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B超检查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应用中B超引导下进行肝癌切除。将中B超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经过B超、CT检查均证实存在占位病变,而在手术过程中探查未能扪及肿瘤9例,术前检查未能发现子瘤7例,门静脉癌栓12例,肝管癌栓10例,肝门淋巴结肿大4例,均经术中B超和术后病理确诊。对3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进行了B超肝脏检查,发现结肠癌肝转移8例,胃癌肝转移4例,中都作了相应处理,并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肝癌。结论对接受肝癌接触的患者行中B超检查有助于对肝癌进行准确定位,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术中B超 转移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癌切除后复发再手术治疗价值以及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切除后复发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再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方式,在手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的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再手术治疗后半年、一年、两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切除复发患者来说,采取再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疾病复发率的降低、患者存活率的提升都有着较大的意义,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肝癌肝切除术 复发再手术治疗 价值 术式选择
  • 简介: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年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但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右肝肿瘤切除手术,由于需要将肝周韧带切断以充分游离肝脏,导致在切除大块肝组织后残余肝会向右侧旋转。

  • 标签: 肝癌 肝水囊垫 肝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肝切除用于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行LH和OH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6%)和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30.0%、1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LH在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肝癌 肝硬化 腹腔镜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考酮、舒芬太尼用于治疗肝癌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肝癌切除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羟考酮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及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h、24h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6h、24h、48hRamsay评分级术后48h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治疗肝癌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好,且有良好镇静作用,能够减少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癌切除术 术后镇痛 羟考酮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阑尾切除治疗,评估小切口方式治疗阑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阑尾切除)和观察组(小切口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大小分别为(7.37±1.23)和(3.24±0.76)c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除,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更优。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 出血量 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ReviewManager5.3分析软件,对国内95项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疗效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疾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胆囊切除组,合并RR值为2.91,95%的CI为(1.85,4.57);术后住院时间的合并加权均数差为6.37,95%的CI为(5.15,7.5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腹胆囊切除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与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疗效。方法收集80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是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0%,对照组是27.5%,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既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时间,又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传统开腹胆囊切除于胆囊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胆囊疾病患者于我院随机抽选,按其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后实施传统开腹(对照组)、小切口胆囊切除(试验组),统计手术后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率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给予胆囊疾病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作用显著,可减少机体损伤度,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学习。

  • 标签: 胆囊疾病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92例阑尾炎患者分为2组:微创手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传统手术组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电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膀胱切除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接受膀胱肿瘤电切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待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手术用时、导管留置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中出血量也相对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诸多差异,护理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术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阑尾炎切除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传统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止痛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观察组的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各时间指标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显著。结论与传统式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优势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切除相关护理进行总结,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接受胆囊切除患者212例,进行有效护理。结果212例均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患者对治疗结果均满意。结论胆囊切除中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地保障手术成功、提高医疗质量、达到预期护理的目标。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有效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诊疗体会。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0月间腹腔镜胆囊切治疗的24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45例病人中,顺利完成手术237例,5例因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转开腹,2例发生胆囊动脉和肝右动脉出血,中处理成功未中转开腹,1例因炎症较重,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至胆总管横断伤,中及时发现并中转开腹,在直视下行胆总管修补,胆总管内置“T”管,术后支撑6个月拔管,手术时间前期约90~120分钟左右,近两年逐步缩短至50分钟左右,住院时间平均约3~5天。213例术后随诊均无发热、黄疸等症状。结论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手术器械,严谨的学术态度,果断及时地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和处理LC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