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应激障碍小鼠血清炎性因子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将5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巴甫洛夫条件性恐惧建立创伤应激障碍(PTSD)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与行为学指标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1.39±0.15)、(3.77±0.20) pg/ml ]明显低于实验组海马组织[(7.01±0.53)、(10.49±1.4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9、4.918,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运动总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分别为(312.41±22.90) m、(16.33±6.19) s明显高于实验组(263.19±15.37) m、(6.98±2.47)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2,P<0.05;t=5.109,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开环时间比例[(37.21±8.12)%]明显高于实验组小鼠[(18.48±6.29)%],而对照组小鼠闭环时间比例[(62.79±9.14)%]明显低于实验组小鼠[(81.52±7.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4,P<0.05;t=3.894,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25.28±7.09) s]明显高于实验组[(16.32±6.01)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3,P<0.05)。PTSD小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与闭环时间比例呈正相关(r=0.385、0.297,P<0.05),而与运动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开环时间比例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等指标呈负相关(r=-0.269、-4.590、-0.418、-0.501、-0.381、-4.023、-0.463、-0.428,P<0.05)。结论PTSD小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和焦虑程度明显增加,而自主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伤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创伤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负性心理均较为严重(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创伤应激障碍患者的负性心理,保障患者满意度提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知信行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创伤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烧伤科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知信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APS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前CAPS评分为60.61±4.40,护理CAPS评分为40.05±1.76,护理前SAS评分为60.06±3.19,护理SAS评分为37.76±1.65,护理前SDS评分为62.23±3.41,护理SDS评分为38.80±1.70。实验组患者护理CAP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知信行护理干预在烧伤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实现患者创伤应急障碍的有效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知信行护理干预 烧伤科住院患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主要全身麻醉药物丙泊酚、七氟烷对急诊外伤患者术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在全麻下接受急诊手术的外伤患者,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丙泊酚和七氟烷维持麻醉,采集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数据。术后1个月使用PCL-5量表评估两种患者PTSD发生率差异,分别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受伤时间和PCL-5量表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PTSD发生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丙泊酚组患者PTSD发生率显著高于七氟烷组(24% vs 10.8%, P=0.034),丙泊酚组麻醉前受伤时间与PCL-5量表评分程负相关(r=0.229, P<0.01),而七氟烷组麻醉前受伤时间与PCL-5量表评分无相关性(r=0.001, P=0.80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丙泊酚的使用是PTSD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4)。结论在外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选择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相比丙泊酚麻醉对减少术后PTSD发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外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丙泊酚 七氟烷 急诊手术
  • 简介:本研究采用创伤暴露程度问卷、儿童创伤应激障碍症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儿童行为问题核查表对汶川地震30个月后84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汶川地震后小学生的创伤应激障碍(PTSD)、积极认知与睡眠问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TSD对睡眠问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积极认知对睡眠问题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发现,积极认知调节着PTSD及其回避性症状对睡眠问题的影响,具体表现为PTSD及其回避性症状对睡眠问题的预测作用随着积极认知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积极认知分别在PTSD的闯入性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与睡眠问题的关系之间不起调节作用。

  • 标签: 创伤暴露程度 PTSD 积极认知 睡眠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在烧伤科住院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创伤应激障碍、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并列举数据进行对比,以此判定方案的实施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的106例烧伤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计数统计患者干预前后应激障碍(CAPS)、不良心理情绪评分(SAS、SDS),引用相关统计软件计算平均值与占比率,将其组间记录数据做对比。结果 经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组护理效果突出且可行性显高,该组患者应激障碍、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均有明显缓解,相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临床针对烧伤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可极大程度上缓解患者应激障碍、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疗工作,这对整体治疗的有效性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且对患者的预后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故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知信行护理干预 烧伤科 住院 创伤后 应激障碍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资料分析和材料对比,明确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预防成人心脏术后创伤应激障碍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对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体外循环手术患者80例设置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每一组别患者术后应激障碍的程度进行分析,获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预防成人心脏术后创伤应激障碍应用的数据,以数据对比窥见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心脏病患者术后阶段应用的重要作用。