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内膜病变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5例因停经后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5mm)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比较绝经后无症状妇女内膜组织病理学结果、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厚度的分布。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9例(51.11%),其次为正常子宫内膜44例(32.59%)。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为94.55%。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厚度为分别(8.5±3.7)mm、(13.2±3.9)mm、(14.9±5.2)mm。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厚度的分布比较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的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多为子宫内膜息肉,不能单纯依赖于超声来评价,还需要综合临床和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才能作出个性化的评价。联合应用宫腔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获得最终正确诊断极为重要。

  • 标签: 绝经后期 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彩超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2例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腹式彩超(对照组)和阴道彩超(实验组)进行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式对两种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彩超 腹式彩超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增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应用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技术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性刮宫、宫腔镜子宫内膜定位活检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85.8%、76.8%,而临床敏感率分别为100.0%、83.2%、74.5%,三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以及敏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能准确观察到患者病灶大小、生长形态、生长部位,通过对患者活性组织进行检查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快速诊断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 RNA(microRNA,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EMS 患者异位内膜组织和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开展实验。利用Illumina平台的miRNA测序检测内膜组织中 mi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潜在靶基因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文献挑选6个具有显著差异的miRNAs(miR-98-5p、let-7c-5p、miR-495-3p、miR-200b-3p、miR-200c-3p、miR-148b-3p),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验证,并在构建miRNA-基因调控网络后初步验证其潜在靶基因。结果测序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有69个miRNAs出现差异表达(差异倍数>1.5,P<0.05),其中表达上调22个,表达下调47个。基因本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s所调控的靶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集中在与蛋白质修饰、发育调控、细胞代谢和形态结构等相关。KEGG pathway分析显示,靶基因富集于蛋白质功能、自噬、AGE-RAGE及MAPK信号通路中。qRT-PCR结果显示miR-98-5p、let-7c-5p、miR-200b-3p、miR-200c-3p的表达情况与测序结果一致。miRNA-基因共表达网络显示 miRNAs与所预测的靶基因间的相互关系。miRNAs潜在靶基因的qRT-PCR验证结果显示,miR-200b-3p、miR-200c-3p与ZEB2呈负相关,miR-98-5p与PGRMC1呈负相关,miR-98-5p、let-7c-5p与ADIPOR2呈正相关。结论miR-98-5p、let-7c-5p、miR-200b-3p和miR-200c-3p在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表达,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小RNA 异位内膜 在位内膜 差异表达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并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 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0例实施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观察组 2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 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但两组 1年内妊娠率对比无差异, 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腔内平整化治疗(IPT)对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金钢砂磨针磨除内膜的方法建立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用随机数表法将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比Ⅱ组),每组8只。Ⅰ组为颈动脉内膜剥脱模型对照组;Ⅱ组为采用金刚砂磨针磨除内膜后,行IPT;取对侧颈动脉作为自身对照。术后即刻及2周应用超声诊断仪评价血管狭窄程度。2周后,取两侧颈动脉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内膜增生情况。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周后,Ⅱ组腔管比(内腔面积/总面积)低于Ⅰ组[(40.57±2.40)%比(52.79±2.01)%,t=8.387,P<0.01],新生内膜区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低于Ⅰ组(0.134±0.020比0.110±0.011,t=2.621,P<0.05),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低于Ⅰ组[(111.300±21.380) cm/s比(168.700±13.640) cm/s,t=4.222,P<0.01],管腔直径高于Ⅰ组(0.852±0.152) mm比(1.167±0.213) mm,t=2.5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T能够抑制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减少有关。

