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18.1月至2020.10月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普通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另外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糖效果、胰岛素使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P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皮下注射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胰岛素重复滴鼻对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70例,年龄≥65岁,BMI≤28 kg/m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5):对照组(C组)术前2 d开始0.5 ml生理盐水滴鼻;胰岛素组(I组)20 U(0.5 ml)术前2 d开始胰岛素滴鼻。2组均滴鼻2次/d,至手术当日。于入室(T0)、气管插管(T1)、手术开始后1、2、3 h(T2-4)、术毕(T5)和拔除气管导管(T6)时测定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观察术前2 d内胰岛素或生理盐水滴鼻后胰岛素过敏反应、鼻腔刺激反应及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于T0、T3和T5时测定血糖浓度。记录术后3 d内POD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I组术后3 d内POD发生率降低,T1-6时rSO2升高(P<0.05)。与T0时比较,2组T1-6时rSO2升高(P<0.05)。2组T0、T3和T5时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胰岛素过敏反应、鼻腔刺激反应和低血糖反应。结论胰岛素重复滴鼻可增加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中rSO2,降低POD的发生。

  • 标签: 胰岛素 投药,鼻内 老年人 谵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至2021年03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及转科时间、抗生素药物应用总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危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既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缩短抗生素药物应用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出院及转科,也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危重症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共计糖尿病10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19年4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2017.2—2019.2.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35),用二甲双胍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胰岛素泵进行详细探讨,并详细分析将胰岛素泵应用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急诊科、内分泌科以及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自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其中对照组36例静脉滴注方式给予胰岛素,实验组36例胰岛素泵给予胰岛素。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各项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同组同项身体情况均有好转,与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予胰岛素的治疗方法相比,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值所耗用的时间相对较短,两组间各项数据经统计学相关工具处理,结果显示有意义,且(P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筛选在我们医院急诊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患者54例,将纳入的病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研究,组别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两组最终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得到良好控制,急诊救治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以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已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添加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率,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

  • 标签: 胰岛素强化治疗 急诊危重症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人员54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人员空腹血清胰岛素和C肽监测的结果,从而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糖代谢与胰岛B细胞功能状态,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法评估胰岛素和C肽指标。结果:根据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浓度和C肽浓度均高于正常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则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胰岛功能、血糖代谢在糖尿病患者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空腹血糖、胰岛素和C肽联合诊断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了糖尿病分型的重要依据,能够帮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 标签: 空腹血糖 胰岛素 C肽 联合监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肥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患者144例,将患者分为3组,包括正常体重指数糖调节正常组(NNGR)37例,肥胖糖调节正常组(ONGR)34例及肥胖糖调节受损组(OIGR)73例,其中OIGR组包括糖尿病前期15例(空腹血糖受损1例及糖耐量异常14例)及糖尿病5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LB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胰岛素敏感性以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ALB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LB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效能。结果从OIGR组、ONGR组到NNGR组,ALB值和GIR值增高,ALB值分别为(42.28±3.48)、(44.04±3.12)和(46.33±3.52)g/L,GIR值分别为(3.55±1.46)、(4.77±1.60)和(10.38±2.97)mg·k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7例肥胖患者的ALB和GIR呈正相关(r=0.352,P<0.01)。肥胖受试者中ALB水平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因素(比值比为0.744,P=0.002)。以GIR为标准,肥胖患者HOMA-IR联合1/ALB、1/ALB和HOMA-IR预测胰岛素抵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757和0.710。HOMA-IR联合1/ALB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0%和92.5%。结论在肥胖人群中ALB水平低与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与HOMA-IR相比,HOMA-IR联合1/ALB可更好地评估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具备更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白蛋白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 葡萄糖输注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安全性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A、B两组各56例,A组患者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使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FBG、2h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显著高于A组(P

  • 标签: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安全性 血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的护理方式作为依据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两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中医康复护理 上下肢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景观治愈深入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尽可能通过生理与心理上的互动体验,达到使人情绪稳定、身心健康的最终目的。治愈方法以禅意景观、田园景观和山水景观最为突出,它们以舒适与宁静来治愈人们,从而起到了治愈人心灵的效果。

