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2021年福建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流行特点,为禽流感防控、预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福建省6地市监测点的4类禽类相关不同场所进行6类不同类型标本的采样,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环境标本进行A型、H5、H7和H9亚型核酸检测,并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共采集6个监测点标本4 214份,其中A型禽流感病毒阳性率为41.53%(1 750份),H5、H7和H9亚型阳性率分别为2.33%(98份)、1.16%(49份)和23.16%(976份),H5+H7亚型阳性率为0.05%(2份),H5+H9亚型阳性率为1.83%(77份),H7+H9亚型阳性率为0.83%(35份),H5+H7+H9亚型阳性率为0.09%(4份),A型阳性未分型的阳性率为12.08%(509份)。不同检测场所和不同类型标本A型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7, P<0.001; χ2=51.58, P<0.001):城乡活禽市场的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49.72%);不同类型标本中笼具表面擦拭标本(48.09%)、清洗禽类的污水(47.34%)和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45.66%)的阳性率较高。不同地区监测点的A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34, P<0.001):A型阳性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市分别是三明市(56.00%)和漳州市(3.34%)。在时间分布方面,冬春季(11月至次年2月)和夏季(6~8月)的阳性率较高。结论福建省禽流感病毒总体阳性率较高,以H9亚型为主,应重点加强冬春季和夏季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加强对城乡活禽市场的监管力度。

  • 标签: 禽流感 外环境 禽流感病毒 监测
  • 简介:摘要人副流感病毒(HPIVs)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根据其血清学及基因组特征,可分为HPIV1~HPIV4四种血清型别。不同血清型HPIVs导致的临床疾病谱、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都有所不同。基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差异,HPIVs可进一步划分为具有不同时空分布特征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标准的分子分型方法有助于阐明HPIVs在人群传播过程中的基因进化和传播模式,然而,由于国内外至今未建立统一且标准化的分子分型方法,阻碍了对HPIVs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就HPIVs的病毒特征、基因组结构、现有的基因分型方法及进化加以综述,并筛选出分子分型参考株,以完善对HPIVs基因特征以及分子分型的认识,为我国开展HPIVs分子流行病监测和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分子分型 基因型 进化 人副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燕窝酶解液并初步了解其抗流感病毒的方式和效果。方法以唾液酸提取率为评价标准,选择最佳酶解时长和液料比,获取燕窝酶解液。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血凝试验分析并明确燕窝酶解液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方式和单个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环节。试验同时设立病毒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燕窝干预下NF-κB的表达情况和炎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液料比45∶1、酶解时长不低于3 h的条件下获得燕窝酶解液,唾液酸的提取率为(66.87±0.05)%。相比病毒对照组,燕窝酶解液通过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方式降低病毒基因NP和M的转录水平(t=2.81和3.34,P=0.023和0.010)。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燕窝酶解液在病毒感染初期和复制初期(0 h和2 h)发挥抑制效果,NP基因转录相比病毒对照组显著降低(t=13.79和21.84,P=0.005和0.002)。与燕窝液组相比,在燕窝酶解液干预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FN-γ、NF-κB、NF-κBp65的表达也降低(t=15.12、21.31、4.85、7.40、13.77和29.39,P均<0.05)。结论通过酶解的方式可以提高燕窝的抗流感病毒效果,燕窝酶解液能够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炎症因子表达。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燕窝 酶解液 抗流感病毒 炎症因子 抑制
  • 简介:介绍了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流感病毒感染机制和防治方法的认识,着重探讨中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单味中药研究、中药复方研究和中药抗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筛选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究发展方向。

  • 标签: 流感病毒 感染机制 防治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 抗病毒作用
  • 简介:摘要流感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医学问题,流感病毒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其抗原性变异频率极高,变异幅度极大,此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所不及。本文将对不同流感病毒的变异以及其引发流行的防控措施进行综述。

