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腹泻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临床中1例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腹泻的用药.结果:以临床药师的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论:临床药师应在实践中协助医生,加强抗生素管理,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菌药物 微生态制剂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溃疡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U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内科护理学》的西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但不进行辨证施护和中医治疗;实验组依据UC的常见中医证型辨证给予护理,持续护理1个疗程。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溃疡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施护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通过胶塞相容研究,分析影响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溶液澄清度的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措施提高药品质量。方法通过测定样品的浊度值及胶塞迁移出的指征成分——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量,探讨胶塞成分迁移与药物澄清度的关系;通过胶塞相容加速试验,讨论影响胶塞成分迁移的因素。结果浊度值与BHT迁移量、贮存时间显著正相关(P〈0.01);头孢替安规格越小,胶塞对其澄清度影响越大(P〈0.01)。影响胶塞成分迁移的因素为胶塞的质量、储存温度及放置状态。结论应通过提高胶塞质量或包装设计、降低贮藏温度、保持正置等措施以降低胶塞成分迁移,解决小规格产品澄清度不合格的问题。

  • 标签: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 胶塞相容性 浊度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的相关.方法该院自2009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IgA肾病患者88例,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治疗的非IgA肾病患者92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血清中及肾组织中的HBV感染进行检测.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清中及肾组织中的HBV感染率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1);88例患者中A类中Ⅳ~Ⅴ级的患者、MsPGN+FSGS的发病率均高于B、C两类(P〈0.01).结论IgA肾病患者的HBV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HBV不仅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且伴HBV感染者的肾脏病变更为严重.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IGA肾病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剖宫产术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5例瘢痕子宫穿透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的急救与手术护理配合,分析护理效果。结果45例产妇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母婴死亡率为0。结论对瘢痕子宫穿透前置胎盘剖宫产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病死率,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

  • 标签: 瘢痕子宫 穿透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术 急救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法保留灌肠在溃疡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科溃疡结肠炎需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改良组A组和改良组B组,分别应用常规法、部分改良法及改良法进行保留灌肠;部分改良法应用滴注法替换常规推注法,改良法除采用滴注法,同时在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观察三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结果改良组B组患者的保留灌肠时间较常规组及改良组A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7).改良组A组较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P=0.477〉0.017).结论通过输液器末端套夹输液恒温器、应用滴注法,对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改良,较常规法保留灌肠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

  • 标签: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输液恒温器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10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率为96.1%,对照组患者依从率为78.4%,研究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血糖的发生比例为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依从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系统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鼻炙和哮喘看似是两种病.实则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同一个气道、同一类疾病”传统的做法是由耳鼻喉科治疗鼻炙,由呼吸科治疗哮喘,两种病分开治疗,但这容易造成重复治疗等问题.对患者的恢复不利,因此。本文专门就过敏鼻炙和哮喘的关系及治疗观点进行解析,供广大病友参考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哮喘 重复治疗 耳鼻喉科 呼吸科 治疗观
  • 简介: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干预法和传统护理法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呼吸内科收入患者160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80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法(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平均住院天数、掌握康复知识情况、复发住院人数、出现抑郁症状人数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掌握康复知识、复发住院、日常生活SGRQ量表评分、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法对于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住院天数少,复发率低,满意度高,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法 传统护理法 慢阻肺 康复 依从性
  • 简介:基因多态是影响巯嘌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最终造成药物疗效和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基因多态与巯嘌呤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不完全相关,而多基因分析可能更好地解释患者对该药的不耐受原因。本文介绍了多种与巯嘌呤类药物有关的酶基因多态的研究情况,同时就其代谢特点及与该药敏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巯嘌呤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 简介:目的研究肠炎宁浸膏粉对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结肠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建立大鼠溃疡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肠炎宁浸膏粉低、中、高(相当于2.52、5.05、10.1g生药·kg^-1)剂量,连续给药2周,采血检测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肠炎宁浸膏粉高剂量能明显降低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结肠炎模型血清TNF-α、IL-8含量(P〈0.05或P〈0.01),能明显减少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结肠模型结肠病理改变。结论肠炎宁浸膏粉对溃疡结肠炎模型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肠炎宁浸膏粉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HFPEF)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变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入本院心内科及ICU的HFPEF患者66例以及心功能正常患者43例,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及NT-proBNP,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PEF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NT-proBNP、LVMI、E/Em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E/Em与NT-proBNP值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为0.576).结论E/Em、NT-proBNP、LVMI三者均可反映HFPEF患者的舒张功能,上述指标对诊断HFPEF有一定参考价值.NT-proBNPcut-off取90pg/mL时对HFPEF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92.7%).