结果: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的干预组患者明显PTSD症状阳性发生率较低,PCL-C分值低于一般组别内的患者分值。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预防成人心脏术后创伤应激反应障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创伤反应应激障碍的概率,提高患者术后心理的稳定性,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成人心脏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创伤应激障碍创伤成长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103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给予认知-存在团体干预,时间为2个月。观察两组健康知晓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对比护理前后疾病感知(BIPQ)、创伤应激障碍(PTSD-SS)、创伤成长(PTGI)、功能恢复情况(NFD、FMA、ADL)。结果①观察组健康知晓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个人控制、对症状识别、治疗控制、情感陈述各维度BIP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干预后观察组对创伤事件的反复重现体验、主观评定、警觉性增高、社会功能、回避症状各维度PT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干预后观察组与他人关系、新的可能性、精神改变、个人力量及欣赏生活各维度PTG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干预后观察组NFD评分低于对照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⑥观察组专业技能、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工作效率等维度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认知-存在团体干预能增强患者疾病认知度,提高对疾病感知能力,通过减轻创伤应激障碍,进一步改善创伤成长水平,利于促进术后功能康复。

  • 标签: 认知-存在团体干预 重症颅脑损伤 疾病感知能力 创伤应激障碍 创伤后成长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新冠疫情相关的创伤应激障碍患者睡眠时相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0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接收的创伤应激障碍(PTSD)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模式,治疗组行电针模式,对比两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治疗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治疗组患者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S)、慢波睡眠浅睡眠(SWS1)和慢波睡眠深睡期(SWS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应用于创伤应激障碍(PTSD),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时相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电针 新冠疫情 创伤后应激障碍 睡眠时相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妇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制订早期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于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产后检查门诊就诊的2 584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围生期创伤应激障碍问卷(PPQ-C)对其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 584份,回收有效问卷2 552份,有效回收率为98.76%。结果2 552名产妇中,创伤应激障碍的阳性检出率为5.8%(148/2 552)。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上海户籍(OR=2.066)、孕期睡眠质量感觉一般(OR=1.913)、孕期睡眠质量感觉不满意(OR=10.946)、非计划内怀孕(OR=1.568)、初产妇(OR=1.800)、新生儿娩出5 min Apgar评分为0~7分(OR=5.994)、孕期诊断为胎儿生长发育迟缓(OR=3.631)是产妇发生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妇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可针对其影响因素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产后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一延长刺激+足部电击法制作的创伤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椎体神经元树突、MEF2A的变化及其潜在功能。方法C57BL/6N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单一延长刺激+足部电击法制作PTSD模型,对照组小鼠在造模过程中断食断水,无其他应激处理。造模14 d取2组小鼠各10只,采用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高尔基染色检测小鼠mPFC神经元形态、树突总长度及树突棘密度。造模1 d、4 d、7 d、14 d每组取5只小鼠,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mPFC中Arc及SynGAP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小鼠mPFC中肌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P38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进入中央区域的次数、运动总距离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进入开臂区域的次数、在开臂区域的时间占比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mPFC中神经元的树突总长度较短、树突棘密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造模1 d、4 d、7 d、14 d模型组小鼠mPFC中SynGAP、Arc mRNA,磷酸化MEF2A、P38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4 d及7 d模型组小鼠mPFC中SynGAP、Arc mRNA高于造模1 d、14 d,,造模4 d及14 d模型组小鼠mPFC中磷酸化MEF2A蛋白的表达高于造模1 d、7 d,造模7 d及14 d模型组小鼠mPFC中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高于造模1 d、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SD小鼠模型中,MEF2A的转录激活参与了mPFC椎体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的减少。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内侧前额叶皮质 肌细胞增强因子2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对青少年家庭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干预价值。方法:将60例家庭PTSD青少年随机分为UC组(30例,常规干预)与SFBT组(30例,常规干预辅以SFBT治疗),进行干预效果观察。结果:SFBT组ETI-KJ评分、RSES评分、MHT评分、BRUMS评分均低于UC组(P<0.05),临床干预疗效高于(P<0.05)。结论:SFBT干预价值较高,利于患者PTSD程度减轻,情绪与心境改善,临床疗效提升。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独伴慢性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脑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改变及其与PTSD症状的关系。