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张静

张静(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卫生院全科225218)

【摘要】目的:综合性护理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阻肺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的改变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成员的平均住院时间为明显少于对照组的,肺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35-02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并且气流受限不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在老年人中发病居多,该病不是单一的疾病,凡是引起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都属于慢阻肺疾病[1]。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咳嗽等,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该病治愈可能性很小,临床上主要以缓解症状、预防发展为主要手段。本实验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优化了治疗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阻肺患者90例,男患者64例,女患者26例,年龄在49-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3.5)岁;患病时间在8—27年不等,平均为(17.6±9.4)年。其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2例,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2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名患者,以上两组成员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长、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成员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1)舒适护理: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避免不必要的刺激。经常给病室通风换气,维持适宜的温湿度,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空气对呼气系统的刺激,减少人员的来回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从而保证营养的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额摄入,促进大肠蠕动,另外,适当增加饮水量,从而达到湿润呼吸道的目的。

(3)氧气疗法:氧疗可有效提高动脉血氧度,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一般慢阻肺患者的氧疗非常必要,在氧疗中,应注意调节合适的氧流量,并安装湿化瓶湿润气体,另外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氧气吸入。

(4)心理护理:该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异常,长此以往,极易发生健忘、失眠。呼呼里人员应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开到劝慰患者,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5)功能锻炼指导:功能锻炼可增强呼吸机的功能,改善肺内压力,减少肺内气体的残余量。因此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尤为重要。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时主要的功能锻炼方式。开始练习时强度不宜过大,以后逐渐增多次数,腹肌无力者可在其平卧位时给其腹部施加沙袋,以后逐渐增加沙袋重量来进行练习[2]。

1.3观察指标:

1.3.1根据患者住院期间肺功能的改善状况情况进行判断。

1.3.2根据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判定。

1.4统计学处理方法:使用软件SPSS17.0处理统计学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成员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52±0.7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员的(17.34±0.54),P<0.05,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相关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和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肺功能改善状况平均住院时间

PaO2PaCO2

实验组45例8.09±1.156.03±0.399.52±0.76

对照组45例6.45±1.247.45±0.5617.34±0.54

3讨论

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又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也逐渐增加,吸烟人数日益增加,呼吸系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报道称:在未来几年,慢阻肺将成为呼吸系统的疾病的首位死因,在死亡原因排位第五[3]。因此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缓疾病的发展是控制疾病的的关键。该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身体素质本身较差,又加之长期受疾病的困扰,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更加脆弱。综合护理是一种全面护理模式,同时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成效,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状态,减少住院时间,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付华,郭学娜,孙淑云.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7).

[2]魏娟.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34.

[3]陶秀健,高庆军,张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