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历史迈进了21。21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大已确立了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想。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的极大丰富、政治的高度民主,同时也意味着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正如美国学者考尔伯特·罗兹曼在谈到现

  • 标签: 现代人格 文艺学 现代性 现代化建设 人格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丰富和发展21马克思主义,需要继续加以多层面综合推进:第一,在创新和发展主体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并由后继者日益完善的理论体系;第二,在学术内涵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术思想体系;第三,在社会功能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指导思想体系;第四,在人民福祉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改善民生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原则思想体系;第五,在价值观念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信仰和价值观的文化思想体系;第六,在国际交往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和平发展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思想体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定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 简介: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以来,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历程。在这500间,资本主义一直处于不断演变和扩展的过程之中。这种变动过程一方面体现为资本主义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另一方面体现为资本主义不断被具体化,被拥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以及...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模式 全球化时代 第三条道路 东亚模式 美国模式
  • 简介:21初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展开了研究。一是探讨何谓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及未来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二是认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总体具有复苏趋势、力量与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巨大等特征。虽然世界社会主义也依旧面临势单力薄、组织能力不强、'资强社弱'的局面,并且不可能短时间内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事实,也明确昭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金融危机 社会主义
  • 简介:15犹太教教条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重新强调律法的中心地位。由迈蒙尼德开始的宗教理性主义强调对上帝的信仰,使犹太教的律法传统受到伤害,并带来了严重的现实后果。为了纠正理性主义的偏颇,杜安、克莱斯卡和阿尔伯批评了迈蒙尼德提出的13条基本原则,但这种批评不是基于科学的客观立场,其目的也不是从逻辑意义上找出最基本的犹太教原则,而是为了强调律法对信仰的优先地位,回归犹太教的律法传统。

  • 标签: 中世纪犹太教 信仰 律法 杜安 克莱斯卡 阿尔伯
  • 简介:恩斯特·布洛赫的报告:《马克思,直路,具体的乌托邦》不仅是一部关于马克思的纪念报告,也是一部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在这份报告中,布洛赫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哲学一政治思想的丰功伟绩,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他的哲学一政治思想中的某些“实质性缺陷”,批判了斯大林主义的“奴役性实践”,划清了前苏东“官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人道主义”的原则界限。根据布洛赫的评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马克思哲学一政治思想中的个别结论已不再有效,但是,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特别是“辩证法思想”、“异化理论”、“现实的人道主义理念”等依然有效。

  • 标签: 马克思 官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现实的人道主义 直路具体的乌托邦
  • 简介:<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1945)以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意识形态,在日本又取得了合法地位。截至60末,伴随日本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哲学领域展开了积极的理论活动,一方面批判资产阶级哲学及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方面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颇多成果。进入70,日本大体实现了战后现代化,80则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适应时代的转变,马克思

  • 标签: 恩格斯 资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辩证法基本规律 社会发生 主体
  • 简介:上清道教在原始“洞”观念基础之上,进行了宗教式的建构,创造了具有阶段性特色的“洞天”理论。“句曲洞天”的核心是创生型宗教的“度灾之府”,是建立在“末世论”基础上的“千禧主义”(millennialism)的一种产物,与后世道教发展生成的“洞天福地”系统有相当程度的不同。

  • 标签: 洞天 句曲洞天 度灾之府 上清道教 道教
  • 简介:19的英国迈进城市化时代:工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崛起,而城市化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使人们因财富和地位的差异而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并推动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分层反过来又对城市本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英国城市格局逐渐发展成为以“贫民窟与郊区”为典型特征的城市社会地理结构。

  • 标签: 贫民窟 郊区 社会分层 社会隔离 城市社会地理
  • 简介:根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目前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在财富基础、技术手段及全球性问题等方面,决定了未来共产主义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制度;世界历史将经过多元制度并存的“世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推动下,遵循量变到质变的曲折性前进的历史辩证法,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较为成功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制度选择,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也会实质性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而深远地影响未来的世界历史,并对21的世界历史进程逐渐发挥引领性作用。

  • 标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世界历史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从远古至今,萨满教一直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中国萨满教研究肇始于20初,与中国民族学起步相随。中国最早的关于萨满教研究的期刊论文发表于《地学杂志》1914第6号,善之的《萨满教》一文是最早的一篇萨满教研究的文章。经过百的学术历程,中国的萨满教研究已由零星研究发展到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阶段。进入21后,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逐年增多。据统计,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在2000至2013之间逐年上升,共有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6名研究生完成136篇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专业涉及教育学、文物考古、地理历史、民俗、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献、语言文学、新闻学、艺术、政治、宗教等众多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涉列广泛。其中萨满艺术、萨满祭祀、综合类研究、萨满文学、萨满习俗、萨满仪式、萨满信仰等主题成为热点,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涉及满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侗族、达斡尔族、彝族、锡伯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纳西族、汉族等16个现存少数民族和古代的女真、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萨满文化等诸多方面;有关萨满教研究的学位论文所涉及的地域较广,据统计96%以上都是有关中国各地各民族萨满教研究方面的论文,其中有关北方民族地区的论文有127篇,占总数的88.9%。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1以来中国萨满教研究学位论文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为今后的中国萨满教研究打下学术史的文献基础。

