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对BMI的分型理论和浙江省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大学生数据库中的测量数据,计算浙江省大学男生的BMI和不同BMI的大学男生的各项体质监测指标的统计数据,对不同BMI的大学男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全面系统地比较分析,从中可揭示其所存在的特有规律。

  • 标签: 大学 男生 BMI 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60名体检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体检人员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WSR)、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压进行检测,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DM高血压危险因素变量(FBG、2hPG、舒张压与收缩压)的相关性。体检人员的工作特性曲线(ROC)为最佳判断切点,评估以上各项人体肥胖指标与DM、高血压的关联程度。结果BMI、WC、WHR与WSR之间的相关系数对比差异明显,其中,WC和WSR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和体质指数(BMI)相比,男性WSR和DM的关联性更突出,女性的WC与WSR的关联更强,ROC下面积经年龄调整为男性WSR0.735,女性WC0.749,两者均高于BMI指标数值;和中心性肥胖指标相比,男女的BMI和高血压的关联都比WHR强,同时和WSR、WC对比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BMI的ROC曲线下面积经年龄调整为男性WSR0.760,女性WC为0.766,两者均比中心型肥胖指标高。结论BMI和中心性肥胖指标相比,中心型肥胖指标和DM的患病风险相关性更大,而BMI和高血压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更强。

  • 标签: BMI 中心型肥胖指标 DM 高血压 患病风险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孕症妇女体质指数(BMI)、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86例不孕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获取两组临床资料,检测两组性激素,分析BMI、TSH水平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中月经异常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水平高于月经正常者和对照组,而雌二醇(E2)和孕酮水平低于月经正常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月经异常者BMI、TSH水平高于月经正常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BMI与LH呈负相关(P<0.05),TSH与FSH、LH、PRL、E2、睾酮、孕酮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孕症妇女BMI与性激素中LH呈负相关,TSH水平与FSH、LH、PRL、E2、睾酮、孕酮呈正相关。定期检测对及早诊断治疗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孕症 体质指数 促甲状腺激素 性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Bmi-1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膀胱癌组织标本80例,同时另选取正常膀胱组织标本8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并比较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MFN2、Bmi-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FN2、Bmi-1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与Bmi-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FN2和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和61.25%,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12.50%和17.50%(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7%,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20.00%(P﹤0.01);肿瘤直径﹥3cm、TNM分期为Ⅲ期的患者膀胱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88.00%,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cm、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的44.44%、49.09%(P﹤0.01);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与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602,P﹤0.01)。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FN2、Bmi-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MFN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有关,Bmi-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MFN2蛋白与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

  • 标签: 膀胱癌 MFN2 BMI-1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庆地区中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以大庆市五区四县9个社区卫生中心为抽样单位,随机选取47689名45岁以上居民开展体检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人群的肥胖、超重比例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并根据 BMI不同分为体质量低下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析BMI与年龄、腰围、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肥胖率低于女性,女性的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不同 BMI 组之间年龄、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01)。 随着 BMI 的增高,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压、血脂是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呈递进关系。结论:男性超重人数比例大于女性,女性肥胖人数比例大于男性,超重和肥胖与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相关,BMI 增加会使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升高。

  • 标签: 大庆市 中老年 BMI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庆地区中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以大庆市五区四县9个社区卫生中心为抽样单位,随机选取47689名45岁以上居民开展体检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人群的肥胖、超重比例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并根据 BMI不同分为体质量低下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析BMI与年龄、腰围、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肥胖率低于女性,女性的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不同 BMI 组之间年龄、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01)。 随着 BMI 的增高,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压、血脂是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呈递进关系。结论:男性超重人数比例大于女性,女性肥胖人数比例大于男性,超重和肥胖与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相关,BMI 增加会使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升高。

  • 标签: 大庆市 中老年 BMI 相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BMI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来曲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03月就诊于厦门长庚医院妇产科门诊并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的患者50人,按其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否大于25,分为肥胖组(30例)和非肥胖组(20例),所有患者均来曲唑天口服促排卵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激素变化情况及促排卵效果;测定所有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将肥胖组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和胰岛素非抵抗组,观察各组患者促排卵效果;结果非肥胖组患者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单卵泡率、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明显优于肥胖组患者,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肥胖组中存在胰岛素抵抗者18人,非肥胖组中胰岛素抵抗者7人。胰岛素非抵抗组患者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单卵泡率、排卵率及妊娠率均明显优于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PCOS患者来曲唑促排卵效果欠佳,可通过减重或药物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其促排卵效果。

