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是在中国封建道德已经解体,资本主义道德无力解救中国近代以来所发生的深刻的道德危机,而中国人民又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反帝又能反封建的伦理思想武器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开始的.在20近一百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出现了三次大的理论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江泽民伦理思想.这三大伦理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实现了中国化的伟大转化和中国伦理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20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开创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 标签: 20世纪 中国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理论成果 历史地位
  • 简介: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文献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湘潭大学、韶山管理局”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拟在此前后联合召开”毛泽东与20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研讨会面向全国征集学术论文,欢迎有志于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的专家学者以文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 20世纪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马克思主义研究
  • 简介:汤尼·白露(TaniE.Barlow)现任美国莱斯大学赵廷箴与怀芳亚洲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她的著作《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2012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该书论述了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对妇女整体不断发展的描述。在论证几代理论家如何与国际思潮进行辩争的过程中,涵盖了优生学、社会性别、性意识、精神分析思想、文学批评、道德伦理以及革命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理论所关注的性别平等问题。围绕该书提出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王杰教授与汤尼白露教授进行了一次访谈,讨论了中国的女性主义、左翼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与未来。

  • 标签: 妇女 女性主义 左翼理论 马克思主义美学
  • 简介:2003是湖北籍现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先生的百诞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312月6-8日联合举办了"徐复观与20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徐复观 儒学 形而上学 中国哲学
  • 简介:20初,西方世界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是由伯恩斯坦、考茨基等开创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二是发端于俄国、苏联而由西方一些共产党理论家所全盘接受的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三是卢卡奇等人最早提出后又被法兰克福学派所继承和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之间的争论在哲学上主要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不是哲学?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三种思潮在哲学上的争论与分歧是紧紧地同社会理论方面的争论与分歧联系在一起的。第二国际传统的思潮为当代资本主义辩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改良的态度;第三国际传统的思潮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批判,主张对当代资本主义实施革命的态度。后两种思潮尽管都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理论出发点截然有别。共产党的理论家出发点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矛盾运动理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出发点则是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论和异化劳动理论。

  • 标签: 第二国际 第三国际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剩余价值学说 异化劳动理论
  • 简介:2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在改变全球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宏观语境.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产物,总是钟情于成功的故事。21,世界上最伟大的故事应当在中国,“中国”理所当然成为21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基础。21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超越西方的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性以及“反思的现代性”话语,在解码中国样本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书写现代性的中国版本;在规避“现代性之痛”的基础上,实现现代性的救赎;在摆脱西方话语路径依赖的条件下,形成原创性的中国现代性话语。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 21世纪 样本 西方话语 历史性变化
  • 简介: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举行,由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研究中心、张岱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承办。全国政协、河北省政协、国家图书馆、沧州市政协等机构的领导与国内外学者,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韩国檀国大学和韩国国家未来科学部等单位的学者,《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政协报》、《中华读书报》、《河北日报》、《河北学刊》、河北电视台、河北人民出版社等新闻出版界的代表,以及张申府、张崇、张岱年兄弟的家属等120余人出席会议。

  • 标签: 中国海洋大学 张申府 学术研讨会 20世纪 周年纪念 河北师范大学
  • 简介:2001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围绕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东亚哲学与21》;系列丛书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哲学与21”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东亚哲学 二十一世纪 学术交流 理论研究 学术价值 东亚文化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又是2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主要是由该思想体系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世界意义决定的。要深刻理解这一表述,首先要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关系。从词义上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的同义词,而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鲜明区别的两个概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针对中国讲的,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21马克思主义”则主要是针对世界讲的,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当然,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割裂开来。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 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体系 民族特色 辩证统一
  • 简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的新型发展观,它为21中国发展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战略性、前瞻性的思想指导。

  • 标签: 21世纪中国 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央领导集体
  • 简介:18,教授科学知识的讲座活动成为英国地方城镇普通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中长期普遍应用的教学形式,这时的讲座以城市生活为背景,以逐渐生长发展的消费市场为前提,以并不从事学术工作的业余人员为受众,成为面向公众传播与自然有关的学术知识的重要方式.讲座中教授的内容脱离了传统精英群体内部的纯粹思辨,理论知识现实应用的可能性不断得到发掘和强调.这种地方讲座活动在从市场中汲取自身发展的养分的同时,也因为其以市场为导向的目标与行动,将自身影响力扩展至传统精英群体之外的整个社会,从而为此后技术革新的出现和应用提供了肥沃的社会土壤.

  • 标签: 18世纪 英国地方 科学讲座 市场化 工业革命
  • 简介:16的景德镇瓷业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文化激荡,原本以官营瓷业文化圈为特色的景德镇瓷业环境受到搅动,民营瓷业迅速成长和发展。从而促使景德镇瓷业文化的交流圈、瓷业从业人员的自我意识、陶瓷产品的审美特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只是,由于受整个封建社会的影响,当时景德镇的瓷业文化发展仍受到重重制约。

  • 标签: 16世纪 景德镇 瓷业文化环境
  • 简介:<正>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21发展,探索和掌握它发展的规律性.就自然要回顾它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发展的本质,以及探寻它发展的未来趋势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胜利前进的,其中也有它的挫折和失误。但这不是它本身逻辑发展的必然遭遇,而是由于人们未能正确的把它的原理原则同具体时代和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反而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或修正主义的态度.结果造成了它在发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问题研究 科学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实践
  • 简介:雷蒙·威廉斯、E.P.汤普森、理查德·霍加特等20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重视工人阶级与大众文化经验,在"文化与社会"的经验视角上建构了"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在理论形式上则表征了一种理论与现实交互影响的经验性特性。"文化与社会"的传统、文化研究的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分别构成了20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经验性的文化、美学与理论的内容,在文化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的张力形式中充分体现了其理论价值和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

  • 标签: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文化与社会 经验 文化马克思主义
  • 简介:<正>60潮流再度复苏,合身剪裁的外套和俏皮嘻哈的迷你裙又重登时尚舞台。可爱甜美的蝴蝶结装饰和图案,加上令人心动的红色也是流行的重点。让我们也跟一次风,做一回60的摩登女郎。

  • 标签: 时尚舞台 一次风 令人
  • 简介:本文以马伯乐道教学术遗稿的法文(两版)、日、美四个版本为线索,分析说明20初至今的海外道教学术观的确立、发展、争鸣以及变化趋势。认为20初欧洲的道教研究的重要传统开始形成,但直到20中叶,道教独立的学术研究地位尚未完全确立;20下半叶则有多种学术争鸣,海外主流道教学界重新找回并大力发展了20初确立的道教学术观,即一种整体、流动、发展、历史的道教学术观。

  • 标签: 汉学 道教学术观 马伯乐
  • 简介:进入21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梳理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首先在认识论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复兴,重新提出了被斯大林体制强行分割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与卢卡奇相反,当代辩证唯物主义更希望从辩证的角度来包容历史唯物主义。此外,在金融危机之后,重读《资本论》也成为了一个新的潮流,这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更希望借此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在马克思还原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之后,还需要进行生命政治学的批判,因为政治经济学拆分了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没有解决作为个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合法性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生命政治学批判,也只有从身体上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之后,建立一种新的共产主义概念才是可能的。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 21世纪 新趋向
  • 简介:发展21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既是立足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自觉,又是基于当今世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理论创新,基于推进世界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勇敢担当,基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教训的经验总结,基于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智慧结晶,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 标签: 21世纪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