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体重指数(BMI)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效果和妊娠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04月至2017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39例年轻女性予以研究,按照体重指数(BMI)不同分成四组,分析四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状况及妊娠状况。结果试验3组、试验4组促性腺激素应用总量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卵泡数目、获卵数目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试验4组空卵泡率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P<0.05);试验1组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周期取消率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0.05);试验1组周期临床妊娠率低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0.05)。结论年轻女性体重指数(BMI)太高则提升空卵泡率,体重指数(BMI)太低则降低妊娠率。

  • 标签: 年轻 女性 体重指数(BMI)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助孕 妊娠
  • 简介:目的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E)的护理措施。方法50对不育夫妇根据不孕病因、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心理状态,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不孕年限达5年、年龄达30岁以上,心理状态好,妊娠率高于低反应组。p<0.05。19例临床妊娠、3例生化妊娠,妊娠率达38%。结论IVE技术是治疗不育症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整个IVE过程对提高妊娠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综合护理干预和传统常规护理干预分别配合用于两组患者手术中,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妊娠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手术中,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妊娠率,控制流产情况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移植早期卵裂胚胎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行IVF-ET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依据胚胎移植中有无出现早期卵裂胚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移植早期卵裂胚胎患者划分为研究组,无早期卵裂胚胎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卵子受精率、幼稚胚胎率、种植率等三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多胎率,研究组(56%、34%)明显高于对照组(44%、18%),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胚胎时可将早期卵裂胚胎作为一指标,以便将胚胎种植率提高。

  • 标签: 种植 胚胎 早期卵裂 移植 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接受IVF-ET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自愿配合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则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进行观察与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上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心理护理组在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上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在获卵数与移植胚胎数相当的情况下,相比常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优质胚胎数与临床妊娠率,值得借鉴。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心理护理 妊娠率 优质胚胎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数和移植优质胚胎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8月间行体外受精IVF)/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不孕患者共881个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0岁组,30~35岁组和≧35岁组,统计各组中分别移植1、2、3个胚胎移植0、1、2、3个优质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结果①﹤30岁组中,移植2、3个胚胎者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移植1个者只有7个周期,且无多胎妊娠的发生,移植1个、2个和3个优胚有相似的妊娠率,并显著性高于移植0个优胚者。②30~35岁组中,无论是移植2个和3个胚胎还是移植1个、2个和3个优胚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性高于移植1个胚胎或是移植0个优胚者,同时,移植3个优胚者的多胎妊娠率明显增加。③≧35岁组中,无论移植2、3个胚胎还是移植2、3个优胚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且显著性高于移植1个胚胎或是移植1个优胚者,多胎妊娠率在移植1、2、3个胚胎者呈递增趋势,而移植3个优胚者的多胎妊娠率也高于移植0、1、2个优胚者。年龄﹤30岁的患者和30~35岁的患者分别选择单优质胚胎和2个优质胚胎移植,可获得理想的妊娠率,同时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对于年龄≧35岁的患者,应尽量避免移植3个优质胚胎,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方案多样化,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个临床医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微刺激方案使用极少的促排卵药物,模拟自然生理状态,具有药物周期短、费用低廉、显著降低了卵巢过度刺激征及多胎妊娠的发生率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微刺激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优劣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微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 作者: 张丽娟 程建平 刘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江苏省南京市南京鼓楼医院210000
  • 简介:摘要:不孕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往往和身体因素存在密切联系,负性情绪的产生通常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而内分泌又和排卵紧密相连。文章主要通过对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的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入手,利用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改正其影响临床治疗的情绪心态,促进移植成功率的提升,具体如下。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基于算法学习数据内部规律,进而对同类数据进行预测和判断的过程为机器学习。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领域,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模型不仅可预测周期助孕结局,也可帮助胚胎学家挑选优质胚胎。本文共筛选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周期结局预测模型和胚胎质量评估模型30个,其中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模型28个,基于深度学习模型2个。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效果,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效果多不理想(0.60<AUC<0.86),深度学习算法准确率则较高(AUC>0.90)。完善的预测和评估模型有望提高助孕周期效率、标准化胚胎选择流程。

