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测试法和数理分析法对大学生的BMI与其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保持适宜体重,提高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学生的BMI指数相对集中,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但也存在着一定数量体重偏低和超重或肥胖的学生。男、女生的BMI在均值和分布上也存在差异。大学生的BMI与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BMI的大学生的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男生握力和握力体重指数、女生仰卧起坐以及男1000米/女800米跑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说,超重或肥胖者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最差。体重正常与体重偏低者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在不同性别、不同项目上各有优劣。

  • 标签: 大学生 体质量指数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mi-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靶向调控Bmi-1对PTC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6月到2018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行甲状腺手术的组织标本,共计60例,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PTC组织中Bmi-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targetscan和microRNA.org预测调节Bmi-l的miRNAs,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确认。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Transwell小室测定PTC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本研究发现Bmi-1基因表达与PTC病灶大小、侵袭能力呈正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Bmi-1是微小RNA-203(MicroRNA-203,miR-203)的靶基因,miR-203针对Bmi-l的3’-UTR靶序列为GUAAAGU。转染miR-203模拟物后,PTC细胞系TPC-1中Bmi-1 mRNA表达显着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miR-203可作用于Bmi-1基因的3’UTR区预测靶位。此外,miR-203模拟物转染后有效抑制了PT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而在转染miR-203模拟物的PTC细胞TPC-1中同时过表达Bmi-1后可恢复PTC细胞TPC-1的增殖、侵袭能力。结论Bmi-1与PTC增殖侵袭能力正相关,miR-203可通过直接靶向Bmi-1基因来抑制PTC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 标签: Bmi-1基因 微小RNA-203 甲状腺乳头状癌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中体质指数(BMI)变化在调强放射治疗下鼻咽癌的预后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498例初诊经病理确诊并排除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治疗中BMI变化(ΔBMI)=治疗前BMI-治疗后BMI。应用ROC曲线寻找ΔBMI的最佳截点。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部病例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0.6%、83.7%、71.5%、79.3%。ΔBMI分别与5年无病生存率(p=0.001)、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002)、总生存率(p<0.001)显著相关。1.04kg/m2是ΔBMI的最佳截点(敏感度75.7%,特异度46.8%)。ΔBMI≤1kg/m2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90.9%vs.78.5%,p<0.001)、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0.4%vs.65.1%,p<0.001)、总生存率(88.0%vs.73.0%,P<0.001)显著高于ΔBMI>1kg/m2的患者。结论ΔBMI是在调强放射治疗下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体质指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运动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腹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个性化量化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MI及腹围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围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腰围和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量化运动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腹围。

  • 标签: 糖尿病 量化运动 BMI 腹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工作者近5年内夜班总数对其BM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抽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工作者的资料,医务工作者的体检数据来源于体检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医务工作者的夜班数量及基本情况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取。本研究中的协变量包括分类变量与连续变量2种,其中分类型变量包括性别、职称、工作类型,连续型变量包括年龄、工作年限、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ALT、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LDL-C、葡萄糖。使用广义加法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处理夜班数量与BMI的关系。结果最终选择908名医务工作者的数据进行分析。908名医务工作者5年内平均夜班数量为(339.0±30.8)个,平均BMI为(22.88±2.08)kg/m2。调整混杂因素后,夜班数量与BMI呈非线性关系,拐点为634个。在拐点左侧,夜班数量与BMI间无显著关系(P=0.829)。拐点右侧两者之间关系显著,效应大小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2和0.01~0.03。结论医务工作者近5年夜班数量>634个后,随着夜班数量增加,其BMI值显著增加。医院管理者可对每年夜班数量进行测算和规划,以降低轮值夜班对医务工作者健康的影响。

  • 标签: 体重指数 医务工作者 夜班数量 非线性关系
  • 简介:摘要 :随着研究者们对身体质量指数的持续关注,他们发现一种在脂肪组织细胞中高度表达的物质 -脂联素 , 本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录用特异性强的 Elisa方法对人体血清脂联素含量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 整合出有氧运动的干预对不同 BMI青年的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为控制青年人体质健康和预防身体疾病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对其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综述结果表明有氧运动的干预可以刺激 AMPK的活性,达到利用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的结果,对于改善血清脂联素的浓度,控制机体 BMI达到合理的数值有着积极意义。但是脂联素的浓度是否随着有氧运动的训练而增加,随着文献的不断搜集与整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将得到进一步证实。

