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Rh阴性血液的血源、供血和输血管理现状,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血源信息库,采取提供库存血液或者定向招募Rh阴性献血者捐血的供血方式,确保临床需求及有效地保护稀有血源。

  • 标签: Rh阴性 血源 管理
  • 简介:摘要RhD阴性血型孕妇孕育RhD阳性血型胎儿时,有发生胎儿或新生儿溶血性疾病的风险,严重者可导致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死亡,孕期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其发生风险;RhD阴性血型孕妇孕育RhD阴性血型胎儿时,则无类似情况。近年来,随着遗传研究手段的不断涌现,对RhD阴性血型孕妇进行胎儿RHD基因型筛查,选择性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对RhD阴性血型孕妇的围产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欧美国家已常规开展胎儿RHD基因型无创产前筛查,但RhD阴性亚洲人中RHD基因除了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型,还有点突变等存在形式,这导致针对高加索人群的筛查技术不完全适用于亚洲人群,需建立针对亚洲人群的无创胎儿RHD基因型检测方法。本文就亚洲RhD阴性血型孕妇基因型特点、胎儿基因型筛查的意义以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Rh-Hr血型系统 孕妇 基因型 Rho(D)免疫球蛋白 胎儿 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鉴定1例疑似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引起的RhD阴性个体的分子背景。方法采用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以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法检测RhD阴性样本,对1例真实D阴性且存在RHD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的个体,通过基因测序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该例样本血清学表型为RhCcdee,其RHD基因第615-616位存在CA两个碱基缺失(RHD615-616delCA),由于框移突变造成第316位氨基酸时形成终止密码子。该基因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GQ289585。结论使用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出1例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

  • 标签: RHD阴性 RHD基因 序列分析 无效等位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抗D抗体的产生与RHD基因Rhesusboxes及外显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有抗D抗体的血液样本42例,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表型,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定RhD阴性,吸收放散试验确定RhDel型,聚合酶链式反应一序列特异引物技术检测RHD基因Rhesusboxes及外显子。结果:在42例样本中,24例(57.14%)样本只含有杂交盒,18例(42.86%)样本中同时含有上游盒、下游盒和杂交盒;RHD基因10个外显子全部缺失的有23例(54.76%),部分缺失的有10例(23.81%),所有外显子全部存在的有9例(21.43%)。结论:RhD阴性女性经妊娠产生了抗D抗体,很可能与RHD基因的杂交Rhesusbox及RHD基因的不完整性有关。

  • 标签: RHD 基因 RHESUS BOX 外显子
  • 简介:人类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仅次于ABO系统,其中红细胞D抗原的重要性仅次于A和B抗原[1].最近,许多研究表明,黄种人与白种人的RhD(一)个体不完全相同,部分个体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为D阴性,但用吸收放散的方法可以证明他们的红细胞上有弱D抗原,称为D洗脱阳性(Del).笔者用血清学方法对30名RhD(一)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 标签: RHD阴性 D抗原 供血者 血清学方法 红细胞 RH血型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对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为临床输血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12年10月351例RhD阴性血型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吸收和放射试验及盐水试管法进行抗原鉴定,包括RhC、Rhc、RhE和Rhe。结果351RhD阴性抗原标本中,以O型血最为多见,AB型血最少,差异明显,p<0.05;RhD阴性抗原标本中以ccdee多见,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安全中进行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可以更好地解决特殊血型的需求,并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RhD阴性血型 抗原分析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临床输血安全的研究角度,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对临床输血安全的意义,为临床输血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集的150例RhD阴性血型标本资料,使用吸收和放射试验及盐水试管法进行抗原鉴定,包括RhC、Rhc、RhE和Rhe。结果150例RhD阴性抗原标本中,ABO血型分布为O型(38.7%)、A型(30%)、B型(26.7%)、AB型(4.6%),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安全中进行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对储存其血液建立血库,可以更好地解决特殊血型的需求,并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RhD阴性血型 抗原分析 输血安全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患者并经过确诊的56例RhD阴性血型患者,对RhD阴性血型抗原进行分析。结果RhD阴性患者血型抗原分布中O型有25例,占比最大为44.6%;本次实验研究共检测出DEL型12名,占21.4%(12/56),其中,O型有5例,占比最大为41.7%(5/12)。结论分析RhD阴性血型抗原能够避免血液之间产生同种抗体,预防溶血性输血,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性。

