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思想有诸多相近的表述和提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表达了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思想和观念。深入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对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毛泽东思想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列斐伏尔的核心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概念,但前后期有明显区别.本文概括了这种前后观点的转变.总体来说,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而他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会学化),也相对悲观了一些: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被引导的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 标签: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什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一书,试图对马克思理论作出人道主义解读。马尔库什在该书中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的解读具有三个维度:一是以劳动为切入点,说明人是普遍的自然存在;二是通过对社会性和意识以及体现在其中的普遍性的探讨,说明人是社会的、有意识的存在;三是指出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以及人的本质只有在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中才能不断实现。

  • 标签: 马克思主义者 人的本质 解读 概念 马克思理论 60年代
  • 简介:在康德的美学与实践哲学中,“崇高”概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本文将指出,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考察,“崇高”概念却因其自身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而导致诸多理解上的困难,主要是,崇高感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而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的是:作为道德情感的“敬重”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或者说,道德行为者应该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本文首先通过考察美与崇高的关系,指出二者对于道德情感具有同等的促进作用;其次,针对崇高感与道德情感的复杂关系,指出必须认识到二者的本质性区别;第三,就其道德动机与情感体验而言,综合康德不同时期的观点,本文认为,“道德平静”才是康德伦理学中道德主体最应该具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愉悦”,而且,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也为崇高感所蕴涵。

  • 标签: 敬重 崇高 愉悦
  • 简介:东亚传统"天下"观的视角实质乃是俯视,展现为"天圆地方"、"天地平行"的世界图景并内蕴天、地、人三才以及人应抚育万物的核心价值观。在汉传佛教里,"世界"却代表一种大圆立体、时空融合的多元多重的形上宇宙结构,其世界图景乃是作为莲花形、以几何级数增长而构建的诸多"大千世界",并无固定的视角和绝对的中心。汉传佛教"世界"概念所内蕴的多元多重文化观,给近代东亚语境里急剧的世界图景之变更提供了核心理论资源。在近代传教士将其与"world"等词对译的实践里,它最终成为摧毁东亚古典天下观的一柄利器。更多还原

  • 标签: 世界 普天之下 世界图景
  • 简介: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基于总体性概念的认识所构造的理论框架,分析和批判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及探索人类解放的潜能,其核心分别是资本结构与本能结构,讨论了理性与经济生活之问的关系,提出迥然不同的人类解放道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关于总体性概念的对话表明,重新确立人类解放理论在新世界秩序中的位置,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马尔库塞 总体性 人类解放
  • 简介:试想如果给你一包植物的种子,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种子最快最好地萌发?给种子最大的光照、最充足的水分……我们一定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给种子最好的呵护。可是喜阴的种子怎么办?耐旱的呢?仔细研究起来,每一粒种子都有最适合它的培养模式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不能一概而论。

  • 标签: 生涯教育 意义 梦想
  • 简介:体现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式人道主义思路,本质上是一种类与个体二分的古典自由主义思路,它没有看到由劳动和财富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观意义。而体现在《神圣家族》中的现实人道主义思路,则开启了从人的行动或实践的发生学角度来阐释人类发展的新思路,它是充分吸收法国大革命之历史观意义后的结果。尽管由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滞后,马克思此时的这种思路还无法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路相媲美,但必须肯定的是,它所开启的基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生学视角,不仅使基于类本质的异化式思路成为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过去了的事件,而且它本身对于马克思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路也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这种新思路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 标签: 青年马克思 现实人道主义 异化 发生学
  • 简介:情境因素会影响人们的说谎行为。本文基于自我概念维持理论的视角,从个体内部状态(自我控制资源、宗教表征/道德观念启动)和外部因素(金钱奖励、人际因素)两方面介绍情境因素对说谎行为的影响,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自我觉察水平这一情境因素以及情境因素影响说谎行为的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

  • 标签: 说谎行为 情境因素 自我概念维持理论
  • 简介:鸠摩罗什译《维摩诘经》中直心、深心和菩提心等概念,主要出现在关于净土和道场的论述中。就含义来看,它们都表示实现或成就果德之诸行。就次序来看,它们或并列,或有其次第顺序。其内容和顺序在不同译本间有一定的差别。各注释在诠解三心在净土与道场中的修行意义时,既说明了其次序关系,也有极鲜明的自宗特色,如慧远将此地与地论思想的对应,智顗约教释、观心释的解经方法以及依圆教义的分析等。此外,吉藏对慧远注疏的吸收也值得注意。