  • 标签: BMI 肥胖 脂联素 能量消耗
  • 简介:目的了解2008年中山市7-18岁中小学生BMI指标变化,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市城市和乡镇各4所中小学校,分析中小学生BMI指标,并与2000年全国BMI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山市2008年中小学生BMI指标总体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男生BMI值均比女生高,其中城市各年龄组的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乡村除13—14、16岁组外其余年龄组的男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市男女生BMI值分剐比乡镇男女生高,其中男生除7岁和15—16岁年龄组外,其余各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生的BMI指标在9岁、11~15岁和17岁组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比2000年全国的平均指标,城市女生在7、15—18岁年龄组的BMI低于全国,乡镇15~18岁年龄组的BMI低于全国(均P〈0.05)。结论2008年中山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山市女生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 标签: 学生 体重与身体测量
  • 简介:摘要随着研究者们对身体质量指数的持续关注,他们发现一种在脂肪组织细胞中高度表达的物质-脂联素,本文章采用文献查阅法录用特异性强的Elisa方法对人体血清脂联素含量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整合出有氧运动的干预对不同BMI青年的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为控制青年人体质健康和预防身体疾病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对其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综述结果表明有氧运动的干预可以刺激AMPK的活性,达到利用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的结果,对于改善血清脂联素的浓度,控制机体BMI达到合理的数值有着积极意义。但是脂联素的浓度是否随着有氧运动的训练而增加,随着文献的不断搜集与整理,两者之间的联系将得到进一步证实。

  • 标签: BMI 肥胖 脂联素 能量消耗
  • 简介:在美国,大约1/3人群患有肥胖症,每年新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超过20万,因此如何治疗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己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失败的因素之一。Etstathion等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法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和PSA水平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而身体质量指数(BMI)越大临床分期可能越晚,而且高BMI可以增加前列腺癌放疗和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

  • 标签: 局限性前列腺癌 PSA BMI 前列腺癌患者 近距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体重指数(BMI)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效果和妊娠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04月至2017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39例年轻女性予以研究,按照体重指数(BMI)不同分成四组,分析四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状况及妊娠状况。结果试验3组、试验4组促性腺激素应用总量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卵泡数目、获卵数目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试验4组空卵泡率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P<0.05);试验1组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周期取消率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0.05);试验1组周期临床妊娠率低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0.05)。结论年轻女性体重指数(BMI)太高则提升空卵泡率,体重指数(BMI)太低则降低妊娠率。

  • 标签: 年轻 女性 体重指数(BMI)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助孕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 B/Apo A-1)、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 Index of triglyceride-glucose-body mass index,TyG-BMI指数)在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中是否有一定的预测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于承德市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支持诊断的患者84例为试验组,同时期于承德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就诊的非冠心病患者83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TC、TG、HDL-c、LDL-c、FBG、Apo A-1、Apo B指标,并计算Apo B/Apo A-1、TyG-BMI指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po B/Apo A-1和TyG-BMI指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TC、LDL-c、Apo B指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血清TG、FBG指标检测水平较高,HDL-c、Apo A-1检测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冠心病 Apo B/Apo A-1 TyG-BM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分分析仪应用对肥胖症患者健康管理后BMI、血糖、血脂改善作用及肥胖管理辅助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接诊原发性肥胖症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6例)后,于2021年7月~2022年6月期间开展临床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干预,研究组接受临床干预+成分分析仪辅助健康管理。比较临床干预前后患者BMI、血糖、血脂及肥胖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组间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FPG、2hPG、TC、TG、LDL-C、BMI、腹围、内脏脂肪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且骨骼肌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分分析仪应用辅助下健康管理实施,可为肥胖症患者具备个体化干预需求提供可行综合健康管理计划,实现对患者BMI、腹围等肥胖指标的积极纠正,改善血糖、血脂指标水平,维护患者基础健康质量。

