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具有法定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应一律予以排除,《北京市精神病司法鉴定管理办法》规定了四种鉴定人回避的情形,北京市司法精神鉴定专家组出具的鉴定结论在程序上是北京市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最终结论

  • 标签: 司法精神病 浅析采信 精神病鉴定结论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病医学鉴定中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53例老年精神疾病肇事肇祸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肇事肇祸老年精神障碍者以60a~69a居多,男性以暴力行为为主,女性则以上访者为主,社会心理因素在老年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较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为老年人营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 标签: 老年精神障碍 司法鉴定 危险因素
  • 简介:2005年10月1日后,按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号、28号决议规定,当司法精神鉴定结论有争议时鉴定医生必须出庭质证.为此,作者对第九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海某医院提供的未讨论的1例典型的鉴定案例进行评析,探讨精神医学鉴定医生应如何应对国家这一重大改革措施的出台.评析如下.

  • 标签: 证言证据 无病推定 鉴定
  • 简介:2005年6月上旬,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我国煤炭行业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煤炭工业今后十年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必将促进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保障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于抓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煤炭工业 精神 国民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 煤炭行业
  • 简介:近年来,黄淮学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意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改进思政教学、宣传教育、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倾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高地".

  • 标签: 高地 精神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宣传教育 环境育人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继1989年14号文件之后,我国多党合作史上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当务之急是要搞好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湖北民建要在已取得的各项成就之上。扎扎实实将《意见精神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湖北做出新贡献。

  • 标签: 学习 加强 参政党 自身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评定心因性精神障碍司法精神鉴定责任能力的方法.方法对72例心因性精神障碍的刑事案例资料用SPSS统计包进行等级相关和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对责任能力评定有关因素及有影响的判别因子.结果作案方式、案情、意识障碍、妄想、幻听、举鉴者、作案动机、思维形式障碍、幻视、情感障碍、作案后果、作案对象、个性等19个因素与责任能力有关,有判别作用的因素为作案方式、案情、意识障碍、妄想、幻听、劳动环境、适应能力共7个因子,建立了评定心因性精神障碍责任能力的判别方程.组内回代检验总体判断正确率为93.3%.结论多元判别分析方法可作为评定心因性精神障碍责任能力的方法.

  • 标签: 心因性精神障碍 司法精神鉴定 责任能力 多元判别分析
  • 简介:摘要: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的工作是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和痕迹学的原理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来完成的。鉴定人应通过公安机关提供的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当事人和目击证人的询问笔录、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证据,然后结合交通事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标准,进行科学、准确的鉴定鉴定意见在交通事故认定中具有重要的证据力和证明力。因为鉴定人是专业人士,他们的意见是公正、客观的,被认为是权威的证据。鉴定意见可以帮助公安机关、法院、保险公司等机构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损害扩大的形成机理进行判断和确认,有助于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

  • 标签: 司法鉴定意见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4例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我中心2014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所的全部暴力行为者,全年共累计124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提请鉴定方、犯罪特征、作案工具、既往有无精神异常史,精神疾病诊断、结论等。结果1、犯罪嫌疑人大多为男性青壮年、汉族、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多等特征。2、50%案例由家属提请鉴定。3、、犯罪嫌疑人多以各种刀具及铁制农具为凶器,其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直接导致77人死亡,其杀人动机不明。4、诊断数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无精神病者仅2人。其中精神分裂症导致68人死亡。5、既往有精神障碍者有62人。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法教育,积极、科学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促进精神障碍的康复,最大限度减少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行为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近10年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上访案例的特点。方法对在四川大学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鉴定的共3387倒案例中涉及上访的31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5年组上访案例有6例(0.53%),后5年组有25例(1.11%)。有一定事实依据组的上访持续时间长于无事实依据组(P〈0.05)。31例案例的鉴定结论有17例(54.84%)为精神分裂症。前5年组与后5年组的鉴定结论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事实依据组与有一定事实依据组的鉴定结论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5年来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上访案例数量较前5年有所增多。有一定事实依据上访者的上访持续时间较无事实依据上访者长。司法鉴定的上访案例中,精神分裂症仍是主要鉴定诊断类型。无事实依据的上访人员中出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司法精神病学 司法鉴定 上访案例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我国精神病的司法鉴定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受理的42例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具体的鉴定现状以及鉴定所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刑事案件占据比例最多为17例(40.5%),在疾病诊断构成方向又以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最多,有16例(38.09%)。结论借助于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就我国司法鉴定所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反映,其也能够为我国司法精神鉴定工作的进一步推行提供足够多的参考。

  • 标签: 精神病 司法鉴定 状况分析
  • 简介:现行刑事诉讼中,对刑事被告人的精神鉴定权赋予了司法机关,当事人只能向司法机关申请鉴定而无权自行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提交法庭。这种鉴定体制有违“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对等原则”、“中立原则”等正当程序原则,未来可借鉴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精神鉴定合理因素,将精神鉴定权赋予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并规定在当事人自行聘请鉴定人进行精神鉴定时,负举证责任。

  • 标签: 正当程序 精神病鉴定 体制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奸的性防卫能力问题,为更好地防范此类案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受性侵害案例从生物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为轻度,中度11例,重度3例。性防卫能力判定无12例,减低9例,有3例。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防卫能力多丧失或削弱,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社会及家属要加强对其的监护及治疗。

  • 标签: 精神病 精神发育迟滞 性防卫能力 司法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凶杀案的案例特点。方法对118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医学、法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病人作案有其普遍性,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有文化低、人口流动性大特点,作案随意性强,以亲人为作案对象多见,手段凶残,再作案机率高。申请司法鉴定主体呈多样化。结论精神病人的救治、监管应制度化,加大社会支持,以减少类似案件发生。精神病司法鉴定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对司法鉴定工作的研究,完善司法鉴定工作体系。

  • 标签: 精神病人 凶杀案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医学 法学
  • 简介:摘要:本文将深入研究颅脑外伤伴随的精神障碍的症状,并以司法精神医学的视角来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经过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79例颅脑外伤患者均伴有精神障碍,并对其临床表现和疾病以及精神伤残程度进行了准确的鉴定。在过去半年里,个人性格的转变和神经症症状的出现频率很高。3—6个月的时间里,少数患者的智力水平可能会急剧下降,脑电图和颅脑CT检查的异常率也会显著增加,此外,脑外伤综合症、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风险也将大大提升。延误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精神和健康问题,同时也可能增加受害者的财务负担。综上所述,及时准确地审查和解决案件,不仅可以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还能够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并且可以减轻他们的治疗费用。

  • 标签: 颅脑损伤,精神障碍,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 简介:中共中央颁发了,是指导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又一份纲领性文件,也是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行动指南.我省民革广大干部和党员,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全面加强民革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好参政党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标签: 学习 履行 参政党 职能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要慎提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其一,"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会成为司法人员怠于审查鉴定意见的借口。依照刑诉法规定,鉴定意见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依法审查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防止"垃圾科学"进入诉讼,是法官必须履行的"守门人"职责。其二,"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会使司法人员在面对多份鉴定意见时盲目崇拜权威鉴定机构和鉴定人。

  • 标签: 鉴定意见 司法实践 权威 司法人员 证据能力 查证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