  • 标签: 景观治愈 色彩 治愈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行延续性护理对患者情感功能、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选择抑郁症患者一共80例,全部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是2018年的01月份-12月份,为实施随机对照,将全部患者平均划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第4周和第8周时观察组患者MMSE、HAMD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行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抑郁症 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 情感功能
  • 简介:摘要肾移植术后胰岛移植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成人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方案之一,但将其应用于儿童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4岁1型糖尿病合并肾衰竭患儿,行肾移植术后3个月接受同种异体胰岛移植。胰岛移植术后患儿血糖平稳,未再发生低血糖,C肽水平恢复正常,移植4周后出院时胰岛素用量减少2/3,未发生肝脏穿刺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 标签: 胰岛移植 糖尿病 肾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标志,胰岛素信号在大脑功能的建立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脑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与阿尔茨海默病一样与大脑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同为异质性失调,两者的核心特征均是胰岛素信号不同节点的异常,涉及胰岛素分子与受体的结合、胰岛素受体的自磷酸化激活、受体底物的活化及胞内信号的转导和调控。而且,二者与蛋白质错误折叠、形成异常构象的淀粉样不溶性聚集物密切相关,其共同的病理表现为Aβ的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胰岛素原构象的改变、胰岛素受体受损及胰岛淀粉样多肽生成,在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蛋白质稳态概念的提出,为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一样作为一种蛋白质错误折叠病,开启了胰岛素抵抗研究的全新领域。

  • 标签: 糖尿病脑病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错误折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相关分子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接受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26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病理类型、大小、数目的影响因素。结果262例受检者中,无息肉检出116例,检出腺瘤性息肉113例,炎性息肉33例。息肉组HOMA-IR、VCAM-1及FGF19分别为2.904±1.754、(334.415±139.573)ng/ml和(135.865±98.470)pg/ml,均高于无息肉组[分别为2.369±1.306、(302.480±99.946)ng/ml和(110.694±76.044)ng/ml,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4.269,95%CI为1.963~9.405)和FGF19(77.0~131.4 pg/ml:OR=2.385,95%CI为1.155~4.926)为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3.799,95%CI为1.650~8.748)和FGF19(77.0~131.4 pg/ml:OR=2.290,95%CI为1.072~4.891)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6.725,95%CI为1.853~24.410)和空腹血糖(≥6.5 mmol/L:OR=0.047,95%CI为0.009~0.245)是炎性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3.539,95%CI为1.293~9.689)为单发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5.063,95%CI为2.048~12.515)、FGF19(77.0~131.4 pg/ml:OR=2.502,95%CI为1.102~5.681)和空腹血糖(≥6.5 mmol/L:OR=0.282,95%CI为0.095~0.839)是多发息肉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3.416,95%CI为1.134~10.289)和空腹胰岛素(≥9.4 μU/ml:OR=9.480,95%CI为1.485~60.521)为发生<0.5 cm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3.151,95%CI为1.244~7.984)和空腹血糖(≥6.5 mmol/L:OR=0.310,95%CI为0.102~0.941)为发生0.5~0.9 cm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22.649,95%CI为4.154~123.485)、年龄(55~64岁:OR=4.473,95%CI为1.070~18.704;≥65岁:OR=5.815, 95%CI为1.300~26.009)、体质指数(≥28 kg/m2:OR=5.310,95%CI为1.224~23.032)和FGF19(77.0~131.4 pg/ml:OR=7.474,95%CI为1.903~29.351)为发生≥1.0 cm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影响因素。按性别分层后,对于男性受检者,血清FGF19为结直肠息肉(77.0~131.4 pg/ml:OR=6.109,95%CI为1.688~22.104)和腺瘤性息肉(77.0~131.4 pg/ml:OR=6.401,95%CI为1.717~23.864)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女性受检者,年龄(55~64岁:OR=3.783,95%CI为1.052~13.611)和VCAM-1(≥352.8 ng/ml:OR=4.341,95%CI为1.142~16.493)为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55~64岁:OR=5.743,95%CI为1.205~27.362;≥65岁:OR=6.885,95%CI为1.143~41.467)、VCAM-1(≥352.8 ng/ml:OR=6.313,95%CI为1.415~28.159)和IGF-1(≥7.6 ng/ml:OR=5.621,95%CI为1.069~29.543)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结直肠息肉及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有关,血清FGF19是结直肠息肉及腺瘤性息肉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是结直肠息肉及腺瘤性息肉潜在的血清学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标签: 结直肠息肉 胰岛素抵抗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