  • 标签: 动脉内膜剥脱 血小板黏附 内膜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内膜下血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共254个,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同时加用阿司匹林50mg/d,B组常规促排卵.并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监测HCG日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A组内膜内膜下血管生成高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内膜内膜下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ystolic/diastolicratio,S/D)分别为1.07±0.45、0.53±0.09、3.95±0.42,明显低于B组1.38±0.81、0.60±0.13、4.31±1.02.结论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内膜下血流灌注.关键词阿司匹林;促排卵;子宫内膜血流AStudyonLow-doseAspirinEffectson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inovulationinductionMuihui-fang,Liuchun-hua,ThePeople’sHosGpitalOfLongkouCity,Longkou265701,shandong,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Low-doseAspirinEffectson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inovulationinduction.MethodsAprospecGtivestudyonthewomen(254cycles)whoreceivedovulationinduction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allocatedintotwogroupsAgroup(Aspiringroup,136cyGcles)withLowdoseaspirin(50mg/d)andclomiphenecitrate(100mg/doncycledays5to9)inovulationinduction;Bgroup(CCgroup,118cycles)onlywithclomiphenecitrate(100mg/doncycledays5to9).TransvaginalcolorDopplerultrasoundexaminationwasperformedtodeterminethebloodflowdistributionpatGterns,pulsatilityindex(PI),resistanceindex(RI),systolic/diastolicratio(S/D)of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onthedayofHCGinjection.ReGsultsGradesofvisiblebloodflowoftheendometrialdetectedbyTransvaginalcolorDopplerultrasound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betweenthetwogroups(p<0.01).AspiringrouphadlowerPI,RT,andS/Dof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thanthoseintheBgroup(p<0.01).ConclusionLowdoseaspirintherapKyeiynwoovrudlastioninductioncombinedwithCCcanpromotes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Aspirin;Ovulationinduction;Endometrialandsubendometrialbloodflows中图分类号R7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1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观察组2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1年内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EMS所致不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导致胚胎着床障碍是EMS患者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子宫内膜形态改变、容受性相关因子表达紊乱、非编码RNA表达异常等方面对EMS患者内膜容受性改变进行综述,旨在为EMS相关性不孕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孕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并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 2017年 7月~ 2019年 8月 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0例实施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观察组 2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 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0.05,但两组 1年内妊娠率对比无差异, 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endometrial polypectomy under hysteroscopy. Methods 40 cases of endometrial polyps from July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curettage after hysteroscopic positioning, and 2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electrosurg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mount of menstruation,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1-year recurre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endometrial polyps is effectiv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观察组2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1年内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 (EMP)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EMP患者 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月经量,术后随访 1年,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 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5.6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 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及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能够明显减少 EMP患者月经量,提高患者妊娠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电凝术 子宫内膜息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借助宫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此研究的50例EMP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1/1-2021/6/30,分为使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的对照组(n=25)和加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的实验组(n=25),评价手术效果、月经改善效果、术后出血复发率及息肉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均无差异(P>0.05);加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疾病复发率,实验组出血复发率与息肉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 电凝术 子宫内膜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EMP)电切除术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8例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对象,所有样本的就诊手术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内,且均我院妇产科收治;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分组,即摘除电凝组和电切除术组,其分别接受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每组均为39例样本;组间对比术后1年的妊娠率和复发率。结果:电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摘除电凝组的患者,其妊娠率明显高于摘除电凝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手术干预后,患者的妊娠率较高且复发率低,相较于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加电凝术的治疗效果而言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 标签: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摘除 电凝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复习10例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并重新阅片诊断,完善免疫组化检查,并参考文献分析研究。结果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一种少见妇科肿瘤,临床因无特异性症状而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或腺肌瘤,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大部分形似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部分肿瘤可向其他成分分化,肿瘤细胞向间质内的浸润以及血管、淋巴管的浸润是区分良恶性的关键。结论恶性程度与肿瘤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数,浸润方式及出血坏死程度有关。免疫组化在该组肿瘤的诊断中有帮助。

  • 标签: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的不规则增殖,同时伴有腺体、间质比例增加的器质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生殖内分泌紊乱所导致,与长期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的处理与管理的观点有所更新和改变。文章结合相关文献,主要围绕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变化、诊断性刮宫术指征的变化、子宫内膜增生管理观点的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诊断性刮宫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管理策略
  • 简介: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危害奶牛生殖、生产性能的大敌。作者自2000年以来共诊治了84例不同胎次的奶牛患子宫内膜炎.经过治疗有72例痊愈受孕,12例淘汰,本文就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奶牛子宫内膜炎 防治 生产性能 受孕 胎次
  • 简介:子宫内膜炎是奶牛较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会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防治方法 奶牛养殖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