  • 标签: 机器学习 统计模型 受精,体外 周期结局 胚胎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产检的IVF-ET孕妇958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不同孕期产妇的体力活动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期持续体力活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3个阶段均约50%以上的孕妇处于低体力活动水平,高体力活动水平孕妇最少,均不达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OR=1.654,95%CI:1.087~2.514,P=0.019)、双胎(OR=1.835,95%CI:1.157~2.909,P=0.010)、移植次数≥3次(OR=1.783,95%CI:1.109~2.863,P=0.017)是造成孕妇低体力活动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妇(OR=0.548,95%CI:0.344~0.873,P=0.011)及其配偶文化水平(OR=0.620,95%CI:0.490~0.784,P=0.042)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IVF-ET孕妇孕期体力活动水平普遍较低,其与孕前肥胖、妊娠胎数、移植次数、孕妇及其配偶文化水平有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孕期运动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并根据不同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活动指导方案。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体力活动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分娩孕周>24周的孕妇4 823例,其中IVF助孕组481例,自然妊娠组4 342例。利用母体16个协变量建立倾向性评分模型,得到倾向评分匹配样本(924例),以评估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⑴匹配前,IVF助孕组的子痫前期发病率高于自然妊娠组(9.8% vs 3.3%,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F-E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887;95% CI:1.23~2.89,P=0.0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OR为2.067(95% CI:1.24~3.44,P=0.005),证实了IVF-ET与子痫前期存在显著关联。⑵匹配前,在单胎妊娠中,IVF助孕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组(9.0% vs 3.1%,aOR=2.530,95% CI:1.63~3.94,P>0.05);在双胎妊娠中,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 vs 7.5%,aOR=1.004,95% CI:0.35~2.87,P=0.994);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所得结果与匹配前一致。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显示:IVF-ET妊娠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IVF-ET是单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IVF-ET并未增加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提示IVF和子痫前期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受双胎妊娠这一因素干扰。

  • 标签: 先兆子痫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倾向性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分娩孕周>24周的孕妇4 823例,其中IVF助孕组481例,自然妊娠组4 342例。利用母体16个协变量建立倾向性评分模型,得到倾向评分匹配样本(924例),以评估IVF-E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⑴匹配前,IVF助孕组的子痫前期发病率高于自然妊娠组(9.8% vs 3.3%,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VF-E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aOR=1.887;95% CI:1.23~2.89,P=0.00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OR为2.067(95% CI:1.24~3.44,P=0.005),证实了IVF-ET与子痫前期存在显著关联。⑵匹配前,在单胎妊娠中,IVF助孕组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妊娠组(9.0% vs 3.1%,aOR=2.530,95% CI:1.63~3.94,P>0.05);在双胎妊娠中,两组子痫前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 vs 7.5%,aOR=1.004,95% CI:0.35~2.87,P=0.994);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所得结果与匹配前一致。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显示:IVF-ET妊娠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增加,IVF-ET是单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IVF-ET并未增加双胎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提示IVF和子痫前期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受双胎妊娠这一因素干扰。

  • 标签: 先兆子痫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倾向性评分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不同成熟期卵子冷冻与复苏的实验条件,观察慢冻速融后卵子形态、存活状况。探讨卵子冷冻的方法。方法:收集自愿捐赠获得的辅助生殖周期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慢冻速融,观察成熟卵子(MII)和未成熟卵子(MI+GV)的形态学变化以及未成熟卵冻融后体外成熟情况。结果;本实验冻存卵子47例。存活18例,含13例成熟卵子(MII)和5例未成熟卵子(MI+GV)。存活率38.30%。结论:本法冻融卵子有部分卵子获得短期存活,为今后卵子冷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卵母细胞 低温保存 体外
  • 简介: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我院一位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后受孕,孕后并发肺结核,经保胎、抗结核治疗,患者最终分娩一存活女要。随访至今,母要均健康,婴儿已2岁,在体重、活动、智力反应等方面均正常,现将该病例及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肺结核 护理 患者 术后 抗结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卵泡输出率(FORT)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同一时间在本院行IVF-ET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按FORT大小分低、中、高三组,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结局资料。由此评估FORT在IVF-ET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FORT与血AMH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2,(2)FORT低、中、高3组的受精率、优胚率分别为61.3%、63.8%、68.2%和26%、31.6%、37.4%,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术后单胎妊娠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通过IVF-ET受孕的单胎子痫前期患者58例(IVF-ET组),同期自然受孕的单胎子痫前期患者100例(自然受孕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结果IVF-ET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8.74±4.98) d较自然受孕组(7.26±3.07) d长,t=-2.314,P<0.05;发病时间(28.6±5.63)周和诊断孕周(32.0±6.07)周均早于自然受孕组(28.6±5.63)周和(33.9±4.28)周,t=4.02和2.04,P<0.05;IVF-ET组尿蛋白(+++)的发生率34.5%、胸腹水发生率48.3%、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41.4%均高于自然受孕组20%,29%和26%,P<0.05。结论IVF-ET术后单胎子痫前期患者以严重尿蛋白和胸腹水为主要临床症状,胎儿不良结局主要为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