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社会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也在加强。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学校汇集了大量的学生,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社会和家庭极为关注的问题。如今在学校的食品安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加强管理,才能提高学校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食品,保证学生的健康。本文根据当前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学校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某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原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防控此类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某学校细菌性痢疾患者63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班无症状学生63例为对照组,分析细菌性痢疾爆发原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经分析发现,观察组喝生水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触病人、洗手、洗餐具、吃零食及在食堂用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测学校二次供水的水池水、寝室管网末梢水、食堂管网末梢水及教师家属楼管网水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耐热大肠菌群均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且在蓄水池水样中检出宋内志贺菌。结论饮用被污染的水池水是该学校细菌性痢疾爆发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改善生活饮用水供水条件是避免细菌性痢疾再次爆发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学生 爆发原因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孕妇学校干预方式对于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正常妊娠孕妇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的门诊咨询及孕期检查,观察组孕妇在该干预基础上参加孕妇学校的培训。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产前焦虑程度及产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孕妇学校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缓解初产妇的产前、产后抑郁程度,该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孕妇 分娩方式 孕妇学校 产后抑郁
  • 简介:探讨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T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647名工读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自我效验 适应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的原因与特点做出探究。方法搜集我省在2010年到2016年间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使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对事件做分析。结果从2010年到2016年,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310起,传染病的事件发生率为95.2%(295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率为2.9%(9起),波及到人数共计520000人次,发病数共计10800例,并无死亡。事件高发期集中在3~5月(春季)和11~12月(冬季)。结论2010年到2016年间我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发生在乡镇小学。因此,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重视,积极落实有效的防控举措。

  • 标签: 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 传染病 食物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医院联合立体式教学用于手术室护理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0名同级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将该13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5名护理本科生,给予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模式,给予观察组行学校医院联合立体式教学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综合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3.7972,P=0.0002);观察组护生的自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t=3.1874,P=0.0018)。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时应用学校医院联合立体式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综合理论知识水平,帮助护生对于手术室护理知识的综合掌握及合理运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学校医院联合立体式教学 手术室护理 实践效果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促进医学新生学校适应提供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91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父母关爱和父母鼓励自主正向地影响医学新生学校适应,父母过度控制对医学新生学校适应有显著负性影响;②应对方式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之间起着不完全的中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既能对医学新生的学校适应产生直接效应,同时通过影响学生应对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新生的学校适应能力。

  • 标签: 父母教养方式 应对方式 学校适应 医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防范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方法并分析相应应急处理机制。方法选取我市两区20所中小学、高中和大学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20所学校防范突发卫生事件的方法以及应急预案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20所学校中有16所学校针对突发卫生事件设立了专门应急组织,12所学校具备常规的防范意识和措施,但所有的学校均未进行实际演练措施。结论学校针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预防方法还存在很多缺陷,没有目的性,防范内容不够完善,实践难度较大,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

  • 标签: 学校 公共卫生 应急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竹县20家学校卫生调查结果,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卫生管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对大竹县20家学校卫生调查资料,通过自拟调查表完成生活饮水,学生厕所、宿舍、洗浴场所、食堂、图书馆、体育馆、传染病管理部门等展开相应的项目调查。结果本次调研调查中发现学校卫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未达到卫生标准规范,这与学校缺乏基础卫生设施、相关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学校相关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所致。结论大竹县20家学校整体卫生状况仍处于可观范围,但仍需强调相关部门的管理以提升整体卫生状况。

  • 标签: 学校卫生 分析 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的了解,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年2—2018年2月某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传染病病种类型以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主,多为水痘、手足口和流腮,城区高于乡镇,主要在4、5、9、12月爆发,幼托机构与小学生的发生率最高。结论为有效降低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强化对学校和幼托机构的培训与监督,以此来促进处理水平的显著提高。

  • 标签: 学校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苗接种对托幼园所和中小学校水痘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城关区2010年—2016年托幼园所、中小学校中确诊患水痘的患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以此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分析总结分布特征。结果469例患儿无水痘疫苗接种史,531例患儿有水痘疫苗接种史,其接种时间距发病时间30天~1年的患儿18例、1~3年的患儿97例、3~5年的患儿102例、5~10年的患儿181例;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有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6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结论疫苗接种可有效推迟水痘发病高峰年龄,更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尽管有免疫策略,仍无法防止水痘于托幼园所、中小学中传播。

  • 标签: 水痘 疫苗接种 托幼园所 中小学校
  • 简介:摘要了解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教职工健康素养状况,为学校开展教职工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提高高校教职工健康素养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设计出自填式问卷,随机抽取在编教职工及附属医院的300名职工进行健康素养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本文认为要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素养水平,应该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促进健康的行为着手,高校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改善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

  • 标签: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高校教职工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校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本次在校100名高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的短期效果进行调查。结果100名高中生实施干预后对“结核病是否有传染性”、“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咳嗽咳痰多长时间怀疑得了结核病”知晓率较高。高中生结核病防治态度中“邻居或同学得了肺结核病,如何对待”——干预后“不和他/她来往”占比30.00%、“更加体贴关心他/她”占比70.00%;“你是否愿意了解有关结核病的预防知识”是占比60.00%、否占比40.00%。实施干预后“与周围结核病人交往”是占比60.00%、否占比40.00%;“是否向别人讲述所了解的结核病知识”是占比50.00%、否占比50.00%。结论学校中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局限性,而通过对其进行短期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高中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与行为。

  • 标签: 学校健康教育 高中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信念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21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1例病例发病高峰在3~7月,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儿童。结论加强预防接种,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传染源,重点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宣传手足口病预防保健知识是防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及其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 分析
  • 简介:对兰州市7所重点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教师专业来源及教师的培训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开课对象和开课节数等方面。同时,在对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性思考。

  • 标签: 学生 健康教育 师资 课程设置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