  • 标签: 流感变异防控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l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lNl,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 标签: 流感病毒 MDCK细胞 分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方法。方法取200例流感样患者的鼻咽部史拭子,分别经胶体金法、免疫渗滤法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检测结果对照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比较,评价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效能。结果免疫渗滤法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明显高于胶体金法(P<0.05)。结论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势,胶体金法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大样本筛查检测,免疫渗滤法的灵敏度较高,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抗原 胶体金法 免疫渗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S)与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感染的相关性,为防治FS发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4例确诊为FS的患儿(FS组)及同期住院的66例、有发热而无惊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于入院当日采集所有入选病例鼻咽拭子,经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FluA及FluB抗原.结果FS组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85.78%);以单纯性FS最多见(占61.76%);FS组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FluA、FluB的感染率(分别为28%,11.4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63%,3.03%)(P=0.044).结论FluA及FluB感染是FS的相对危险因素,而且FluA感染更多见于男性FS患儿中,因此,在我国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对儿童,尤其是男孩、既往有FS病史者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可减少FS的发生.关键词儿童;热性惊厥;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是针对酶活性位点进行药物设计。本文根据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结构,活性,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介绍,合成一种新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标签: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合成分析
  • 简介:据9月28日俄罗斯媒体报道,目前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在我们的世界上散播,从而对世界上各种生物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日前美专家发现了一种神秘的疾病正在美国散播,并且导致许多狗死亡。

  • 标签: 美国专家 传播速度 流感病毒 传染性疾病 俄罗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流感病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0份经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筛查检测的标本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不同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8.33%和58.33%,胶体金快速检测法较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47%和53.8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作为流感防控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

  • 标签: 流感病毒 胶体金快速检测 实时荧光RT-PCR
  • 简介:世卫组织强调,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流感病毒的感染,但此次墨西哥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为中青年,青少年更是易感人群。专家解释,越是年轻且体质强壮的人,身体的免疫功能越敏感,发挥的免疫能量就越高。

  • 标签: 流感病毒 甲型 病毒感染 免疫功能 世卫组织 易感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大样本流感样病例检测,明确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原则,从而快速明确流感诊断,控制流感暴发,减少资源浪费。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发热门诊的4 622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其中流感季3 230份,非流感季1 392份,采用快速抗原法和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流感病毒检测。不一致结果采用第二种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比对。比较快速抗原法对于不同年龄敏感度与特异度的差异,以及不同亚型、不同病毒载量的检出差异。结果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法的敏感度为33.7%(577/1 710),特异度为93.5%(2 723/2 912),与qPCR的一致率为71.4%(3 300/4 622)。在流感季,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法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1%(570/678)和57.4%(1 464/2 552)。在非流感季,其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分别为8.0%(7/88)和96.5%(1 259/1 304)。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法与乙型流感病毒存在交叉反应,为2.3% (18/766)。儿童的敏感度比成人高[56.7%(164/289)比29.1%(413/1 421)]。快速抗原法对于不同流感亚型(H1N1和H3N2)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8),其敏感度随循环阈值(Ct值)增大而降低。结论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法阳性结果可确诊。在流感季,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阴性应进行核酸检测,而非流感季阴性结果可排除感染。快速抗原法对儿童的敏感度比成人高,敏感度与Ct值呈负相关。

  • 标签: 流感病毒A型 方法 快速抗原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年龄
  • 简介:  【摘 要】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仪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中的流感病毒,分析其检测效果。方法: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实验室所收集的 120例流感样病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取流感病毒细胞分离检测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法,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流感病毒细胞分离检测法,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时可以优先考虑选择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其检出阳性率更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 PCR仪 ;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检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influenza virus in influenza like cases by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and analyze its detection effect. Methods: 120 cases of influenza like patients collected in the laboratory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influenza virus cell isol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 an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 method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detection results.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fluenza virus cell isolation detection,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can be preferred in the detection of influenza virus, and its positive rate is higher,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方式运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中心收到的300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流感病毒核酸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完成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于300件流感样病例咽拭子完成检测后,80件获得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果;其中56例属于甲型H1N1病毒,15件属于季节性甲3亚型病毒,6件属于季节性甲1型病毒,2件属于乙型病毒,1件属于丙型病毒。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方式有效运用,呈现出有效性以及科学性特点,对于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准确性以及快速性可以做出保证,对于流感病毒流行规律可以进行认真分析,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可以给予充分预防。

  • 标签: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探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4月新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4例疑似流行性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毒分离为诊断“金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免疫层析法 快速检测 甲型 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