  • 标签: 来曲唑 BMI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目的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脉三支病变是冠心病患者中的特殊人群,病变复杂而且死亡率高。冠脉搭桥是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肥胖和超重是否能增加冠脉搭桥术后三支病变患者的死亡风险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不同的BMI(体重指数)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预后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讨。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2011年在阜外医院住院的行冠脉搭桥治疗的冠脉三支病变的患者2681例,收集基线资料,平均随访7.1年。将入组的患者依据不同的BMI分为体重过轻组(〈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23.9kg/m2)、超重组(24~27.9kg/m2)、轻度肥胖组(28~31.9kg/m2)重度肥胖组(≥32kg/m2)。比较不同的BMI组别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差别。结果体重过轻组相对于体重正常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53;1.09~5.88)。相对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和轻度肥胖组全因死亡有减少的趋势(HR:0.80;0.61~1.09)、(HR:0.85;0.58~1.23),重度肥胖组全因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HR:1.66;0.87~3.15),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体重正常组,超重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57;0.36~0.92),轻度肥胖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减少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0.84;0.46~1.53),重度肥胖心血管死亡风险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R:2.17;0.82~5.73)。体重过轻的患者相对于正常体重组心血管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别(HR:0.87;0.12~6.53)。结论在行冠脉搭桥术后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中,相对于正常体重患者,低体重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超重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减少。

  • 标签: BMI 冠脉搭桥 三支病变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标准化BMI-Z值(BMI-Z)轨迹与青春晚期(16~18岁)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基于苏州市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HPPCA)2012-2019年的数据,以2019年的监测数据为结局,将末次监测年龄为16~18岁且总监测次数≥4的11 812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运用潜变量生长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儿童成长过程中的BMI动态变化(BMI-Z变化轨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动态变化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在男、女生中各确定了6条BMI-Z变化轨迹,分别为较瘦组、略瘦组、标准组、下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与标准组相比,男生肥胖组在青春晚期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94.0%(OR=1.94,95%CI:1.43~2.63),而女生肥胖组则增加107.0%(OR=2.07,95%CI:1.33~3.22)。男女生中下降组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发病均没有显著关联。结论儿童持续性肥胖会增加青春晚期罹患血压偏高的风险;若对肥胖儿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在青春晚期恢复正常体重,或许能降低血压偏高的风险。

  • 标签: 体质指数 血压偏高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量化运动量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腹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量化运动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BMI及腹围的影响。结果干预一年后,两组病人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腹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量化运动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BMI及腹围。

  • 标签: 糖尿病 量化运动 体质指数 腹围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l)和B细胞特异单克隆鼠白血病毒整合位点基因(Bmil)在人类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与胶质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制作由WHOⅡ级胶质瘤组织30例、WHOⅢ级胶质瘤组织19例、WHOⅣ级胶质瘤组织21例与正常脑组织13例组成的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nl和Bmil的表达情况。结果Pinl和Broil在WHOⅡ、Ⅲ、Ⅳ级胶质瘤阳性率分别是(35±3.7)%,(63.7±3.9)%,(77.9±9.2)%和(20.1±5.1)%,(55.1±6.3)%,(61.7±2.7)%,均高于各自正常组(10.7±2.9)%和(7.9±1.3)%,均为P〈0.05。Pinl和Bmil表达与胶质瘤等级呈正相关。结论Pinl和Bmil可能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inl和Bmil的表达检测可能成为胶质瘤的有效诊断指标。

  • 标签: 胶质瘤 PINL Bmil 组织芯片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测试等方法对黑龙江省8所高校中部分大学生的体质指数(BMI)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曲线呈"细峰右尾"型,BMI值基本分布在18.5~24之间,但有相当数量的超重或肥胖的学生。BMI偏低或偏高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低于BMI正常的学生;BMI偏高的学生又低于BMI偏低的学生身体素质。BMI异常都可能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BMI偏高的主要影响是使学生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相对肌肉力量素质的下降,BMI偏低会使学生的力量素质和柔韧性下降。

