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对医院科研人员、项目、经费、成果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我院联合某计算机公司设计开发了一个符合我院院情的科研管理体系。该系统解决了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科室、科研人员之间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同时为医院全体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管理个人科研数据的平台。

  • 标签: 医院 科研管理系统 建立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为中医药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动情周期正常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疾病模型组、病症结合模型组A(雷公藤多苷片+冰浴法)、病症结合模型组B(雷公藤多苷片+猫吓鼠+高脂饮食),每组12只,按照实验方案实施,每组大鼠连续造模28天后24h取材,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雌二醇(E2)含量,ELISA法测定抗缪勒管激素(AMH),及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疾病模型组、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的E2和AMH水平下降(P<0.05);病证结合模型组A和B组与空白组及疾病模型组相比,血液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均上升(P<0.05),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其中病证结合模型组B组在血浆粘度改变上较A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悬浮液灌胃结合“冰浴法”,或“猫吓鼠”加高脂饮食造模28天可成功建立肾虚血瘀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猫吓鼠”加高脂饮食法在血浆粘度改变上优于“冰浴法”。

  • 标签: 肾虚血瘀 动物模型 卵巢早衰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清洗及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将具备条件的某区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为该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在该区内随机选取5家医院,将其复用器械纳入集中管理,对比集中管理前后灭菌物品质量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实施集中处理后,灭菌物品质量较实施前有较大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χ2=3.977,P=0.046)。结论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实行集中管理,可大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深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基础的前提上,自行研究开发用于深静脉置管门诊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将该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门诊部门和住院部中,对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对深静脉置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充分应用,对医院门诊部门和住院部进行信息化系统管理,并实现了将置管患者信息、置管信息、护理信息等资源的共享。结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院对置管患者的信息管理、护理会诊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了相关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使医院对深静脉置管患者的管理更具有规范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

  • 标签: 医院深静脉置管 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站稀有血型队伍的建立、采集情况,分析献血者流失原因、采取合理管理办法。方法分析我站近3年稀有血型建档、采集情况,制定有效管理方案。结果我站稀有血型2014年建档91人,采集33800ml;2015年建档164人,采集23500ml;2016年建档256人,采集31300ml。稀有血型建档人员新增率2015年44.5%、2016年35.9%。结论不断提升我站工作人员优质服务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避免或减少成员的流失,全面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稀有血型 RhD阴性 队伍建设 合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2月—2017年5月8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临床路径组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排气、疼痛、下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情况;并发症。结果临床路径组腹股沟疝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术后排气、疼痛、下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价值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升知识掌握水平、手术配合度,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疼痛,减少费用提升满意。

  • 标签: 腹股沟疝手术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建立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量以及复杂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作为预防跟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项重要措施,也就要求相关公共卫生部门能够将构建公共卫生检验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就我国现阶段在建立公共卫生检验体系过程中的战略思考以及具体对策进行了探究分析。

  • 标签: 公共卫生检验体系 战略思考 对策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石狮市前三位死亡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是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常常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为了提升我市胸痛诊疗水平,石狮市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市科技局、卫生局的的支持下,推出了《建立石狮市胸痛规范诊疗团队,提升我市胸痛诊疗水平》的项目。

  • 标签: 胸痛 规范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和应用临床血液需求数学模型,为银川地区采供血机构制定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和工作安排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2005—2016年宁夏血液中心临床用血量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采用差分和季节性差分对序列进行平稳化,然后定阶并估计参数,建立ARIMA模型,用2016年7月—2017年6月临床用血量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判断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银川地区2005—2016年临床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预测模型ARIMA(0,1,1)(0,1,1)12,表达式(1-L)(1-L12)Yt=(1+0.850L)(1+0.858L12)εt,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低于10%。结论应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能在一定时期内较好地预测临床用血需求情况,使采供血机构科学制定和实施献血招募计划,缓解临床血液供需矛盾,为保障血液资源需求提供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临床用血需求预测数学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2种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法。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确定2种注射液是否存在抑菌性,确定阳性对照菌,选择合适的无菌试验方法确保药品的质量要求。结果2种注射用均存在抑菌性,不能直接进行薄膜过滤法检查,需要采用稀释剂冲洗的方法消除两种注射液的抑菌性。结论2种注射液均可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无菌检查,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对照茵,需用100ml/膜稀释液冲洗,以消除其抑菌活性。

  • 标签: 注射液 无菌检查法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建筑的管理、维护、节能及空间管理、诊间合理分配、人员绩效考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通过医院楼宇信息管理系统,能大大提升后勤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科学性,但也需要医院管理者转变观念,建立分层管理模式,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后勤保障团队,发挥出楼宇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佳效能。

  • 标签: 楼宇管理 信息系统 医疗建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骨科120例患者(在2016年10月21日—2017年10月21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建立,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NRS评分(1.02±0.44)分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7.85±1.37)h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建立效果明显。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 建立 骨科 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输液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方法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做随机非盲分组实验,Ⅰ组与Ⅱ组各50例,其中Ⅰ组接受常规基础指导,Ⅱ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和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干预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Ⅱ组相对Ⅰ组在服务满意度上显著提高,达到9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在穿刺成功率、液体残留量上均有明显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是一种可行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残留量,同时还可提升患儿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儿输液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端侧吻合法应用于建立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2013年—2015年将行端端吻合法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12月行端侧吻合法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00%(19/20),失败率为5.00%(1/2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0.00%(16/20),失败率为20.00%(4/20)。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端侧吻合法应用于建立动静脉内瘘术,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端侧吻合法 建立动静脉内瘘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阿司匹林肠溶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制剂通则1105、1106项下要求进行试验。结果需氧菌总数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加中和剂法(调节pH后的120供试液,1ml/皿),霉菌和酵母菌检查采用常规法加中和剂法(调节pH后的110供试液,1ml/皿),大肠埃希菌采用调节pH后的110供试液进行常规法检查。结论该方法不影响污染微生物的生长,适用于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微生物限度 常规法 培养基稀释法 中和剂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阿奇霉素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制剂通则1105、1106项下要求进行试验。结果需氧菌总数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1100供试液,冲洗量为700ml),霉菌和酵母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20供试液,1ml/皿),大肠埃希菌采用薄膜过滤法(110供试液,分8膜,冲洗量为700ml)。结论该方法不影响污染微生物的生长,适用于阿奇霉素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 标签: 阿奇霉素胶囊 微生物限度 培养基稀释法 薄膜过滤法 中和剂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上海长宁区地区70岁以上男性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参考区间。方法检测长宁区地区290例70岁以上男性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并建立参考区间(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出P2.5和P97.5的值建立参考区间)。结果70岁以上男性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参考区间为14.42~37.38ng/mL。结论建立了上海市长宁区地区70岁以上男性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的参考区间。

  • 标签: 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参考区间 70岁以上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梗死在早期采取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于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帮助。方法选基底节区脑梗死病患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患者梗死早期使用丁苯酞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有27例患者有效的建立侧支循环,而对照组仅有18例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对照组患者为(7.2±1.7)分,而观察组患者为(4.5±1.1)分,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早期使用丁苯酞进行溶栓治疗,疗效确切并适合积极推广。

  • 标签: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侧支循环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治疗中,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对比其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arthel、缺血区域血流量均无差异,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侧支循环建立 丁苯酞软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