评价。

  • 标签: 艾伦·洛马克斯 《歌唱测定体系》 歌唱风格 标度测定
  • 简介:簸箕"仪式中笙鼓乐和交礼歌这一具有苗族历史文化信息的音乐事象成为建构仪式的主角。因此,对该仪式及其仪式音乐作音乐民族志的考察与研究不失为了解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视角。

  • 标签: 金沙县 “解簸箕”仪式 仪式音乐 音乐民族志 考察 研究
  • 简介:十二律旋宫方向来源于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掌控,涉及两种天文星象旋法的节气物候法令于律学的表达。律法计量权衡周天数度,历法揆天象考时于民事,律法的旋宫体系与星历运行的轨迹相互印证。星辰的运行规则有左翅右翅之分,律学中的双旋现象同样也是共生共体、顺逆相合的关系。十二律的先益后损、蕤宾上生法表达了单阳双阴(以冬夏递进时差)、月建合月将的阴阳六支相合的小阴阳理论,即“日月合朔”;先损后益、蕤宾重上法表达了东阳西阴(以春秋二分时气)、阴阳二气易主的大阴阳理论,即“乾坤唱和”。这两种生律模式对左旋、右旋的取舍在于依据的授时历法不同。

  • 标签: 阴阳合历 律历合一 蕤宾重上 日月合朔
  • 简介:初识宋国生老师,是在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二胡教学教材学术研讨会”上。虽然此前曾通过对他演奏的唱片音响和学术论文的解读、学习有过“神交”,但第一次接触到的宋老师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我是作为二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列席会议旁听,一次会议之余,我在学校的招待所练琴,突然宋老师推门而入。当时我见到宋老师真是又惊又喜又害怕,

  • 标签: 风格形成 老师 宋国 艺术理论 演奏 拾得
  • 简介:<正>经过近半年的竞争和协商,EMI百代音乐集团竞购案的结果终于在2011年11月11日水落石出。EMI百代被分拆出售,唱片业务卖给环球音乐集团,版权业务由索尼音乐集团中标,总涉及金额大约41亿美元。但是,结果的揭晓并不意味着事情的圆满解决,事实上,本次竞购案在进行中有不少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 标签: EMI 版权管理 万首 发行权 市场所占份额 夕阳产业
  • 简介:对古谱符号涵义理解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解译的成败.在学术界,对同一种古谱的涵义常常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对某一个符号的解释会众说纷纭.为此,对古谱符号的涵义从逻辑上进行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唐代琵琶谱研究成果的分析,在古谱符号涵义的理解方面寻求较科学的研究方法.

  • 标签: 琵琶 节奏 符号 敦煌 唐代 研究成果
  • 简介:(一)(1)作曲课就是作曲——课的矛盾统一体作曲既然是音乐创作,就自然应当突出一个“创”字。无论在主题内容构思上,或各种技术、手法的运用、表现上,都需要有最大的自由;但是,它同时又属于一门课程。所谓课程,就是在老师指导下,循一定渐进的教学程序学习。而这种教学程序,一般多采用已为较多数人经过较长期实践,又被证明较为科学、可靠的

  • 标签: 作曲专业 音乐院校 音乐创作 矛盾统一体 学习态度 主题内容
  • 简介:“敦煌乐谱”自发现至今,中外诸多学者对其解读倾注大量心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逐步为学者证实的相对稳定的结论,是古代乐谱留给我们的宝贵信息,对深入了解唐宋音乐形态,尤其是音高组织形态(如调式、调高、调性等)特征,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以前辈学者解译敦煌乐谱及其他唐乐古谱的成果为基础,通过对若干译谱例的宫调分析,结合文献记载和当时音乐实践,从音乐理论和实践关系角度探讨唐俗乐二十八调的某些特征。笔者认为,敦煌乐谱等古谱研究应走进传统乐律学视野,与乐律、宫调、乐谱、乐器等研究形成良性互动,在唐宋音乐实践的大背景中阐明自身特征,共同深化中国古代音乐形态研究。

  • 标签: 二十八调 唐俗乐调 敦煌乐谱 五弦琵琶谱 音乐实践 唐代音乐
  • 简介:创作于1794-1795年间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Op.2,No.1系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的早期作品之一。在这首题献给海顿的钢琴奏鸣曲的柔板乐章(Adagio)中,作品清晰的层次和严谨的结构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风格。作曲家对各音乐元素逻辑性的布局安排充分体现了他对音乐形式从宏观到微观之间联系的把握和独到处理。作为贝多芬第一首钢琴奏鸣曲,该作品的风格和思想性对其之后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开端意义。

  • 标签: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f小调钢琴奏鸣曲》 申克分析法 曲式结构 和声结构 力度结构
  • 简介:宋金时期,坊间刻印图书已是城市里通行的一种职业。因宗教盛行,写经、刻经尤其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士绅们的精神追求,同时涉及文艺的传播与普及。宋代刻印的图书如今已是罕见的文献,殊为珍贵,如巾箱本的宋元通俗小说戏曲及木刻版画。由于宗教寺院里有"藏经"习俗,故而经书尚有遗存,只是今人难以见到,不大关注。敦煌壁画和藏经洞的发现,开启了历史文化的"敦煌学"研究。与壁画、雕塑相联系,敦煌也

  • 标签: 高台教 木刻版画 巾箱本 敦煌壁画 小说戏曲 版画集
  • 简介:从以狄尔泰为代表的历史释义学派开始,释义学的研究方法对西方音乐史编纂一直产生着影响,德国音乐学家达尔豪斯和埃格布雷希特均吸收了现代释义学观念和研究方法。埃格布雷特在《西方音乐》一书中他的现代释义学观念,并尝试在撰写时将“审美与历史”相互联系,而达尔豪斯“审美与历史”相结合的观念与现代释义学观念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这种在现代释义学启发下的历史撰著观念、兼顾美学与史学的史学撰著方法给当今西方音乐史研究带来启示。

  • 标签: 埃格布雷特 《西方音乐》 现代释义学 达尔豪斯 视界融合
  • 简介:叙事方式的改变是洛秦博士名为①这本书的一个明确给出-从封面主角老黑人的孤影到书中每个章节的字里行间,从第一人称的贯穿始终到不同文本的交叉叠合,都在述说着一个不可重复的单数世界.

  • 标签: 美国社会 章节 博士 黑人 单数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