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共纳入19例伴慢性PTSD失独者(伴PTSD组)、28例不伴PTSD失独者(不伴PTSD组)及2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3组年龄、性别比例及受教育年限匹配。所有受试者均接受3.0T 磁共振成像扫描,应用DSM-Ⅳ PTSD 诊断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评估失独者PTSD诊断及症状严重程度。基于体素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logy, VBM)分析受试者灰质体积,并进一步将伴PTSD组与不伴PTSD组中灰质体积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基于种子点做全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和双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灰质体积及功能连接性的差异,并进行AlphaSim校正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伴PTSD患者脑区灰质体积及功能连接值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不伴PTSD组比较,伴PTSD组左侧额上回、右侧楔前叶灰质体积减小,左侧梭状回灰质体积增大;与对照组相比,不伴PTSD组右侧海马、右侧中央沟盖及右侧楔前叶灰质体积增大。基于种子点全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与不伴PTSD组比较,伴PTSD组右侧角回、右侧岛叶功能连接增强,相应功能连接值与CAPS评分均呈正相关;双侧眶额回、左侧小脑、左侧海马功能连接降低,相应功能连接值与CAP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伴PTSD组左侧梭状回灰质体积增大与回避/麻木症状评分呈显著相关(r=-0.555,P=0.014),与失独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457,P=0.049)。结论失独伴慢性PTSD患者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及其功能连接异常,其中前额叶-内侧颞叶环路功能连接减弱及恐惧网络重要结点脑区异常激活可能导致PTSD发生,而与视觉信息处理相关的脑区结构代偿性改变可能是缓解PTSD症状重要因素,且与PTSD的持续时间相关。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磁共振成像 失独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灰质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围生期抑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园艺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创伤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产妇抑郁症状、产妇产后创伤应激障碍水平、产妇医学应对方式。结果2组干预前PDSS、PCL-C、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内疚/羞耻、自杀的想法因子得分和PDSS总分分别为(8.95 ± 1.37)、(9.53 ± 1.57)、(10.02 ± 0.79)、(7.78 ± 1.43)、(9.36 ± 1.81)、(7.14 ± 1.56)、(61.86 ± 3.78)分,低于对照组的(10.11 ± 1.45)、(10.96 ± 2.41)、(10.81 ± 1.43)、(8.61 ± 1.67)、(10.35 ± 1.64)、(7.84 ± 1.72)、(67.93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20~7.239,P<0.05);试验组干预后警觉性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反复重现反应得分及PCL-C总分分别为(7.12 ± 0.81)、(9.12 ± 1.61)、(5.42 ± 1.09)、(21.66 ± 2.03)分,低于对照组的(7.93 ± 1.32)、(9.81 ± 2.07)、(6.16 ± 1.35)、(23.89 ± 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01~5.463,P<0.05);试验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得分分别为(10.78 ± 2.14)、(9.81 ± 2.7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 ± 2.78)、(10.86 ± 2.66)分,面对得分为(17.39 ± 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95 ± 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13、2.971、2.085,P<0.05)。结论园艺疗法可缓解围生期抑郁产妇的抑郁水平,降低其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提高其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 标签: 园艺疗法 围生期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增强创伤应激障碍(PTSD)大鼠恐惧记忆效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20只,体重300~400 g,12~16周龄,行条件性恐惧记忆训练,建立PTSD模型。取12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20):对照组(C组)、PTSD组、丙泊酚组(P1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组(P1+DEX10组、P1+DEX20组和P1+DEX40组)。C组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训练时仅播放声音,不予以电击;训练结束,PTSD组腹腔注射芝麻油1 ml/kg,P1组腹腔注射丙泊酚1 ml/kg,P1+DEX10组、P1+DEX20组和P1+DEX40组分别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10、20及40 μg/kg。给药结束后行条件性恐惧记忆检测,记录大鼠90 s内僵立行为时间,计算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记录给药期间SpO2<90%的发生情况。取SD大鼠10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丙泊酚组(P2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时机组(P2+DEXT0组、P2+DEXT30组、P2+DEXT60组和P2+DEXT90组)。条件性恐惧记忆训练结束,5组均腹腔注射丙泊酚1 ml/kg,P2+DEXT0、P2+DEXT30、P2+DEXT60和P2+DEXT90组分别于丙泊酚给药即刻、30、60和90 min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0 μg/kg。给药结束后行条件性恐惧记忆检测,记录大鼠90 s内僵立行为时间,计算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结果给药期间仅P1+DEX40组有6只大鼠发生SpO2<90%。与C组比较,PTSD组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增加(P<0.05);与PTSD组比较,P组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增加(P<0.05);与P1组比较,P1+DEX20组和P1+DEX40组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P1+DEX10组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2组比较,P2+DEXT0和P2+DEXT30组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P2+DEXT60和P2+DEXT90组僵立行为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丙泊酚增强PTSD大鼠恐惧记忆的效应,中等剂量(20 μg/kg)早期给药(给予丙泊酚30 min内)的效果最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二异丙酚 应激障碍,创伤后 恐惧 记忆巩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龟鹿二仙胶(Guilu Erxian Jiao,GEJ)对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负反馈功能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的方法制备PTSD大鼠模型。9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SPS)、龟鹿二仙胶组(GEJ)和帕罗西汀组(paroxetine,PRX),每组2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进行造模。造模第8天开始,龟鹿二仙胶组(3.6 g/kg)和帕罗西汀组(10 mg/ kg)大鼠分别灌胃给药,连续21 d;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则给予等量纯水灌胃,1次/d。