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体质指数(BMI)水平对普通人群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风险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中关于BMI与普通人群新发房颤风险关系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7月。根据预先设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等工作,将符合标准的文献纳入,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初步检索得到的685篇文献中,共纳入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超重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43%(RR=1.43,95%CI:1.30~1.57,P<0.00001),肥胖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89%(RR=1.89,95%CI:1.69~2.12,P<0.00001);与超重组相比,肥胖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32%(RR=1.32,95%CI:1.25~1.39,P<0.00001);与非肥胖组相比,肥胖组的房颤发病风险增加55%(RR=1.55,95%CI:1.41~1.69,P<0.00001)。结论超重与肥胖明显增加普通人群新发房颤的风险,随着BMI水平的增加,新发房颤风险也在逐级增加。

  • 标签: 心房颤动 体质指数 超重 肥胖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60名体检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体检人员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WSR)、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压进行检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DM高血压危险因素变量(FBG、2hPG、舒张压与收缩压)的相关性。体检人员的工作特性曲线(ROC)为最佳判断切点,评估以上各项人体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的关联程度。结果BMI、WC、WHR与WSR之间的相关系数对比差异明显,其中,WC和WSR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和体质指数(BMI)相比,男性WSR和DM的关联性更突出,女性的WC与WSR的关联更强,ROC下面积经年龄调整为男性WSR0.735,女性WC0.749,两者均高于BMI指标数值;和中心性肥胖指标相比,男女的BMI和高血压的关联都比WHR强,同时和WSR、WC对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BMI的ROC曲线下面积经年龄调整为男性WSR0.760,女性WC为0.766,两者均比中心型肥胖指标高。结论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相比,中心型肥胖指标和DM的患病风险相关性更大,而BMI和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BMI 中心型肥胖指标 DM 高血压 患病风险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运动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腹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个性化量化运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MI及腹围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围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腰围和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量化运动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腹围。

  • 标签: 糖尿病 量化运动 BMI 腹围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闵行区莘庄镇老年人BMI与疾病风险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户籍所在地为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且持有闵行区健康卡的6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根据自愿原则参与体检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依靠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测量数据中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实验室检查部分则包括血脂全套和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调查覆盖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52个居委,最终合计取得有效样本10968人(男性占45.0%,女性占55.0%)。其中体重正常的有4892人(44.6%),超重的有4449人(40.3%),肥胖的有1627人(14.8%)。70-80岁年龄组的老年女性肥胖发生率最高。不同BMI结果的人群其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有明显差异,随着BMI由正常-超重-肥胖的趋势变化,甘油三酯的数值呈现上升趋势、高密度脂蛋白的值呈现下降趋势。此外,BMI指数也与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越肥胖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值和空腹血糖值越高。结论闵行区莘庄镇老年人总体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尤其是70-80岁的老年女性体重控制情况最差。而体重的超重和肥胖与血脂、血糖的检验结果均有密切关系,提示在对老年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时,应着重关注体重的控制。

  • 标签: 老年人 BMI 疾病风险 检验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所接收的90例分娩巨大胎儿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在我院生产的体重正常胎儿妊娠期糖尿病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BMI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相关性并探讨其适合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身体重超重、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的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为剖腹产而对照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为顺产,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妊娠结局呈正相关。结论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与BMI、并发症及出血情况相关,应该在产前进行定期的产检控制孕妇的BMI,避免以及降低剖腹产率及巨大胎儿发生率。

  • 标签: 巨大儿 分娩方式 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BMI指数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缓解的相关性。方法自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偏瘦、正常、超重、肥胖四组。比较不同BMI指数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缓解的成功率。结果超重组(BMI24.0-27.9kg/m2)缓解率约为44.8%,正常组(BM18.5-23.9kg/m2)缓解率约为28.3%,肥胖组(BM1>=28kg/m2)缓解率约为25.6%,消瘦组(BM1<=18.4kg/m2)缓解率约为1.6%。结论BMI指数在内分泌科应用经验的累积,对预测哪些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获得临床缓解将成为可能。

  • 标签: 糖尿病,2型 BMI指数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