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疾病病情进展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8例慢性阻塞疾病缓解期患者,其中对照组50例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有效率及病情进展控制情况。结果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疾病病情进展有效率及病情控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控制慢性阻塞疾病病情进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治疗后急性加重的次数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加重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FEV1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加快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够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疾病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功能的改变。方法本研究设单纯COPD组(34例)及COPD合并糖尿病组(48例),其中血糖控制理想组26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组22例。检测肺活量VC/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肺泡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单位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等功能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各项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组VC%,FEV1%,DLCO,DLCO/VA低于单纯COPD组及血糖控制理想组。结论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通气及弥散功能降低,进一步加重了限制通气障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肺功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活血胶囊辅助治疗慢性阻塞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稳定期的中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补活血胶囊治疗。治疗30天后对比中医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功能。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补活血胶囊治疗稳期COPD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功能。

  • 标签: 补肺活血胶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观察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14d、糖皮质激素使用>500mg、机械通气、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和II型呼吸衰竭是当前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预防和控制肺部真菌感染,由此来降低患者继发真菌病的发病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真菌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41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42例,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3个月经功能检测治疗组的FEV1、FVC、FEV1/FVC检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行为状态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患者 肺功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给予养阴清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养阴清汤治疗。治疗1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养阴清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功能,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养阴清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疾病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选择病例数80例,将8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则实施康复护理,对比患者治疗后功能指标以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实施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治疗后显著提高,和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相比P值<0.05。结论康复护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效果较高,可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距离。

  • 标签: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在慢阻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阻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功能的改变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的平均住院时间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的,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阻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5例慢阻患者随机分两组即一般治疗组(45例)、干扰素治疗对照组(40例)。一般治疗组应用抗生素,以及止咳、袪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10万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细胞的百分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细胞的百分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疾病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感染控制,缩短病程。

  • 标签: 干扰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8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结果经住院治疗后,32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6例病情部分缓解。结论慢件阻塞疾病护理要做到最大限度的避免感染加重,减少并发症,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去关心患者。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疾病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日常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饮食、行为与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76.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喘憋不适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饮食、行为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干预 喘憋不适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抗生素使用依据PCT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对照组根据其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合医生临床经验判断。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二重感染率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二重感染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9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可有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帮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率,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可有效改善慢阻患者的功能状况。

  • 标签: 慢阻肺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慢性阻塞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好,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实施综合疗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功能得到显著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 观察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慢性阻塞疾病(COPD)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无创鼻(面)罩BiPAP呼吸机进行持续正压通气前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正确使用面罩或鼻罩,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结果58例患者中56例病情明显改善,减少了有创通气的使用率;2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最终使用有创通气。结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严密的监护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支气管、及胸腔疾病诊断、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相同年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未并发肺结核的38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盗汗、胸闷气促、咳嗽痰血、外结核、呼吸衰竭、乏力消瘦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痰涂阳性高于对照组,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结核菌素试验(PPD)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21%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以慢阻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且纤维空洞型发生率高,增加了诊断难度,应引起临床重视,同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用药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80例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用药情况。结果用药复杂,种类多。结论应加强对AECOPD患者的用药观察及护理,减少因用药导致的疾病加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药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