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4年6月~2000年3月用MMC、DDP、5—Fu组成的FMP方案与单纯5—Fu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47例,观察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8例既往进行过手术、有腹腔、盆腔复发和/或转移的晚期消化系肿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FMP方案(联合化疗组)和5—Fu(对照组)腹腔化疗。两组病例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其中联合化疗组47例,男34例,女13例,年龄33~66岁,中位年龄48岁,胃癌30例,大肠癌14例,肝癌3例;对照组31例,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龄30

  • 标签: 消化系肿瘤晚期 化疗 治疗 手术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文归纳、总结地塞米送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为临床中使用地塞米松,起到指导与参考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地塞米松在化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消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最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地塞米松是化疗过程中重要佐剂,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或增加化疗效果。同时地塞米具有不可规避的消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进一步甄别利弊,做出合理抉择。结论:地塞米是化疗过程中与不同药物配伍,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充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尽量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 标签: 地塞米松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文归纳、总结地塞米送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为临床中使用地塞米松,起到指导与参考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地塞米松在化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消极作用有哪些方面,最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地塞米松是化疗过程中重要佐剂,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或增加化疗效果。同时地塞米具有不可规避的消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进一步甄别利弊,做出合理抉择。结论地塞米是化疗过程中与不同药物配伍,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充分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尽量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 标签: 地塞米松 化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护理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以2015至2016年我院PICC置管化疗肿瘤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PICC置管中给予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平均PICC置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康复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化疗护理 PICC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放化疗的康复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4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各组62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各种不良反应,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 放化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5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支持护理在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 患者 90 例 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支持护理措施。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 焦虑、抑郁程度,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降低( P < 0.05 )。研究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心理支持 护理可以显著 改善肺癌术后化疗 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心理支持 护理 肺癌 术后 化疗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同伴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选择祥云县720名居民作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设为A组与B组,各360名。A组给予艾滋病常规宣传教育,B组配合同伴教育,调查研究对象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结果调查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安全套正确使用情况,教育前,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教育后,B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在艾滋病宣传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艾滋病,实现对艾滋病的有效控制。

  • 标签: 同伴教育 艾滋病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营养支持疗法在肿瘤内科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中的效果 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搜集 201 8 年 1 月- 20 20 年 1 月转入医院接受肿瘤内科治疗的患者 80 例治疗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编码的方式将 80 例患者分为传统营养治疗组和个体化营养治疗组,每组 40 例,比较 2 组治疗前与治疗后 3 周营养生化指标 (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等 ) ,以及营养评分变化。结果传统营养治疗组治疗前后营养生化指标和营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个体化营养治疗组营养生化指标和营养评分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法可以为肿瘤内科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营养治疗体验。

  • 标签: 肿瘤内科 营养支持治疗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安宁疗护是对终末期肿瘤患者全方位质量生活的保障。心理的舒适和稳定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探讨了肿瘤安宁疗护中的心理支持策略。论文首先立足于肿瘤病患在面临生命威胁时的心理困扰和需求,讨论了目前肿瘤安宁疗护中采取的心理疏导措施。然后重点剖析了心理支持在提高病患心理舒适、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为病患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此外,本论文道出了医护人员在提供心理支持时会遇到的难题并提出了有效应对策略,包括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构建,提高医护人员的心理承受力和疏导技巧的培养等。通过对肿瘤安宁疗护中心理支持策略的深入探讨,旨在实现患者舒适、家属满意和社会认同的“三胜”目标,以达全方位提升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安宁疗护 心理支持策略 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 三胜目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肿瘤患者化疗后血管损伤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以来30例肿瘤患者血管损伤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及熟练穿刺,患者血管胀痛刺痛感消失,局部红肿水疱溃疡率下降。结论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肿瘤患者血管损伤

  • 标签: 肿瘤患者 血管损伤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