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接骨膏外敷治疗单纯肋骨骨折的护理疗效。方法60例单纯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接骨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第1天比较,治疗第3、7、14天,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皮肤红疹、瘙痒,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红疹、瘙痒,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坚持完成了整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制剂接骨膏,外敷于骨折处,能起到抗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安全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接骨膏 单纯性肋骨骨折 外敷
  • 简介:目的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79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中有75例患者,给予其呼吸阶梯治疗,另外的74例患者为比照组,给予其传统呼吸支持方法治疗,比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中的总满意例数为72例,总满意度为96.00%;比照组中的总满意例数为54例,总满意度为72.97例,即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比照组的满意度,同时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治疗之后,研究组中患者的呼吸稳定平均时间(39.87±5.49)min,呼吸复苏成功率则达到了80.00%(60/75)。而比照组患者的呼吸稳定平均时间(60.37±4.99)min,呼吸复苏成功率67.57%(50/74)。组间数据进行对比之后,呈现临床不均衡且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而言,应用急诊呼吸阶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并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危重症 急诊呼吸阶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患有自身免疫肝病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空腹静脉血的抗体、生化等指标与同时期前来进行健康检查人群进行对比,并进行熊去氧胆酸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结果在患有自身免疫肝病的老年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多于男性;PBC的诊断准确率最高。经治疗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1.2方法1.2.1检测方法选取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部静脉血。待抽取后立即进行抗凝处理,再利用离心机将血液进行分离。在分离结束后,将血样放置于-20℃的冰箱进行保存,便于之后的检测。严格按照免疫荧光法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对血液中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以及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2。此外,在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参与下,对患者的肝组织进行穿刺取样,将取出的组织样本放置于浓度为10%的中性甲醛中进行固定,再将固定好的肝组织用石蜡包埋并染色,将其转至病理室进行病理分析与检测。根据血样与肝组织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1.2.2治疗方法老年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每日服用医院统一煎制化浊解毒的中药,早晚两次,每次150ml。在起始时,泼尼松的用量为30mg/d,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递减并逐渐稳定于每天10mg。此外,口服熊去氧胆酸的用量标准为每kg10mg/d,一日两次。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转氨酶等酶的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1.4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测定,计量数据以t测定,均值±标准差表示,P

  • 标签:
  • 简介: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简称DID中国论坛)将于2019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第七届INRUD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全体会议将同期召开。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临床安全用药 药源性疾病 会议 论坛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本文报道了1例62岁男性伴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autoimmuneantibodies,IAA)阳性难治糖尿病的诊治。结合患者临床治疗过程及相关文献,临床药师考虑不排除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的可能;通过分析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的抗原性、有效、药代动力学等特点,临床药师提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取代门冬胰岛素,同时加用西格列汀的治疗方案,最终患者血糖控制可出院。

