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果青天葵水溶性部位对甲型流感病毒FM1有抑制作用,  本实验考察青天葵不同极性部位对甲型(FM1)、乙型(昆40B)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本实验对青天葵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进行观察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作用研究 抗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流感病毒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要点,从而为需要者提供参考减少发病。方法通过对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的部分特征和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其防治要点、治疗原则。结果可采取减少人群密集活动,尽量戴口罩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出现。管理好传播源,对病原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总结流感一般来说都是可以自愈的,药物治疗仅仅是辅助,所以关键在于患者加强自身免疫能力,在患者无法自愈的情况下,再给予药物辅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对617例流感样病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的测定,对检测出的阳性标本采用MDCK进行培养并分离,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本组617例标本中实时荧光PCR共检测出阳性标本152例,阳性率24.6%;细胞培养法在此152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流感病毒79例,阳性率12.8%,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是实验室快速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细胞培养法 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比较不同的流感病毒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 85例,所有患者均需采用实时荧光技术( RT-PCR)、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GICA)进行流感病毒检验,回顾分析两种检验结果。结果 RT-PCR流感病毒检验阳性率为 82.35%, GICA流感病毒检验阳性率为 94.12%,两种检验方法结果相同病例有 66例,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GICA流感病毒检验效果比 RT-PCR检验更加显著,能准确检验出流感病毒,且操作简便、检验时间短,在流感病毒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荧光技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流感病毒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流感病毒检测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80例流感病样病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咽拭子采集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的测定,如果为阳性则执行MDCK培养同时进行分离,评估检验结果特异性、灵敏度的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出阳性64例,阳性率为35.56%(64/180),细胞培养法分离出流感病毒35例,阳性率为19.44%(35/180),PCR仪检验阳性率高于细胞培养法,P<0.05。细胞分离培养法对实时荧光PCR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4.69%(35/64)、100.00%(116/116)。结论对流感病毒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流感病毒 细胞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集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的350份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细胞培养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11.43%高于细胞培养法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临床检测中具有简单快捷、简单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流感爆发初期大面积快速筛查。

  • 标签: 细胞培养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口服液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在小儿流感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流感病毒感染患儿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之分成A、B两组(n=39)。对两组都施以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同时对A组加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分析两组发热与闭塞/流体症状的缓解情况,同时对各组的疗效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鼻塞/流涕持续时间为(3.85±0.97)d、发热持续时间为(1.36±0.47)d,短于B组的(5.61±0.92)d、(2.94±0.83)d,P<0.05。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7%,高于B组的71.79%,P<0.05。结论联用抗病毒口服液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有效提升小儿流感病毒感染的总体疗效,且有助于促进患儿发热等症状的快速缓解,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流感病毒感染 抗病毒口服液 临床疗效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1月-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以双肺多发斑片渗出性病变为主,且大部分病例呈磨玻璃样渗出。同时以下肺及胸膜下分布为主,部分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为综合性诊断,但掌握其胸部影像学特点,在其症状表现尚不典型、确诊检查尚未回报时,可早期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治疗时机,以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肺炎 胸部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乙肝病毒性肝炎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病症,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性病变,会对人体内的多个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因为这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传播,一旦这种病毒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就会造成严重的疾病。当前,这种病毒性肝炎的感染人群正在不断的增加,需要对这种病毒进行预防和控制,才都避免病毒的大规模传染。本文就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乙肝病毒性肝炎 预防控制措施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在乙型重型肝炎抢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07至2019-03我院收治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3例作为本次评价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将先入院的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后入院的1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抢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患者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改善显著,抢救治疗成功率及病毒转阴率均明显提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较为明显,经计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抢救中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抗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重型肝炎 抢救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HBV慢性感染是到导致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国内外研究表明,有效控制和减少 HBV复制可以改善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可减缓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延长生存期,因而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很重要。目前抗 HBV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

  • 标签: [ ]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