  • 标签: 肥胖症 健康管理 成分分析仪 BMI 血糖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人群中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MT)对激素替代治疗-冻融胚胎移植(hormone replacement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HRT-FET)临床结局的影响,并分析达到理想临床妊娠率时对应的最佳EMT和EMT区间。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激素替代周期HRT-FET准备子宫内膜的10 239个周期,根据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BMI=18.5~24.9 kg/㎡)、超重组(BMI=25.0~29.9 kg/m2)和肥胖组(BMI≥30.0 kg/m2),每组再根据EMT分为4个亚组:EMT<8.0 mm、8.0 mm≤EMT<10.0 mm、10.0 mm≤EMT<12.0 mm、EMT≥12.0 mm,分别比较各组BMI患者各亚组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指标,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探讨不同BMI患者转化日EMT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达到理想临床妊娠率时对应的EMT及EMT区间。结果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低体质量组各亚组间随着EMT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各亚组间,随着EMT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增加明显(正常体质量组各亚组均P<0.001,超重组各亚组P=0.123、P=0.009、P=0.016;均P<0.001);肥胖组各亚组间随EMT增加,临床妊娠率增加不明显(P=0.449,P=0.279),当EMT≥12.0 mm时,增加明显(P=0.021),活产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5,P<0.001)。②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影响均呈曲线关系,即随EMT增加,临床妊娠率先明显上升,后增速变缓并高水平维持,再有下降趋势;低体质量组及肥胖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影响呈直线关系。③根据曲线拟合,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进行阈值效应分析,正常体质量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影响的内膜拐点为10.0 mm,EMT低于10.0 mm时,其每增加1.0 mm,临床妊娠率提高20%(OR=1.20,95% CI=1.13~1.26),活产率提高19%(OR=1.19,95% CI=1.13~1.26);超重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拐点也为10.0 mm,低于10.0 mm时,其每增加1.0 mm,临床妊娠率提高24%(OR=1.24,95% CI=1.13~1.26),活产率提高26%(OR=1.26,95% CI=1.14~1.40)。EMT超过拐点时,随EMT增加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增幅不明显。结论正常体质量组及超重组EMT分别在10.0~13.5/10.0~12.7 mm、10.0~14.0/10.0~12.5 mm区间时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最佳,子宫内膜过薄或者过厚均影响临床妊娠结局。低体质量组及肥胖组EMT对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影响呈直线关系,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激素替代 冻融胚胎移植 体质量指数 子宫内膜厚度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近距离放疗中,BMI对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和下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照射±化疗+近距离放疗。靶区及危及器官(OAR)勾画方法依据GEC-ESTRO推荐方案,靶区包括高危(HR)和中危(IR)临床靶区(CTV),OAR包括直肠、乙状结肠、小肠、膀胱,靶区剂量以HR-CTV D90%进行评价。OAR体积剂量采用D2cm3进行评价。采用相关性分析比较BMI与直肠、结肠、小肠、膀胱D2cm3、D1cm3、D0.1cm3的剂量学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下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探究BMI是否为其影响因素。结果BMI与小肠D2cm3、D1cm3、D0.1cm3呈负相关(P=0.034、0.024、0.034),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0.255、-0.24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并非影响下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因素。小肠D2cm3、D1cm3、D0.1cm3每增加1 Gy,急性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相对风险分别增加16.6%、15.1%、12.7%。结论在宫颈癌近距离放疗中,患者BMI与小肠D2cm3、D1cm3、D0.1cm3呈负相关,随着患者BMI下降,小肠受照剂量呈现升高趋势,可能增加发生急性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

  • 标签: 宫颈肿瘤/近距离治疗 体重指数 剂量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大学生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与其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0例研究对象,其中200例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设为研究组,200例为正常健康对照组,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BMI,分析其与功能失调性出血的相关性。结果20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组,BMI<18.5kg/m2的25例,>24kg/m2的患者有91例,其它为BMI正常的研究对象。200例健康对照组中BMI<18.5kg/m2的有5例,BMI>24kg/m2的有15例,其他为介于两者之间。BMI处于非正常范围可增加女大学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几率,OR值为12.43(P<0.01),其中肥胖这一影响因素的OR值为13.00(P<0.01)。结论女大学生营养不良的体质(即BMI处于不正常范围)可能是引起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值得重视。

  • 标签: 女大学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BMI 相关性
  • 简介:为了明确第三套三级健美操对女大学生的BMI和WHR指标的影响,以20名三明学院2009级公体选修班的女学生作为对象,采用连续4个月,每周3次的第三套三级大众健美操的锻炼,并比较其BMI和WHR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BMI和WHR明显向有利方向变化,这套健美操能有效塑造体型,预防肥胖。

  • 标签: 第三套 三级操 女大学生 BMI WH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MI-1对胰腺癌SW1990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 Gy X线及慢病毒下调BMI-1表达作为干预条件,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对SW199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结果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发现,与其他组比较,下调BMI-1表达并经4 Gy X线照射后细胞增殖能力最低,凋亡率最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 Gy X线照射后细胞G0/G1期比例下降,G2/M期比例上升(P<0.05);而下调BMI-1后细胞G0/G1期比例上升,G2/M期比例下降(P<0.05)。Western blot发现4 Gy X线照射后E-cadherin表达上调,而Vimentin表达下调(P<0.05)。结论下调BMI-1可增强胰腺癌SW1990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及EMT进程相关。

  • 标签: B细胞特异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 放射敏感性 胰腺癌细胞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闵行区莘庄镇老年人BMI与疾病风险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户籍所在地为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且持有闵行区健康卡的6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根据自愿原则参与体检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依靠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测量数据中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实验室检查部分则包括血脂全套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调查覆盖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52个居委,最终合计取得有效样本10968人(男性占45.0%,女性占55.0%)。其中体重正常的有4892人(44.6%),超重的有4449人(40.3%),肥胖的有1627人(14.8%)。70-80岁年龄组的老年女性肥胖发生率最高。不同BMI结果的人群其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明显差异,随着BMI由正常-超重-肥胖的趋势变化,甘油三酯的数值呈现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的值呈现下降趋势。此外,BMI指数也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越肥胖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值和空腹血糖值越高。结论闵行区莘庄镇老年人总体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尤其是70-80岁的老年女性体重控制情况最差。而体重的超重和肥胖与血脂、血糖的检验结果均有密切关系,提示在对老年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时,应着重关注体重的控制。

  • 标签: 老年人 BMI 疾病风险 检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