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暴力行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124例暴力行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梁宝

湖北省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430022

摘要:目的:探讨124例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抽取我中心2014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所的全部暴力行为者,全年共累计124例。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提请鉴定方、犯罪特征、作案工具、既往有无精神异常史,精神疾病诊断、结论等。结果:1、犯罪嫌疑人大多为男性青壮年、汉族、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口多等特征。2、50%案例由家属提请鉴定。3、、犯罪嫌疑人多以各种刀具及铁制农具为凶器,其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直接导致77人死亡,其杀人动机不明。4、诊断数量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无精神病者仅2人。其中精神分裂症导致68人死亡。5、既往有精神障碍者有62人。结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普法教育,积极、科学治疗精神障碍患者,促进精神障碍的康复,最大限度减少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行为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精神障碍;暴力行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ofviolencein124patientswithmentaldisorder.Methods:thetotalof124casesofforensicpsychiatricexpertiseinourcenterin2014wereselected.Thecontentsofthesurveyincludedemographicdata,drawtheidentificationoftheparty,thecrimecharacteristics,thetoolsofcrime,thepasthasahistoryofmentaldisorders,psychiatricdiagnosis,conclusion,etc..Results:1,mostofthesuspectsweremaleyouth,theHan,thelowlevelofeducation,theruralpopulation,andsoon.50%,2casebythefamilydrawidentification.3suspectsmanytoallkindsofcuttingtoolsandirontoolsforweaponandthemeansofcruel,socialharmgreatly,adirectresultof77peoplewerekilled,themurderofthemotivewasunclear.4,thenumberofdiagnosisinthetopthreewereschizophrenia,mooddisorders,personalitydisorders,nonpsychiatricpatientswithonly2people.Inwhich68peoplediedofschizophrenia.5,62peoplewithmentaldisorders.Conclusionshouldstrengthenlegaleducationinthehigh-riskgroup,positive,scientifictreatmentinpatientswithmentaldisordersandpromotetherehabilitationofmentaldisorders,minimizeoccurrenceofintentionalinjury,intentionalhomicideandotherviolentbehavior.Toprotectpeople'slivesandpropertysecurity.

Keywords:mentaldisorder,violence,forensicpsychiatry

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暴力行为的案例较为常见,2014年我中心共接受347例司法鉴定案例,其中暴力行为者124例(35.7%),暴力行为轻则伤害他人的身体和心理,重则导致他人死亡,引起受害者及家庭成员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局面。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为配合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犯罪嫌疑人提供科学依据,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所有对象均来自我中心司法鉴定研究所2014年受理的全部暴力行为的案例,由司法机构委托鉴定。共计124例。

1.2方法

1.2.1采用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提请鉴定方、案由、作案前有无精神障碍史、犯罪特征、使用作案工具、精神检查、精神疾病诊断、结论等。

1.2.2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评定精神障碍诊断。

2结果

2.1人口学资料

在124例被鉴定人中.,男性122人,女性2人。年龄在17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4.2±7.6岁),婚姻状况,己婚35人,末婚58人,同居5人,离婚20人,不详6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6人,初中45人,高中、技校、中专29人,大专及以上14人。民族,汉族121,土家族2人,回族1人。职业,无业62人,农民32人,工人6人,打工5人,学生2人,经商3人,药师1人,图书管理员1人,不详4人。户口所在地,农村77人,城镇47人。

2.2提请鉴定方

由家属提请鉴定者有62人,占(50%),由司法机关提请鉴定者者有58人,本人提请鉴定者4人。既往有精神病史62人。

2.3案由

故意伤害55例,故意杀人68例,过失杀人1例。共导致77人死亡。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导致68人死亡。

2.4动机

绝大多数杀人者动机不明。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被鉴定人具有以下特点,男性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低,无业及农民居多,被鉴定患有精神障碍者占97.58%,作案工具多以刀、铁制农具为主,其动机不明,手段残忍,给予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针对这些高危人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预防,

一,系统、科学治疗精神障碍,并建立社区档案,由县级精神专科医生定期或不定期诊疗,向家属提供必要的防范措施[1,2]。

二,在被鉴定者中,精神分裂症,有58例,占46.8%,他们在作案前均有精神异常史,但接受科学、系统治疗的人极少,致使病情不稳定,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加强精神障碍的规范化治疗,促进疾病康复,是减少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的关键措施[3,4]。

三,司法部门应经常针对高危人群家属和患者开展普法教育,防微杜渐,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促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并可大大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5]。

四,从作案工具看,刀、铁制农具是他们常用的凶器,对这些危险物品,家属应加强管制[6]。

五,受害者中有90人认识犯罪嫌疑人,且知晓嫌疑人的病情,因此,在和患有精神障碍者交往时,应尽量尊重他们,不可发生冲突[7]。

当然,由于大多数人作案动机不明,这是其犯罪的不可预测性。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或许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参考文献:

[1]李毅,高北陵,胡峰等.辨认和控制能力精神医学评定量表划界标准与实证效度[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3):276-280.

[2]章浩明,亢明.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新里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3):212-213.

[3]曹威,冯少慧,耿磊等.间隔10年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3):159.

[4]王高华,刘浩.中国司法精神医学的发展与展望[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3):160-163.

[5]王英,冼易平.颅脑损伤所致轻度智力缺损和边缘智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对照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413-414.

[6]宋红梅.反复发作旅途性精神病司法鉴定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3):211.

[7]撒兰梅,史超.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新疆医学,2014,44(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