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阐述"探究为基础的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RBL)"教改在医学本科专业遗传学实验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整合与拓展实验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编写适用教材、更新考核方式、建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初步研究显示,RBL教改可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其动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 标签: 探究为基础的学习 遗传学 本科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和核心问题就是立德树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牢牢把握专业成才和全人教育的共通点,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通过在课程体系中系统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学情分析中关注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中汲取典型案例,在教学方法中注重引发思考,在教学评价中增加育德维度,在教学实施中强化教学基本规范、系统设计教学规范教学策略,全过程引导推进,将核心价值观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 标签: 专业课程 课程思政 教学策略 核心价值观
  • 简介:摘要本文从临床实践时间、轮转安排、实践内容、临床带教、实践考核、与职业资格的衔接等方面综述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现状,以期为专业学位教育临床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消化内镜护士的角色职能及专业实践能力现状及发展方向,为明确内镜专科护士培养方向、制定培养方案、推进内镜专科护士岗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外相关文件,经过跨文化调适,充分咨询国内专家意见,编制《中国消化内镜护士角色职能及专业实践能力调查问卷》,向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2所内镜医疗机构的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内镜护理管理者匿名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结果调查对象来自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7所内镜医疗机构,调查对象252人,其中内镜护士144人,年龄(35.87±7.43)岁,53.5%为初级职称,68.8%为本科学历;内镜医师65人,年龄(39.66±5.62)岁,46.2%为中级职称,40.0%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内镜护理管理者43人,年龄(43.12±5.78)岁,46.5%为高级职称,90.7%为本科学历。整体252名调查对象对消化内镜护士12项角色职能及10项专业实践能力与现状符合程度的评分均>3.5分。与现状的符合程度评分最高的角色职能为"协助内镜诊疗的技术操作"(4.58±0.57)分、"卫生及感染控制"(4.54±0.62)分和"内镜设备处理、维护、储存"(4.47±0.65)分;对未来消化内镜护士承担角色职能认同程度最高的3项则为"卫生及感染控制"(4.58±0.55)分、"协助内镜诊疗的技术操作"(4.52±0.62)分、"医疗安全"(4.52±0.58)分。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内镜护理管理者对目前内镜护士12项角色职能符合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现状符合程度评分最高的两项专业实践能力为"合作的能力"(4.32±0.61)分与"交流的能力"(4.25±0.63)分,同样也是未来发展认同程度最高的两项专业实践能力(4.48±0.58分,4.46±0.58分)。对现状符合程度与对未来发展的认同程度评分差距最大的一项为"循征护理实践与研究的能力"(3.80±0.77比4.20±0.73,P<0.001)。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护理管理者对消化内镜护士将来发展10项专业实践能力的认同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护士、内镜医师及内镜护理管理者对于消化内镜护士角色职能及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认识基本一致,对于未来发展专业实践能力的观点一致;均高度认可目前消化内镜护士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且期待在将来发展这两项能力,而"循证护理实践与研究"的能力则是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内镜护士未来需要发展的专业实践能力。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卫生调查 专科护士 角色 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研究中的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均值为60.70,标准差为11.10。其中,职业自我概念的均值为21.55,此维度得分最高。职业自主选择性与社会说服的均值较低,分别为7.07和7.85。研究提示,教师可通过优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院里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学院应为学生提供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与帮助,让学生具备清晰的就业方向与就业目标。

  • 标签: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简称高职护生)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加强对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的研究,给我国的心血管医学领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在技术方面能够促使高血压疾病治疗,对临床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基础条件,有利于有机物医学体系的完善化。基于此,下文给出详细探讨,具体针对心血管内科临床专业新进展,给予各个方面的详细分析,为对其予以展现探究,不仅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干细胞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综合治疗也做出详细分析,以将其作为重要参考。

  • 标签: 心血管 内科临床 专业 展望
  • 作者: 许迅 黎晓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 上海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眼科疾病精准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8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 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 100044
  • 简介:摘要我国眼底病专业领域历经70年发展,无论在临床诊疗还是学术研究方面,均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这样的进步得益于一代代眼底病专业人员的奋发努力和开拓进取。当前,眼底病专业领域正逐步融入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思路。回顾70年我国眼底病诊疗技术、学科建设等发展历程,希望以此缅怀前辈,激励当代眼底病专业人员不断进取。谨以此文祝贺《中华眼科杂志》创刊70周年。(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41-245)