连续灌胃21 d,每组随机选取12只大鼠用于地塞米松抑制实验(dexamethasone suppression test,DST),6只大鼠用于RT-PCR实验,6只大鼠用于免疫组化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和杏仁核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Ⅰ型受体(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1 receptor,CRF1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Ⅱ型受体(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2 receptor,CRF2R)的表达。结果(1)在DST中,模型组血浆ACTH含量较正常组明显下降[(145.89±19.41)μg/L,(203.59±35.78)μg/L,t=3.16,P<0.01];帕罗西汀组和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升高[(218.47±37.55)μg/L,t=3.98,P<0.01;(205.33±66.54)μg/L,t=3.26,P<0.01]。(2)在RT-PCR实验中,模型组海马GR mRNA、MR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1.29±0.02),(1.00±0.06); t=6.88,P<0.01; (1.38±0.02),(1.00±0.05),t=7.97,P<0.01];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下降[(0.96±0.07),t=7.87,P<0.01; (0.86±0.13),t=11.03,P<0.01]。(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GR、MR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84.33±12.82),(69.33±8.19),t=2.50,P<0.05; (77.33±6.65),(56.33±11.79),t=2.25,P<0.05];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下降[(68.33±4.55),t=2.67,P<0.05; (59.50±4.18 ),t=2.25,P<0.05]。杏仁核中,模型组GR、MR和CRF1R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62.67±6.89),(77.17±10.70),t=3.10,P<0.05; (60.50±11.66),(91.83±15.63),t=3.43,P<0.05;(54.50±19.96),(88.17±22.43),t=2.31,P<0.05],龟鹿二仙胶组较模型组则显著上升[(74.33±5.85),t=2.11,P<0.05; (83.67±12.55 ),t=2.53,P<0.05; (88.67±16.28),t=2.35,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能抑制SPS引起的HPA轴负反馈功能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和龟鹿二仙胶调节海马和杏仁核中GR、MR和CRF1R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龟鹿二仙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糖皮质激素受体 盐皮质激素受体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围生期抑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园艺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创伤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产妇抑郁症状、产妇产后创伤应激障碍水平、产妇医学应对方式。结果2组干预前PDSS、PCL-C、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内疚/羞耻、自杀的想法因子得分和PDSS总分分别为(8.95 ± 1.37)、(9.53 ± 1.57)、(10.02 ± 0.79)、(7.78 ± 1.43)、(9.36 ± 1.81)、(7.14 ± 1.56)、(61.86 ± 3.78)分,低于对照组的(10.11 ± 1.45)、(10.96 ± 2.41)、(10.81 ± 1.43)、(8.61 ± 1.67)、(10.35 ± 1.64)、(7.84 ± 1.72)、(67.93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20~7.239,P<0.05);试验组干预后警觉性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反复重现反应得分及PCL-C总分分别为(7.12 ± 0.81)、(9.12 ± 1.61)、(5.42 ± 1.09)、(21.66 ± 2.03)分,低于对照组的(7.93 ± 1.32)、(9.81 ± 2.07)、(6.16 ± 1.35)、(23.89 ± 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01~5.463,P<0.05);试验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得分分别为(10.78 ± 2.14)、(9.81 ± 2.7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 ± 2.78)、(10.86 ± 2.66)分,面对得分为(17.39 ± 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95 ± 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13、2.971、2.085,P<0.05)。结论园艺疗法可缓解围生期抑郁产妇的抑郁水平,降低其产后创伤应激障碍症状,提高其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 标签: 园艺疗法 围生期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在“5.12”汶川地震后18个月时,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创伤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对都江堰地区1439名经历地震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感恩、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创伤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感恩、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均与PTSD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8,-0.17和-0.24;(2)感恩不仅直接影响PTSD症状,而且还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PTSD症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2%。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感恩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支持对新确证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PLWHA)抑郁合并创伤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艾滋病治疗门诊就诊的新确证PLWHA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及确证前HIV高危行为史,社会支持、抑郁和PTSD情况。抑郁合并PTSD的患者为P+D组,无抑郁无PTSD的患者为N组,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变量之间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合并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320例PLWHA中,抑郁合并PTSD的患者(P+D组)72例(22.50%),无抑郁无PTSD的患者(N组)161例(50.31%),两组的性别(χ2=9.84)、感染途径(χ2=11.16)、是否使用过毒品(χ2=30.00)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支持总分[(30.64±10.90)分,(25.51±8.55)分]、客观社会支持[(7.20±3.08)分,(5.76±2.24)分]、主观社会支持[(16.70±6.87)分,(14.04±5.61)分]、社会支持利用度[(6.74±2.59)分,(5.71±2.60)分]的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3.57,2.88,2.81,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β=-1.48,OR= 0.23, 95%CI=0.09~0.61)是PLWHA抑郁合并PTSD的保护因素,低水平社会支持(β=1.40,OR=4.05,95%CI=1.36~12.10)是PLWHA抑郁合并PTSD的危险因素。结论PLWHA人群抑郁合并PTSD的患病率较高,应当注重性别和社会支持对PLWHA抑郁合并PTSD的影响。

  • 标签: HIV感染者/AIDS患者 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