  • 标签: 身体质量指数 大学生 体质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患有GDM的孕妇进行一日门诊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成效。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80例,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实验A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病例40人;实验B组采取一日门诊护理,病例40人。将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出现率。结果:护理后,实验A组孕妇的血糖水平高于实验B组;实验A组的风险事件出现率为20%,实验B组的风险事件出现率为2.5%,则实验A组的风险事件出现率大于实验B组的风险事件出现率。结论:对患有GDM的孕妇进行一日门诊护理干预使得孕妇更直观地了解有关GDM的健康知识,掌握日常生活监测血糖的方法,有效控制孕妇的血糖水平,同时可降低孕期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出现率,保障孕期的安全性,值得推崇。

  • 标签: 一日门诊护理 妊娠糖尿病 BMI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区敬老院群居老人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方法通过微型营养评定(MNA)问卷调查,结合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握力、三头肌皮褶厚度等,对1178名大连市区敬老院群居老人进行营养评估。结果MNA总分<23.5,属于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高危状态;应用BMI评估,营养不良的检出率为100人(8.49%),肥胖检出率为479人(40.66%)。结论敬老院老年人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低下并存,必须加强营养干预。

  • 标签: 微型营养评定 人体测量学 社区退休居民〔中图分类号〕R153. 3〔文献标识码〕A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BMI的分型标准对352名浙江警察学院大学男生的部分身体机能及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我校大学男生BMI指数在18.5≤BMI≤25的比例占研究样本的90.6%,总体处于较佳水平;②身高和胸围对肺活量都有显著影响,身体质量以及身高对肺活量的影响呈正相关;③体重超重学生在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及腰臀脂肪比指标上与体重正常和处于过轻体重(低体重)的学生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 标签: 公安院校大学男生 BMI指数 机能指标 形态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体检人群的饮食行为,探讨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于2021年3月至5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体检人群展开横断面调查,采用成人饮食行为评价量表(EBES)调查饮食行为,比较不同BMI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的EBES总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差异。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EBES得分与BMI的相关性;Spearman分析EBES得分与糖尿病、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共335例体检人群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187例、女148例;低体质量38例(11.34%),正常体质量221例(65.97%),肥胖前期55例(16.42%),肥胖21例(62.69%);糖尿病37例(11.05%);高血压44例(13.13%)。正常体质量组EBES的零食、健康饮食观念、便利、口味倾向、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肥胖前期及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糖尿病组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便利、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及总分均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组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及总分均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与EBES的零食、健康饮食观念、便利、口味倾向、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298、-0.235、-0.274、-0.262、-0.158、-0.180、-0.217、-0.271、-0.352,均P<0.05);糖尿病与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便利、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r=-0.281、-0.158、-0.149、-0.270、-0.232、-0.131,均P<0.05);高血压与EBES的健康饮食观念、进食规律、情绪影响、吃饭速度、饮食习惯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性(r=-0.307、-0.114、-0.122、-0.273、-0.207、-0.137,均P<0.05)。结论BMI、糖尿病、高血压与EBES相关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体检者存在不同类型的不良饮食行为。

  • 标签: 体检人群 饮食行为 BMI 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低管电压低管电流联合高NI(Noiseindex)的方式,来实现在胸部增强CT中,以不降低图像质量为前提降低辐射剂量。方法收集5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BMI分成四组A组(普通扫描,BMI指数<25m/kg2),B组(普通扫描,BMI指数≥25m/kg2),C组(低剂量,BMI指数<25m/kg2),D组(低剂量,BMI指数≥25m/kg2),其中低剂量组采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联合高NI指数扫描,分别记录每组SNR、CNR、CTDlvol、DLP、ED与主观评分,并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四组主观评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并无明显差异(F=0.635p=0.596),而患者SNR、CNR的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SNR有明显差异,CNR无明显差异(SNRF=0.009p=0.045、CNRF=0.229p=0.156)。患者的辐射剂量,CD组低于AB组(CTDlovol34%DLP38.73%ED31.8%),独立样本t检验均<0.01、有明显差异(CTDlovolF=0.123p<0.001、DLPF=2.002p<0.001、EDF=2.002p<0.001)。结论双低扫描联合高NI在胸部增强中,患者高BMIBMI指数≥25m/kg2)情况下,SNR略低(SNRF=0.009p=0.045),但主观评价上无明显差异,并且降低大量辐射剂量。而在低BMIBMI指数<25m/kg2)下完全可以保证图像质量无统计学差异前提下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低剂量 胸部增强 噪声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B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BMI≥25kg/m2组与18.5kg/m2≤BMI<25kg/m2组,比较这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BMI≥25kg/m2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18.5kg/m2≤BMI<25kg/m2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BMI有相关性。

  • 标签: C反应蛋白 BMI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