  • 标签: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心室舒张功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 简介:糖尿病,通常分为2种——1型和2型,不过这只是通常情况下,因为事实上,糖尿病还有第三种——孕产妇特有的妊娠糖尿病,还有第四种——肝源糖尿病。为什么肝病会引起糖尿病呢?因为肝脏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对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旦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肝源糖尿病为继发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临床上以餐后高血糖和糖耐量减退为特征。据报道,慢性肝病患者约50%~80%存在糖耐量减低,20%~30%最终发展成糖尿病。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胰岛素 口服药 继发性糖尿病 慢性肝病患者 禁用
  • 简介:目的:监测与了解医院门诊的麻醉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对我院西院门诊药房2013年435张麻醉镇痛药品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435张麻醉镇痛药品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mg、5mg),其次为芬太尼透皮贴剂(8.4mg、4.2mg)和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10mg),而吗啡片(5mg)则使用频率较低.结论:我院西院区门诊麻醉镇痛药的用药趋势符合医疗需求,使用较为合理,缓释剂型为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 癌症止痛 门诊药房
  • 简介:1病例资料男47岁,主因四肢反复出现皮下结节7年,结节大小1-5cm,暗红色,触痛,无须治疗可消退,结节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无其他不适症状而就诊。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5益左右,以午后及夜间明显,无盗汗现象。同时出现双侧膝、踝关节疼痛及踝部水肿。对症治疗无效。查体:四肢皮肤可见散在1-5cm色素沉着斑。

  • 标签: 脂膜炎 腹水 胸腔积液 肺结节
  • 简介: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等多家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风湿免疫疾病与肾病药物专题研讨会”将于1015年5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第三届INRUD临床安全用药组年会将同期召开。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药源性疾病 安全用药 论坛 药物不良反应 风湿免疫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防治过敏紫癜肾损害的临床有效安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例过敏紫癜患儿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时间段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OO%(X2=4.15,P〈0.05)。实验组儿童皮疹消失时间、腹痛和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尿8。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孟鲁司特预防过敏紫癜肾损害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肾炎
  • 简介:长期酗酒可以诱导脂肪肝的形成,本文旨在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慢性酒精诱导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含有酒精的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混合200mg/kg/BW的三七总皂苷的酒精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和对照Lieber.DeCarli液体饲料,连续饲喂8周,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能够明显地抑制慢性酒精所导致的肝脂质堆积;同时,三七总皂苷可以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血浆ALT和AST酶活力,以及肝组织TNF-a和IL-6水平。三七总皂苷不仅通过下调磷酸化HSL而抑制白色脂肪组织脂解,而且可以抑制肝摄取脂肪酸的关键CD36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改善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质代谢紊乱和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发挥对慢性酒精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 三七总皂苷 脂肪分解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对结节肝占位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98例发现结节肝占位的患者,按照肝穿刺后的结果和临床诊断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2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26例;肝转移癌组21例;原发性肝癌组24例;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患者作为肝区无占位的对照组。后回顾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与结节肝占位病灶良恶性的关系。结果CA125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明显增高,这种增高与肝硬化代偿和慢性肝炎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在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各组(P〈0.05);AFP在原发性肝癌中显著高于各组(P〈0.01);CA19-9、CA72-4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现肝占位的患者中病灶为恶性的患者普遍出现CEA的增高,原发性肝癌出现AFP与CEA的共同增高,CA125的单纯增高主要出现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该研究对于辅助医师决策肝穿刺的时机和肝穿刺前病情的告知具有意义。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结节性肝占位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