  • 标签: RhD阴性 抗原 输血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RhD阴性血型孕妇血型不合及其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合肥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2月期间产科的90例RhD阴性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住院分娩的90例RhD阳性孕妇作对照。结果RhD阴性孕妇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产次及抗体效价增加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hD阴性妇女孕前应进行宣教,孕后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无效妊娠。孕期应定期监测抗体效价,结合胎儿B超检查可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积极治疗可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RH阴性血型 抗RhD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温州地区RhD阴性血型患者安全输血和满足临床对RhD阴性血的需求。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l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及《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随机抽取温州地区258044名献血者用全自动血型仪进行RhD抗原初筛检测,对初筛RhD阴性者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同时用盐水试管法对RhC、c、E和e抗原的检测。结果RhD阴性共检出1272名,阴性率为0.49%,RhD阴性献血者表现分布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结论RhD阴性血型库的建立对保障本地区稀有血型的储存和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无偿献血 RhD阴性血型 血型库
  • 简介:目的研究济南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表现型分布情况及不同表现型与D变异型的关系,指导RhD阴性患者的临床输血。方法山东省血液中心检验科初检RhD阴性样本588份,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确认,并测定C、c、E、e抗原表现型频率。结果588例初筛阴性样本中检出D变异型16例,其中ccEe表现型12例,Ccee表现型3例,CCee表现型1例;确认阴性样本572例,其中ccdee表现型333例(58.22%),Ccdee表现型152例(26.57%),ccdEe表现型42例(7.34%),CcdEe表现型22例(3.85%),CCdee表现型18例(3.15%),ccdEE表现型4例(0.70%),CCdEe表现型1例(0.17%)。结论济南地区RhD阴性献血者Rh表现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表现型含有E抗原的初检RhD阴性个体为D变异型的概率高于其他表现型。

  • 标签: 献血者 稀有血型库 不规则抗体 RHD阴性 D变异型 Rh表现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烟台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C、c、E、e抗原分布规律及表型,为献血者招募提供思路,同时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烟台地区经初筛RhD阴性无偿献血者1314例,共获取外周血样本2243例,通过抗球蛋白试验对样本进行RhD阴性确认,同时对经确认为RhD阴性的样本进行C、c、E、e抗原检测。统计分析烟台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C、c、E、e抗原、表型及ABO血型分布频率。结果2243例经初筛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阴性确认率为99.06%(2222/2243);1314例确认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中献血1次914人,2次204人,3次72人,4次47人,5次26人,6次18人,7次16人,8次10人,9次5人,10次1人,11次1人;1314名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C、c、E、e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3.49%(440/1314)、95.36%(1253/1314)、7.69%(101/1314)和99.39%(1306/1314);Rh血型表型分布频率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RhD阴性无偿献血者ABO血型A∶B∶AB∶O为1.073∶1.590∶0.355∶1。结论获得烟台地区RhD阴性无偿献血者Rh血型C、c、E、e抗原及表型分布规律,建立RhD阴性血型库,为RhD阴性献血者招募及临床精准输血一定的提供依据。

  • 标签: RhD阴性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表型 单倍型
  • 简介:目的探究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中心血站72558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出RhD阴性供者,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评价-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建立的价值。结果经检测,0d、21d、0.5年、1.5年不同深低温冻存时间下红细胞中2,3DPG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D阴性低温保存制备量、临床应用量、临床应用率逐年上升,不同年份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D阴性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不会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功能造成影响,建立RhD阴性供者与红细胞-80℃深低温保存信息库,能够有效缓解RhD阴性血缺少的弊端,制备量、临床应用量、应用率明显逐渐增高,为RhD阴性血患者提供相匹配的血液,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RHD阴性 红细胞-80℃ 深低温保存 信息库
  • 简介:目的:了解徐州地区RhD阴性献血者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D阴性初筛、确认、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对170900人份献血者检测过程中确认RhD阴性847例(0.49%),其中检测出含有不规则抗体有12例(1.4%),在RhD阴性献血者中A型有254例(29.9%),B型有248例(29.2%),O型有267例(31.5%),AB型有78例(9.2%)。结论:通过对RhD阴性献血者的检测,了解徐州地区RhD阴性血型频率、血清学表型及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对RhD阴性血型档案库的建立及有效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RhD阴性初筛及确认 血清学表型 不规则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RhD阴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为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5年江山市人民医院38例RhD阴性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产前检查的RhD阳性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别作产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38例RhD阴性孕妇有9例检出有不规则抗体存在,检出率23.7%,其中有妊娠史者阳性率为50.0%(7/14),无妊娠史者阳性率为8.3%(2/24),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观察组中特异性抗体主要以IgG为主,其中抗-D抗体5例(55.6%),抗-E抗体2例(22.2%),抗-M抗体2例(22.2%);对照组检出1例有不规则抗体存在,检出率3.3%,为抗-M抗体。观察组中有4例(2例抗-D、2例抗-M)效价〈16;4例(2例抗-D、2例抗-E)≥16而〈128;1例(抗-D)≥128。对照组1例〈16。结论:定期监测RhD阴性孕妇的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抗体阳性且效价较高者进行必要的产前治疗。加强对尚未生育过的Rh阴性年轻女性的血型知识宣教,是预防HDN的重要措施。

  • 标签: RhD阴性孕妇 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掌握本市无偿献血人群中RhD血型的分布和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建设情况,通过分析RhD阴性血液血源供血和输血现状,找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09~2014年共56136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RhD测定,确认为RhD阴性者,进一步测定表型并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信息库。结果561360名无偿献血者中有2343名测定结果为RhD阴性阴性率0.42%),符合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比值,RhD阴性人群中ABO血型分布为O〉A〉B〉AB,采取提供库存血液或定向招募(机采)RhD阴性献血者献血的供血方式,对临床给予科学合理用血的指导以保证血液供应。结论实行RhD阴性血液的血源、供血和输血全程管理,能确保临床需求及有效保护稀有血源。

  • 标签: RHD阴性 稀有血型 供血 管理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