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自从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CEA)是预防卒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以来,人们对其最佳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以及如何与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CAS)进行比较重新产生了兴趣。本文对上述问题、颈动脉狭窄的检查以及审核和报道CEA结果的作用进行探讨。检查方法:考虑CEA治疗的患者应该进行CT或MPI脑影像学检查以证实脑梗死和排除占位性病变。颈动脉的检查从超声开始,然后进行高质量MPA或CTA,如果结果一致,就能够计划进行治疗而不必进行导管血管造影。另一种同样可以接受的方法是直接从超声到导管血管造影检查,后者仍然是评价颈动脉的金标准。适应证:最适合接受CEA治疗的患者为由于颈动脉重度狭窄(70%~90%)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者,允许的最大卒中和病死率为6%。尚不确定的CEA候选者为狭窄程度为50%~69%的有症状患者以及狭窄≥60%的无症状患者,但如果在其他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和某些患者特征均有关)的基础上进行仔细选择的话,有些患者可能从手术中获益。只有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的情况下(3%或更低),无症状患者才能获益。那些颈动脉狭窄〈50%的有症状患者或狭窄〈60%的无症状患者以及那些内科状况或神经系统状况不稳定的患者不适合进行CEA治疗。技术:CEA可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对于后者,在颈动脉夹闭时必须有许多检测技术来评价脑灌注。当监测不是强制性并且没有哪一种监测技术被明确证实优于其他技术时,脑电图(EEG)是最常使用的。外翻式CEA是外科技术的一种变异,有些证据表明更加广泛应用的补片闭合可能会降低手术期急性卒中风险和狭窄复发的长期风险。CAS:随着经验的增加,这种侵袭性较小的血管内技术仍在持续发展。一些经验丰富�

  • 标签: 动脉 影像学检查 治疗手段 检测技术 CEA 监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对15例甲状腺瘤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52min,中出血量均为10ml左右,术后3天出院,第7天返院拆线,无术后出血、声嘶、手足踌躇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传统手术好。

  • 标签: 小切口 甲状腺 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完全腹腔镜在复发性肝癌切除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以我校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采取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27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以我校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采取完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治疗的34例复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组,对比疗效结果。结果对照组中出血量比研究对照多,平均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应用于复发性肝癌切除治疗中,对患者损伤小,疼痛低,利于患者早日出院。

  • 标签: 完全腹腔镜 复发性肝癌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肝癌切除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肝癌切除患者中抽取 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其中 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 40例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如并发症、术后恢复指标等。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5%低于对照组 32.50%,数据差异大( 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中中心静脉压(CVP)与出血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腹腔镜肝癌切除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16例,女21例;年龄23~79岁,中位年龄5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中出血量将患者分为中出血量≤200 ml组和中出血量>200 ml组。两组中CVP比较采用t检验,CVP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出血量>200 ml组断肝前CVP、断肝期间CVP、断肝前后CVP差值(ΔCVP)分别为(12±5)、(7±4)、(5±4)cmH2O,明显高于中出血量≤200 ml组的(8±6)、(5±4)、(3±4)cmH2O(t=3.823,2.289,2.680;P<0.05)。回归分析显示,硝酸甘油维持剂量与断肝前CVP的关系最大(t=4.496,P<0.05),中出血量、硝酸甘油维持剂量与断肝期间CVP的关系最大(t=3.008,2.355;P<0.05),气道峰压、硝酸甘油维持剂量与ΔCVP的关系最大(t=3.017,2.664;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中出血量与CVP相关,通过调节硝酸甘油维持剂量、气道峰压可以维持腹腔镜肝切除中低CVP水平,有助于减少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中心静脉压 失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快速康复外科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肝癌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以及丙氨酸氨基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肝癌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接收的肝癌患者中选择6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切除手术,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而言,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促进肝功能恢复,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肝癌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腹、腹腔镜肝癌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20例,随机分为K组(10例)与F组(10例),K组患者行开腹肝癌切除,F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观察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实施治疗后,F组患者的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绝对卧床时间、住院周期都优于K组,差异显著(P<0.05);F组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较K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肝癌切除进行治疗的疗效较行开腹肝癌切除效果好。

  • 标签: 开腹肝癌切除术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 效果。方法:选取于 我院就诊的 92例肝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对象,以电脑 随机法将这 92 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 46 例 ,常规组予以开腹切除手术,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判定标准:各项手术指标与肝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 ,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 ,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在治疗肝癌中的效果相比,前者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提高 患者的 术后 肝功能恢复情况 ,值得在各大医院及医疗中心 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肝切除术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肝切除用于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行LH和OH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和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30.0%、1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LH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肝癌 肝硬化 腹腔镜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考酮、舒芬太尼用于治疗肝癌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肝癌切除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羟考酮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及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24h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6h、24h、48hRamsay评分级术后48h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治疗肝癌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好,且有良好镇静作用,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癌切除术 术后镇痛 羟考酮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实施开腹肝脏切除,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指标和远期预后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相对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和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的远期预后生存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细胞肝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开腹肝脏切除术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肝癌切除患者的围期护理中临床效果。方法:时间区间截取在2018年1月-2021年4月,以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主要参照对象进行分析,均接受肝切除临床治疗。按照电脑随机编码原则下做平均分组,对前30例就诊者应用基础护理(设常规组)、对后30例就诊者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设实验组)。并对照两组对象的康复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下对象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存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名符合要求的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两组进行不同护理,分析护理完成后的并发症情况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康复效果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 肝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运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共有观察对象(肝癌患者)60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应用疼痛护理干预(观察组),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评估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差异。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术后(1d、3d)时间段VAS疼痛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同时总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运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肝切除术 疼痛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份到2023年3月份到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切口胆囊切除(MT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C)2种式的特点。方法对比研究60例MTC与同期开展的60例LC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医疗费用上LC明显高于MTC。结论MTC与LC微创程度相近,但MTC对Calot三角操作直接,安全,且费用低,更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切口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