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杨栋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的患者使用自动调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案,常规组的患者则是使用单水平固定压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睡眠结构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从睡眠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结构的相关指标占有更大的优势(p<0.05)。结论: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优先选择自动调节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

  • 标签: 自动调节;睡眠结构;睡眠质量
  • 简介: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楚雄675500 【摘要】目的:对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20例,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儿童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应用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认知功能受持续正压通气的影响程度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关资料,根据患者病情按照血氧饱和度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两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在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方面,重度患者比中度患者严重一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认知功能比治疗前都有所改善。结论:中重度患者治疗后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可能与持续正压通气使患者上阻塞有效改善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护理中采取针对护理对合并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行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的新生儿52位开展探讨,最初及最终时间分别选定于2020.1.7、2022.1.5。采取乱数表法将择取对象划分在对照、观察两个组别内,前组中(n=26,一般服务),后组(n=26,针对服务)。对本研究内新生儿护理及预后情况予以比照。结果:一般或针对服务开展下,观察组PCO2、P02水平与并发症情况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将针对干预施行于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护理中对并发症减少有重要意义,可改善其血气分析结果,应用科学性较强。

  • 标签: 新生儿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7月-2023年3月时间段内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选取88例纳入此次对象中,将电脑随机法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的主要方式,两组患者的平均例数均为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Sa02)、睡眠呼吸暂停最长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指标明显改善,P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1981年Sullivan首次在临床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迄今CPAP已成为OSAHS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对中重度患者和年老体弱、有严重冠心病、脑血管病、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固尔苏与罩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尔苏与罩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总结分析其护理方式。结果治疗和护理,46例患者中,治愈患者43例,即治疗后6h后,其皮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且皮肤颜色转红,呼吸窘迫症状改善显著。其采用固尔苏与罩式持续正压通气装置平均时间为(7.5±0.5)d;有2例患者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另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固尔苏与罩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显著,且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以及生存质量。

  • 标签: 固尔苏 鼻罩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03-2015.03期间在我院接受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8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运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英简REM)、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呼吸暂停次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纠正其呼吸紊乱症状,更适用于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嗜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MSL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正压通气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促进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收缩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商品名固尔苏)及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作用,并作对比。方法29例患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气管内给予固尔苏100mg/kg.dose、持续正压通气、或两者均用,或两者均未用者,比较四组的住院时间及治愈率。结果四组比较单用PS治疗早产儿NRDS的治愈率为85.7%,单用CPAP治疗治愈率为40%,两者均用治愈率为50%,两者均未用治愈率为26%。四组治疗方案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单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治疗效果最好。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效果次之。应大力推广早期、及时使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 标签: CPAP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管理流程。方法通过翻译和回译,确定中文版管理流程初稿。2018年1—4月,根据研究目的从苏州、无锡等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高校机构和医疗机构遴选专家12名,采用德尔菲法对初稿进行3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OSAHS患者CPAP治疗管理流程。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分别采用咨询问卷回收率(%)、专家权威系数、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协调系数、条目的重要性评分表示。结果3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1;第1轮、第2轮和第3轮各条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10,0~0.10和0~0.08;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56,0.170和0.167(χ2值分别为18.667、20.345和20.000;P<0.05);第1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均数为4.75~5.00,标准差为0~0.45,第2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均数为4.75~5.00,标准差为0~0.45,第3轮咨询各条目重要性均数为4.83~5.00,标准差为0~0.39。OSAHS患者CPAP治疗管理流程为期1个月,包括睡眠监测报告的充分解读、CPAP使用初始训练、试验治疗和购买设备、试验治疗总结4个部分。结论在ONE MONTH TRIAL基础上构建的OSAHS患者CPAP治疗管理流程,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均较高,能为临床医护人员规范管理OSAHS患者的CPAP治疗过程提供参考。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管理流程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血气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7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中、重度OSAHS成年患者5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30~65(47.24±10.28)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7.94±3.43)kg/m2;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7名,女13名,年龄29~69(51.28±10.58)岁,BMI为(26.98±2.70)kg/m2。监测病例组CPAP治疗前、治疗15 d后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气[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dioxide,PaCO2)、动脉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及CRP的变化。将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病例组治疗前pH值、PaO2、SaO2均低于对照组[7.34±0.03比7.37±0.04,(75.93±9.08)mmHg比(80.07±10.94)mmHg,(89.71±6.09)mmHg比(93.29±5.36)mmHg,1 mmHg=0.133 kPa,P值均<0.05];PaCO2、CRP均高于对照组[(43.02±8.43)mmHg比(39.26±8.20)mmHg,1.28[0.27,5.83]mg/L(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下同)比0.44[0.21,3.4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组CPAP治疗后pH值(7.36±0.04)、PaO2[(80.28±9.96)mmHg]、SaO2[(92.94±4.01)mmHg]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2[(39.46±8.36)mmHg]、CRP(0.44[0.21,3.40]mg/L)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气、CRP变化是评估OSAHS患者CPAP治疗前后病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疗法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患儿,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治疗中,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疗法的效果确切。

  • 标签: 新生儿疾病 低氧血症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CPAP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抗生素阶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同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氧合指标[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结果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呼吸困难等缓解时间[(3.44±0.92)、(3.31±0.61)、(1.91±0.55)d]少于对照组[(6.02±1.31)、(4.25±1.85)、(2.65±0.71)d],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OI、a/APO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EV1/FVC、PEF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PAP联合抗生素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可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氧合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

  • 标签: 肺炎 儿童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阶梯疗法 氧合指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正压给氧(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方法对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正压给氧。结果40例中30例治愈,改用CMV的6例,自动出院4例,治愈率75%。结论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正压给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是基层医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给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MV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儿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MV相比较,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的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常频机械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