  • 标签: 眼底 视网膜疾病 诊断技术,眼科 眼外科手术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社会上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任务,因此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课间见习加以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对课间见习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课间见习质量和效果,对此作为临床医学教学老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在本文中笔者对此进行研究和探索。

  • 标签: 临床医学 课间见习 模式改革
  • 简介:摘要作为一项新兴的正畸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引起更多关注。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材料需要革新,技术需要更新,如何引导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规范、健康地发展尤为重要;如何探究其内在矫治机制,提升矫治效能,引导技术创新是此技术未来发展和应用的方向。本文基于近年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我国应用和发展的实际,从制定规范、关注患者健康和安全、提升矫治效能、鼓励创新等角度进行阐述,旨在倡导正畸学界能以科学、严谨、开放的态度关注、引导、推进这项技术在我国规范、健康和合理地应用,提升我国正畸的临床技术和水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快速改革和建设阶段,对社会应急反应能力有提升的功效,创新预防医学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将公共卫生的控制能力给大大的提升起来,还会将社会应急反应能力进行提升。

  • 标签: 预防医学专业 建设培养 公共卫生 创新人才 分析 强化
  • 简介:摘要:护理学专业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且技术能力强的护理人才,该种护理人才需要具备应用专业性;护理学专业教育面临的多项改革和概念更新,其教学内容也发生着根本性改变;对护理学专业的课程研究中发现,尽早让学生接触临床可以提高其早期临床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的护理综合素养。

  • 标签: 临床见习 护理学专业学生 综合素质提高 研究
  • 简介: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思维工具,自出现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其中也包括医学教育,近年来思维导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通过综述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为其在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综述 护理学 思维导图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了解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基于隐性课程视角,培养并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内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一学生455名,应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认知维度得分(63.39±11.02)分;勇气维度得分(69.04±10.70)分;耐心维度得分(47.28±9.54)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受到学生是否熟悉护理人文关怀内容、学校的人文关怀氛围是否浓厚、民族、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性别、自己既往健康状况、是否有过照顾患者的经历、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里等8个因素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内容融入课程设计、校园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隐性课程 护理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神经病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神经病学临床医学人才。本教研室高度重视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每学期召开研究生教学工作会;通过开设系统性的临床专业讲座和神经重症讲座、建立临床案例库、每月固定开展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制度等措施,促进学生临床能力提升;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能力培养;组织学生集中学习与点评国内外指南,训练学生循证医学观念。今后,还应完善专业型研究生教学的激励机制。

  • 标签: 神经病学 研究生教育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健康作为全民发展的重中之重,护理工作是卫生计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为更好的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发展,要求护理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优化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伴随护理服务发展的需求,近几年男护生不断增多,男护生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加快男护生培养的同时,重视做实做好男护生专业素养教育、提升男护生服务能力。

  • 标签: []专科男护生 专业素养 服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9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甲医院就诊的121名早产儿父母作为受试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量表简版(ATSPPH-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2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2.6%。结果112名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为(18.11±3.76)分;不同早产儿体重、父母性别、居住地、家庭月收入的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父母ATSPPH-SF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r=0.337,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评分呈负相关(r=-0.319、-0.29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体重、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总分是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早产儿父母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水平,尤其对早产儿体质量低、家庭月收入低、自我效能低的父母,应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接受度。

  • 标签: 婴儿,早产 父母 专业心理支持求助态度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在临床药学实习过程汇总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来我院实习的药学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1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名和观察组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学习成绩对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用药教育、教学药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药学实习过程中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记忆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值得在临床药学教学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临床药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调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业情况及毕业生对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建议,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结果:毕业生就业以县市级基层医院及社区医院为主,就业专业吻合度和就业质量逐渐提高,但部分毕业生医学基础知识薄弱,职业核心能力有待加强。结论:增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产教融合探索和思考基层医院康复科的发展趋势,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紧跟行业需求能更好的实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高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