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腔内横纹肌肉瘤临床少见,该病无典型临床表现,诊断难度大,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2例腹腔内横纹肌肉瘤患者,分别为5岁男性患儿与80岁男性患者,入院后均采取手术治疗,结合术后不同方案的化疗。目前2例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伴有肉瘤样去分化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研究结果表明,晚期肉瘤样肾细胞癌患者行减瘤手术、单药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对肉瘤样肾细胞癌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的深入,发现其PD-1和PD-L1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病理亚型,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疗法和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其一线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晚期肉瘤样肾细胞癌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最新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癌,肾细胞 肉瘤样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转移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滑膜肉瘤是一种具有间叶和上皮双相性分化的恶性肿瘤,在细胞遗传学上存在X与18号染色体的特异性易位,滑膜肉瘤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生于颞下窝部位则罕见。根据组织学形态可分为双相分化型、梭形细胞型、单相上皮型和低分化(圆形细胞)型四型,其中单相上皮型、低分化型是较为少见的亚型。本文报道1例颞下窝滑膜肉瘤,经确诊后行肿瘤边缘广泛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鼻咽部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男,58岁,鼻咽右侧壁实性分叶状肿块,向内突入鼻咽腔,向外突入咽旁间隙,边界清楚,CT呈均匀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增强后中等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病理诊断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 标签: 鼻咽肿瘤 树突状细胞肉瘤,滤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纤维肉瘤。患者女,69岁,因乳房发现无痛性肿块3个月余就诊。乳腺X线摄影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高密度肿物,边缘浅分叶,病灶大部分边界清晰,前缘略模糊,未见钙化。超声示右侧乳腺9点位低回声肿物,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点状强回声及索条状增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肿物内部及周边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MRI示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肿块,浅分叶,T1WI呈低信号,T2WI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呈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早期花环样至弥漫强化方式,肿块外侧缘及胸大肌前缘网格状强化,信号强度曲线呈平台/流出型,表观扩散系数为1.5×10-3~1.8 ×10-3 mm2/s。术后病理:乳腺黏液纤维肉瘤(中度分化)。

  • 标签: 乳腺肿瘤 黏液纤维肉瘤 乳腺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是少见的由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而来的梭形细胞肉瘤,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头颈、四肢等部位的软组织与骨,原发于肺部的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极为罕见。本文回顾了1例肺部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患者的资料。该患者为女性,59岁,CT表现为右中下肺近肺门处轻度不均匀强化的肿块,右下肺支气管通畅,病灶沿右中肺动脉及右肺动脉降支生长。支气管镜检可见肺右中叶癌累及中间支气管开口。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肺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肌纤维母细胞肉瘤
  • 简介:摘要患者男,34岁,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2个月”入院。查体:右侧腹部隆起,质硬、活动度差。腹部增强CT示:右侧腹膜后见不规则组织肿块,最大截面为155 mm×134 mm×120 mm,强化不均,内见钙化及分隔,局部向右侧腹壁外生长,与右侧腰大肌及右侧腰背肌群分界不清(图1)。术前穿刺活检病理:考虑肿瘤性病变,富含黏液。术前诊断: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腹膜后,侵及腹壁,上界至右侧肋弓,下界至右侧髂窝,包膜完整,被肌筋膜包裹分隔,并与右侧腰大肌、右侧腰背肌群及右侧髂棘分界不清(图2),行腹膜后肿瘤完整切除(图3),术中出血约500 ml。术后病理检查示:富含细胞型黏液性高级别软骨肉瘤(图4)。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Syn(+)、NSE(部分+)、SMA(部分+)、H3K27me3(+)。患者术后未进行放化疗,定期随访1年,无肿瘤复发征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42岁女性患者,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内占位性病变。2020年7月在全麻下行姑息性左心房肿物切除术+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术后病理示(左心房)软骨肉瘤Ⅱ级。术后3个月,患者因心悸2h再次入院,胸部CT示肿物较前增大,诊断肿瘤复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性肝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5例获手术切除肿瘤,其中3例行右半肝切除,2例行右半肝切除加术中无水酒精注射.术后分别生存11、12、15、20、21个月;未能行手术切除肿瘤患者均行病灶活检,其中1例同时行肝动脉结扎,1例行肝动脉置管埋泵化疗,分别生存3个月、11个月.术后病理诊断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3例,平滑肌肉瘤3例,癌肉瘤1例.结论原发性肝肉瘤依靠病理免疫组化确诊.手术治疗可能是提高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手段.

  • 标签: 原发性肝肉瘤 诊断 治疗 免疫组化 半肝切除术 无水酒精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乳腺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间质肉瘤由纯间叶成分构成,而叶状囊肉瘤除一种以上间叶成分外,尚有上皮成分,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切除。

  • 标签: 乳腺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女,42岁。右手食指“神经纤维瘤”(外院病理诊断)10余年后第3次复发,B超示低回声结节,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右食指肿块切除术。镜下观察:梭形肿瘤细胞呈平行束状、编织状排列,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瘤细胞异型性轻微,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TLE1、bcl-2、CD99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CK)-L、CK7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5%,SYT断裂探针检测结果阳性,肿瘤最大径0.7 cm,病理诊断为微小滑膜肉瘤,单相梭形细胞型。微小滑膜肉瘤较罕见,形态学需与多种良、恶性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检查,因其预后较好,治疗手段可相对保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肉瘤(LST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LST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病理分期以及手术外科切缘等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LSTS患者局部复发和发生全身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70例LSTS患者中,局部复发患者为15例,局部复发率为21.43%;发生全身转移的患者为22例,全身转移率为31.43%;初治、广泛切除肿瘤以及外科切缘阴性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低;LSTS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全身转移率随着FNCLCC分级和MST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而与LSTS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以及肿瘤深度无关(P﹥0.05)。结论LSTS患者应优先考虑广泛切除治疗,高分期、外科切缘阳性和二次治疗的LSTS患者术后应注意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肢体软组织肉瘤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骨肉瘤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122例骨肉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直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3.2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骨肉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 36例子宫癌肉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2月 ~2018年 3月,对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n=18),对照组患者对影响子宫癌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对影响子宫癌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对预后情况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 88.89%,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 55.56%( p<0.05),两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4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55.56%,研究证明,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放化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于影响子宫癌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具有相对明显的效果,能够找到更加准确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子宫癌肉瘤 临床病理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