  • 标签: 维摩诘经 直心 深心 菩提心
  • 简介:本研究在四个实验中通过应用句子启动范式来考察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匹配抑制与匹配易化。实验1中,被试先阅读一个含有垂直空间信息的句子,然后立即对随后出现的一个词进行道德词或者不道德词的分类判断。实验2和实验3分别要求被试关注句子中空间信息的终止位置或起始位置。实验4设置了延迟反应,要求被试在句子消失4秒后再进行词汇分类判断。结果显示,前三个实验都出现了明显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的非绑定性的匹配抑制,即"下-道德"或者"上-不道德",而在实验4中出现了隐喻的非绑定性的匹配易化,即"下-不道德"。这一结果证实空间信息句子的加工确实能够激活道德隐喻。但是由于句子加工时间较长,如果空间信息与道德概念占用相同的资源,就会导致道德空间隐喻的匹配抑制。如果有足够时间加工句子中的空间信息,就能够启动随后的道德概念加工,出现匹配易化。可见,资源的竞争与激活是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出现匹配抑制和匹配易化的关键。

  • 标签: 道德隐喻 句子启动范式 匹配抑制 匹配易化
  • 简介:20余年来,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问题”“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等主要概念不断得到诠释,研究者在强调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重要性的同时,亦意识到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存在局限性。当前对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方法单一、跟风式、标签化的问题,个别关键领域尚存研究空白,亟须拓宽和深化。

  • 标签: 问题意识 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在1907年的“事物讲座”中,胡塞尔第一次较大篇幅地使用和分析动感概念。经过现象学还原,事物感知分析呈现一个根本性难题,即如何由诸侧面的显现序列构造意识显现相关项上的空间性显现流形,胡塞尔引入动感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从胡塞尔考察事物感知问题的思路历程,以及从其思想逻辑上探明动感与感知的透视性的根本性关联,成为探察胡塞尔整个意识现象学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围绕胡塞尔通过动感所要解决感知现象学中的空间性构造难题来阐明感知的透视性与动感的关联,借此表明动感的现象学意涵,分析动感概念的提出对于胡塞尔感知现象学的重要意义。

  • 标签: 透视性 事物感知 空间构造 动感
  • 简介:组织认同起源于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身份"与"认同"为出发点阐述了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及其多重性与动态性,结合组织认同的多重性以及动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组织认同的产生、整合机制以及变异模型。最后,笔者对组织认同研究的不足之处、组织认同与其它理论的关联、本土化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及展望。

  • 标签: 组织认同 组织身份 多重性
  • 简介: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概念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本文从四个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激发他们认识自我的动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引导学生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肯定)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课堂促进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 标签: 自我概念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自我效能感
  • 简介:在理性陷于危机的当代,重读康德的著作是走出迷茫的一条“林中路”。康德的批判理性强调人的道德进步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克服了启蒙理性只重视知识的片面性与独断性;康德的实践理性规范了“目的王国”中的主体间性的关系,把主体性推进到主体间性,从而为当代交往理论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架设了通往后现代的桥梁。

  • 标签: 德国 古典哲学 康德 理性 交往理论 批判理性
  • 简介:人类这一善于发明的食肉动物类型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斯宾格勒认为,人类是因手的诞生而成为人的。在能够自由运动的生命世界中,手是一种举世无双的武器。捕食动物的眼睛(它们“以理论的方式”对待世界)被添加到人类的手上了,后者以实践的方式掌控世界。人类不仅仅挑选武器,而且制造武器。这就是构成人类免于种属强制的自由的东西,这是一种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历史中唯一的现象。伴随着每一个新的创造物,人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越来越成为大自然的敌人。随着“言语”和“规划”这一对范畴从人类的“手”和“工具”中脱颖而出,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在人类的世界和宇宙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

  • 标签: 斯宾格勒 人类起源 言语 规划
  • 简介:鲍德里亚的objet概念是贯穿鲍德里亚一生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在其早期和晚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们很难用一个固定的中文词来翻译这个词。因此,在面对鲍德里亚的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这个概念进行仔细地辨析。可以看到,鲍德里亚的objet既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承袭而来的相对于主体(subjet)的对象一物的概念,也是他自己提出的符号一物的概念,更为基础的是,所有这些对objet的描述都是基于价值的架构,即价值一物。而这种价值一物会在不稳定、不对称的象征交换中走向临界点,最终变成纯粹的objets的体系。

  • 标签: 鲍德里亚 OBJET 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