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COPD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COPD无法治愈,只能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和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COPD患者应谨遵医嘱,合理的用药,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能够积极促进其遵医行为、调动其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其自我保健的意识,进而使其快速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变为康复阶段的主体,从而使其生活状态健康旺盛,这对降低患者死亡率,预防并发症以及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COPD的几种治疗方法以及有效治疗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 治疗 COPD
  • 简介:摘要慢阻患病人数众多,病死率较高,消耗大量的卫生资源,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慢阻流行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慢阻肺 流行状况 存在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E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7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和呼吸机撤离前的基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吸机撤离成功38例,失败32例。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COPD病史、上机时间、入住ICU时间、撤机前氧合指数和PCO2、腹胀情况、营养状态和咳嗽反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反射是决定能否成功撤机的一个主要指标;入院时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腹胀情况可能是预测成功撤机概率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呼吸机撤离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中医药治疗)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疾病效果更佳,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清热祛痰汤进行治疗后探究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7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均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祛痰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情况。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统计结果分别为62.86%、97.14%,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采用清热祛痰汤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功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清热祛痰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的护理结果、整体分析。方法对于我院收诊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探讨,入院后分两组,对照组中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新方案,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效果好的进行采纳。结果综合护理新方案的观察组护理临床效果较对照组优越很多,在统计学领域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给予综合护理新方案干预后提高护理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已经确诊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28例,进行急救措施,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PaCO2等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进行急救后,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PaCO2明显降低,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过程及结束两小时内死亡1例,急救总有效率达96.4%。结论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急救措施,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急救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噻托溴铵(不同剂量)吸入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开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30(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77.41%),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给予养阴清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进行观察,采用掷币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养阴清汤治疗。治疗1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指标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FVC、FEV1、FEV1/FVC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养阴清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功能,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养阴清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相同年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未并发肺结核的38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盗汗、胸闷气促、咳嗽痰血、外结核、呼吸衰竭、乏力消瘦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痰涂阳性高于对照组,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结核菌素试验(PPD)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21%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以慢阻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且纤维空洞型发生率高,增加了诊断难度,应引起临床重视,同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特征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患者40例,按照平分法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药物血必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临床治疗中慢性阻塞疾病方面,研究组总有效率90.0%明显好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疾病方面,在采取常规基础上引入药物血必净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痛,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效果 血必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哮喘和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呼吸阻抗。方法选择40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40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COPD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脉冲震荡法、常规通气功能对三组进行呼吸阻抗的测定,记录FEV1/FVC、FEV1以及Fres、Rp、R5-R20。结果COPD组和哮喘组患者的通气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COPD组和哮喘组患者的气道阻力Fres、Rp、R5-R20却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疾病和哮喘患者的呼吸阻力比健康体检者显著升高,且通气功能与呼吸阻抗呈现相关

  • 标签: 老年 哮喘 慢性 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过往72例普通哮喘患者以及52例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的临床特点、一般情况、治疗方案、危险因素以及一年内急性加重住院的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就是低收入患者、FEVI<50%以及吸烟;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就是,其与普通哮喘组进行对比,临床表现相对较差;一年之内急性加重住院的次数(≥2次)也缓缓提升,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大部分患者采用ICS联合LABA/LAMA的治疗。结论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综合征与普通的哮喘患者进行对比,有着频繁的急性加重,并且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起到危险作用的就是低收入、较差的功能以及吸烟,虽然采取ICS联合LABA/LAMA的治疗,但是其有着治疗不够充分,需要提升。

  • 标签: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护理对改善功能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2例行呼吸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①实验组VC、FEV1、FEV1/FVC、MMEF、P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SF-36量表各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给予呼吸康复护理,可促进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的改变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定义其为观察组,40例患者处于稳定期,定义其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并在观察组中就不同功能分级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功能分级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具有可比(P<0.05),且随着慢阻患者功能分级的增高,降钙素原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患者的功能程度。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降钙素原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我院120位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名患者,分别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和喘息评分、疗效、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0.64±0.21)、喘息评分(0.67±0.23)以及FEV1(1.02±0.23)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3.21±1.31)、(3.19±1.28),(0.92±0.20),数据分析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更为有效,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有效方案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15日至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的时间为6周。6周后计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性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1.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经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多索茶碱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耐受良好,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值得临床拓展。

  • 标签: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有7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FEV1、FVC等功能指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也要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观察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情况。结果50例患者护理前的体质量指数为(17.42±2.45)分,护理后为(19.85±2.25)分;护理前的疾病影响为(45.68±19.21)分,护理后为(27.18±13.15)分;护理前的活动受限为(71.35±18.26)分,护理后为(47.38±16.26)分;护理前症状为(55.38±18.12)分,护理后为(29.28±16.76)分;护理前的GHQ-12为(14.13±1.24)分,护理后为(11.95±1.15)分;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存质量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