  • 标签: 胰岛素自身抗体 西格列汀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研究阶段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采取药物抗毒与降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阶段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临床干预效果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疾病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2%,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阶段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阶段性护理 小儿 高热惊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细菌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效果。方法在进行本次研究调查之前,我院要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确定所有患者均为儿童细菌腹泻,在此基础上,我院选取了68名在我院进行医治的儿童细菌腹泻患者进行研究,这68名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在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之间,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观察分析患者的检验效果以及病原菌药敏检验结果。结果经过研究调查,发现采用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而且在病原菌药敏检验结果方面表明,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治疗腹泻的药物都有着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儿童细菌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儿童细菌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 检验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针对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参照组(基础护理)和干预组(针对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且患儿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参照组短,数据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医治期间应用针对护理,患儿体温、血常规恢复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7月门诊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将对照组患者作为未溶血标本,观察组患者作为溶血标本,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的γ-谷氨酰转氨酶(GGT)、胆红素(DB)、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到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在临床检验过程中采取方法避免溶血标本有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验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出现这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方式。方法选择10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100例未出现胎膜早破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难产发生率及产妇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71例,剖宫产25例,使用产钳助产4例,难产发生率为29%;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86例,剖宫产13例,使用产钳助产1例,难产发生率为14%。实验组产妇难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产妇感染15例、产妇感染发生率为15%,发生新生儿感染32例、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32%,发生新生儿窒息26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6%;对照组发生产妇感染3例、产妇感染发生率为3%,发生新生儿感染1例、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1%,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实验组产妇感染发生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产妇难产存在着很大的相关,胎膜早破会增加产妇难产、产妇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生产风险。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相关性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及相应措施。方法将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对其特殊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28例(70.00%)患者逐步转变为维持血透;4例(10.00%)患者家属放弃治疗;6例(15.00%)患者因心血管并发症死亡,2例(5.00%)因极度衰竭死亡。结论临床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特殊性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6个月龄内怖炎患儿的怖炎支原体(MP)、怖炎衣原体(CP)、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住院治疗的6个月龄内社区获得怖炎婴儿689例,入院行胸片/CT检查,采用凝集法进行肺炎支原体(MP)、怖炎衣原体(CP)IgM抗体检测;检测外周血实验室指标;吸取痰标本做细菌培养,用PCR法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进行核酸检测。结果6月龄内怖炎婴儿MP/CP/CT/UU阳性检出213例(30.9%),阳性确诊116例(16.8%),MP、CP、CT、UU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2%、10.3%、4.9%、6.5%,确诊率分别为7.8%、3.2%、4.9%、6.5%,阳性检出率整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18,P0.003)。1-3个月龄怖炎患儿MP/CP/CT/UU阳性检出和确诊率较高(61.5%,60.4%),女婴阳性检出和确诊率明显大于男婴(χ^2=5.840,5.760;P=0.012,0.016)。61.2%的阳性确诊婴儿的胸片/CT表现为斑片状阴影,67.2%出现怖部湿哕音,69.8%出现血小板异常升高。结论MP、CP、CT、UU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怖炎的常见病原体,早期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

  • 标签: 婴儿 肺炎 支原体 衣原体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慢性萎缩胃炎患者联合应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慢性萎缩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联合应用克拉霉素与果胶铋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5/47);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9%(38/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3.9±0.2)d,胃黏膜愈合时间为(9.0±1.3)d,疾病复发率为2.1%(1/47);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为(6.3±0.8)d,胃黏膜愈合时间为(13.2±2.9)d,疾病复发率为17.0%(8/47)。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胃黏膜愈合时间及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症状,缩短胃黏膜愈合的时间,值得重视。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阿莫西林 果胶铋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现有抗乙肝病毒(HBV)的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不能实现完全治愈。维沙莫德(GS-9620)是由美国吉利德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剂,其可通过激活TLR7识别入侵的病毒,触发先天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同时触发适应免疫反应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虽然其Ⅱ期临床研究未达到预期,但GS-9620与现有抗病毒药物相结合,可能给现有治疗方案带来全新的变革。同时,GS-9620在抗HIV-1的临床前实验中表现良好,2项HIV-1相关的临床试验现已被开展。笔者就GS-9620的基本信息、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情况作一概述。

  • 标签: GS-9620 TLR7激动剂 HBV
  • 简介:目的观察变态反应鼻炎应用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8例变态反应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分别给予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相关免疫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免疫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关免疫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耳鼻喉综合治疗仪治疗变态反应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变态反应性鼻炎 耳鼻喉综合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通过我院从2017年1月~2018年8月行PICC置管106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06例PICC置管患者在留置期间发生导管相关静脉血栓2例,因发现早、处理早,最终导管通畅,顺利留置至治疗结束结论针对导管相关的静脉血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是留置PICC导管的关键。

  • 标签: 导管 血栓 预防及护理
  • 简介:近年来,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日趋年轻化,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手段从根本上去阻止和治疗,而反观中医药传统疗法却均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因此,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中西医学相关文献,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生理解剖入手,对其疗法的机制和优劣进行阐述,并对其临床运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中医疗法 膝骨关节炎 中医证候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1月内科急诊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内科急诊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