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运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经持续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而后对比两组PaO2、PaCO2、呼吸以及心率情况,上述数据间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肺炎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0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8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临床各项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36.66±4.44)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98.71±10.54)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1.44±3.05)mmHg、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54±0.21)天、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4.44±1.22)天;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早期的治疗效果,并且观察和与研究其临床预后,为临床治疗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抽取在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处于呼吸衰竭早期,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照组接受常规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发绀、湿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并发症等结果。结果对照组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发绀消失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通气1h与12h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通气1h与12h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通气1h与12h血氧分压均低于观察组。结论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提高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并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分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新生儿重型肺炎患者中应用持续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新生儿肺炎患者 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并使用头罩吸氧,观察组采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PaO2和 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重型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观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将4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罩吸氧治疗,研究组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的PaO2、呼吸频率、pH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H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患儿效果满意。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合并I型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面罩给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后两组呼吸,紫绀,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并比较了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还需要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血气分析的动态结果。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5),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鼻塞式CPAP疗效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肺循环,血液循环,以及各种不良症状,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鼻塞式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实行头罩呼吸器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肺部出血,颅内出血,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中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 60 例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 3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 PH 值为( 7.35 ±0.12 ), PaO 2 为( 67.28 ±8.83 ) mmHg , PaCO 2 为( 56.07 ±15.62 ) mmHg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给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MV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儿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MV相比较,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的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常频机械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固体光气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11例性固体光气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双相正压通气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对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及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稳定且趋于好转;使用BiPAP通气治疗5~7d后待呼吸系统症状全部消失并停止BiPAP;治疗10~21d后,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完全恢复正常,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正常,给予出院。结论对于双相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急性固体光气中毒的患者实施护理时,通过心理干预、呼吸机使用以及并发症护理等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鉴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急性固体光气中毒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确诊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79例,随机分2组,35例常规予以吸氧、利尿、强心及扩血管等治疗纳入对照组;44例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纳入观察组。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PaO2、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2.86%,组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气肿治疗可有效促进低氧血症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NCPAP)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ARF)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ARF患儿,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PS治疗,观察组基于此,配合NCPAP,对照组配合常规机械通气(CMV),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口喂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RF患儿,采用NCPAP配合PS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缺氧情况,效果好,病发症少,可加速康复。

  • 标签: 新生儿 急性呼吸衰竭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正压通气(NCPAP)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实验组患儿接受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儿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