  • 标签: 萨满教 学位论文 文献计量学 统计分析
  • 简介:世纪西欧教会曾严厉镇压异端运动,同时又有一系列宽容的思想和举措。这是逻辑混乱或虚伪吗?教会法对异端分子的处理展现了基督教宽容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存在和运作,也说明这一宽容的渊源不是对真理的怀疑和冷漠,而是出自对神恩的信心、对他人良知的尊重。真理只能在历史进程中得以认知,而对宽容的评价也只能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按照12教会法学家格兰西的理解,处分异端分子的方式和举措典型地展示了正义和仁慈统舍于爱,而爱就是关怀人类的拯救。不论是对罪犯处以绝罚还是鼓励他们与上帝和教会和解,相应的教会法规范都应该遵循,但是解释和应用法律必须考虑时间、地点、案件和当事人的特殊情形,据此减免刑罚或停止律法的施行。有时教会宽恕异端分子,期望他们能因此更快地纠正谬误。宽恕,不应该是神职人员渎职的借口;严格执法,也不应该蜕变成贪图和炫耀个人权威的机会。教会法对株连的批评尤其值得借鉴。教会法关于宽容的原则在律法的解释和施行中并未得到完全贯彻,迫害和滥用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知在寻求真理的同时又怀抱宽仁之心何其难也!

  • 标签: 历史语境 12世纪 西欧国家 绝罚 法论异端
  • 简介:本文用一些著作来探究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和实践,思考21全球资本主义将怎样发展。这些由我们所继承的西方化的经典著作所体现的价值观,可能对资本主义的某些缺陷负有责任。在经济权力正从不久前还处于支配地位的市场转移时,我们对21全球资本主义经典的寻求可以有助于形成我们期望未来资本主义能够体现和实现的价值观。

  • 标签: 经济伦理 企业社会责任 批判理论 经济学 新兴市场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人类进入21,学者们对21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给予了最大关注,特别是对如何构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如何处理“中、西、马”三大哲学流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的生长点的问题,阐发了众多很有新意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重点问题的综述,对21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如何建构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形态 研究综述 21世纪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 简介:绝罚(excommunication)在《英华大词典》中译为“革出教会”;该词典还说明,“大革出”是指开除教籍。在中古西欧,绝罚在宗教、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有重大意义,准确认识这一教会处分是研究教会史和探讨中世纪社会深层结构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 标签: 历史语境 12世纪 西欧国家 绝罚 法论异端
  • 简介:<正>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实行自主经营,二是实行自负盈亏,三是能够实现扩大再生产。九十要把企业改革引向深入,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

  • 标签: 九十年代 国有企业 自负盈亏 经济改革 企业经营管理 基本特征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性的庆祝游行是一个内容丰富而驳杂的文化主题,于此,史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景观,其中首推二十世纪五十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五一节和国庆节(10月1日)庆祝活动,都是精心组织并有着多重目的的政治仪式:既是打破旧秩序、迎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反传统的节日,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权威的合法化,又是共产主义领导下无数成就的展示,亦是对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毛泽东中心地位的肯定,同时还宣告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存在。尽管受到苏联的影响,这些庆祝游行还是表现出浓重的民族风格。它们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变化。最终,毛泽东和其他党内高层领导,同时充当着演员和导演,小心翼翼地控制和编排游行者的动作,让作为观众的游行者们在天安门广场上对党和党的主席所取得的成就大加赞颂。

  • 标签: 毛泽东 庆祝游行 国家景观
  • 简介:<正>该重新思考一下了。早期资本主义已结束,公认的阶级文化也随之衰退,被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变革的信息经济和消费娱乐方式所瓦解。右派紧随着这些变化走向成功,正如保守党在竞选中的不断胜利所表明的。左派对当代的重大思潮反应迟钝,但现在也有了

  • 标签: 威廉斯 自由知识分子 工人阶级 文化观念 自由主义 文化批评
  • 简介:2060—70,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难以逾越的理论困境,到了80,则受到第三波女性主义运动中新的话语挑战。21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不断自我反思中发展。当前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都倡导'回到马克思主义'和'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产生这些趋势的前提是当代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发掘和重新解读。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回归的理论趋势、超越'二元论'困境和'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联合'的实践策略进行阐释,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在21的新发展。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父权制 二元论
  • 简介:教育:迈向21的较量──《夏令营中的较量》发表后的社会反响权自然《较量》一文的形成及内容19928月,全国少工委及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与日本合作,在内蒙古草原举办了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少年儿童研究》副主编、青年作家孙云晓密切关注这种新型的夏令营...

  • 标签: 夏令营 21世纪 少年儿童 下一代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