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儿科分层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研究对象是我院的30例护士护士可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体系,参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 标签: 儿科护士层级 培训 岗位胜任力
  • 简介:[目的]探讨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减少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提高病房护理质量。[方法]将病区护士按1∶2∶9比例配置(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2人、护士9人),与医生同步分管病人,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为小组的3层框架,责任护士全面负责病人护理,制订考核标准,将护士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通过考核,分析结果并反馈。[结果]固定的分层分组管理,提高了各项护理达标率、病人的健康教育认知率以及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提高了外科护理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

  • 标签: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 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骨科患者,在2018年8月开展本次实验,在2020年8月结束本次实验,共计70例患者参与其中。所选患者均接受随机编号处理,对照组患者编号为奇数,实验组患者编号为偶数。通过传统管理模式开展对照组医护工作,通过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模式开展实验组医护工作,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结果:系统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方面上升幅度相比对照组患者较大,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较为凸显,(p<0.05);展开分析本次实验,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下降幅度相比对照组患者较大,两组相关数据之间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管理模式,其在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骨科护理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 传统管理模式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分层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儿科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治疗的儿科患儿,分为两组,使用分层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ESBLs-KPN、ESBLs-ECO、MRSA、细菌感染种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n=375)、B(n=376)两组,前者行常规护理管理,后者行“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观察两组最终的护理质量。结果:B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A组的14.37%(P<0.05);同时B组在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及危重护理等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可以显著提升骨科护理质量,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显著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全面推广。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 骨科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方法:研究人员选择80例骨科患者完成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的实验,分析依据为双盲对照原则,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实验组所选40例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模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2.4±2.9)分及(97.6±2.2)分,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专科护理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人数分别为8人及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0%及2.50%,比较分析组间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分层责任制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管理 骨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层管理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与护士职业疲惫感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21.1-2022.1月阶段的ICU护士30人,为试验组,采取分层管理;同时筛选2019.12-2020.12月阶段的ICU护士30人,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观察两组护士职业疲惫感。结果:对比两组职业倦怠感,根据临床数据分析可知,试验组护士职业倦怠感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两组ICU护士护理质量,从综合数据整合分析可知,试验组总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管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护理质量,而且能够弱化护士职业疲惫感,祛除负面情绪,强化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ICU护理质量 护士职业疲惫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程度。方法:抽取我院各科室护理人员40名,电脑抽签的方法,分作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n=20),观察组分层管理(n=20),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应用后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病房管理、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管理效果各指标(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掌握、临床操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管理,能提高管理效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工作积极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于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诊收治的90例患者以及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46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护理人员23名,参照组应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观察2组护理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层分组管理 外科病房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应用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外科病房中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小组划分,常规管理模式应用在对照组中,而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则应用在观察组中,对比两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在应用效果方面要稍逊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在护理质量方面也要逊色于观察组p<0.05。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应用在外科病房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使护理人员整体水平提高,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 外科病房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消化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研究。方法:以2021年2月-2022年3月某医院89名在编的消化内科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89名消化内科护士随机分为Ⅰ组(45例)和Ⅱ组(44例);比较Ⅰ组、Ⅱ组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专业水平。结果:经护士分层管理护士在专业水平考核成绩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均优于常规护士工作管理。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护士对专业水平的提升和扩展,有利于医院培养临床护理高水平的护理人员。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消化内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护理在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按照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分层护理可提高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重性精神病 分层级护理
  • 作者: 邱桂红乔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将其分为N0、N1、N2、N3、N4五个层级,依次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时间3个月,比较分层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培训前,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3.57±2.66)分、(95.43±1.97)分、(95.70±2.04)分、(95.51±1.80)分,培训后为(98.03±1.02)分、(98.34±0.98)分、(98.61±0.88)分、(98.1±1.03)分,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分层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1.17±4.07)分、(90.81±5..11)分、(91.91±5.36)分、(91.06±4.22)分、(91.33±5.57)分,培训后为(93.86±3.45)分、(94.50±2.97)分、(94.86±2.28)分、(94.38±3.23)分、(94.01±3.87)分,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得分(P<0.05);分层培训前,患者满意度情况为:满意70例,39.77%,一般76例,43.18%,不满意30例,17.05%;培训后为:满意95例,53.98%,一般78例,44.32%,不满意3例,1.70%,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培训在医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无转岗、离职意向的88名护理人员,设置1~5级分层标准,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基础能力、基础知识储备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 结果:分层次培训后考核人员基础理论、操作技术、服务水平、紧急应对评分,以及角色认知感、自我效力感和团体荣誉感评分均显著大于分层次培训前(p值<0.05)。 结论:分层次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增加护理人员的自我较能感。

  • 标签: 护士 分层次 培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妇产科护士分层框架及其能力、岗位职责,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孕产妇护理满意度和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的82例孕产妇作为对象,根据时间线分成两组,2022年9月-2023年2月为未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共有孕产妇40例,2023年3月-2023年8月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共有孕产妇42例,比较管理前后孕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 管理后,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各项满意度及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均明显高于管理前,管理前后的应用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分层管理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孕产妇满意度高,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分层管理 妇产科 护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采取分层管理配合运动指导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共有40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分层管理+运动指导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模式应用下患者运动功能数据变化。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模式干预前后下肢功能评分、BI指数评分、BBS评分变化发现,研究组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分层管理配合运动指导护理应用于帕金森患者运动康复护理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帕金森患者 分层级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使用在神经外科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护士分层次使用的措施,并与未采取此项措施的2009年5月~2010年4月的压疮发生率、护士压疮知识考核成绩及工作满意度做对比,比较分析护士分层次使用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难免性压疮发生率由上一年同期的0.036%下降到0。护士分层次使用后护士压疮知识考核成绩及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神经外科病人和护士进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外科病人压疮的发生率.真正做到压疮发生“零容忍”.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压疮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于乳腺外科护理质量及其患者投诉发生率的主要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4月到2021年3月这个阶段我院接收的60名乳腺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而言,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投诉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投诉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外科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工作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这样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患者投诉发生率,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外科 护士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患者投诉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用于普外科中对提高护士工作质量与工作能力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11月本院普外科未开展层级护理工作期间任职的护士20名为对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10月本院普外科开展层级护理工作期间任职的护士20名为试验组。对比护理工作质量等指标。结果:关于护理工作质量:试验组数据(97.92±1.06)分,对照组数据(91.48±2.14)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护士应急能力、规避纠纷、护理观察和院感防控能力: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用层级护理,护士工作能力提升更为迅速,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普外科 层级护理 工作能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