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了罪刑法定原则,其具体内容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在其中明确规定了犯罪概念、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对于各种犯罪如何处罚应以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即“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同时,还取消了类推制度,重申了在溯及力上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在分则中罪名的规定也相当详备,增到413个罪名(“高法”解释);在具体犯罪的罪状和处罚上,叙明罪状的大量运用和法定刑不同档次的设计,为司法实践增强了可操作性。这些都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提供了细致的法律标准。但是经过实践,一些缺陷由隐至显,罪刑法定原则受到了司法实践的严重挑战,法典的某些方面亟需完善。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泊来品,是否能够很好的与中国的刑事政策相容,仍是很有难度的工作,目前我国罪刑法定原则是适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罪刑法定使我国刑事法制再向前迈进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 标签: 罪刑法定原则 人权保障 司法观念
  • 简介:<正>一、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及其内容(一)'法的支配'与'人的支配'中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说过'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且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挥泪斩马谡,也是因马谡犯了军事谋略上的错误,这些体现了即使是权力者身边的红人,但只要犯了罪就应当受到处罚的精神。该观点是以与犯罪相应的刑罚是由客观的规则即法来规定为前提,因此,这同近代的罪刑法定原则(或罪刑法定主义)是相通的。即,不是奉行将罪与罚交由当时的执政者、权力者进行判断的'人的支配'('人治'),而是奉行,将罪与罚交由客观规则即法来判断的'法的支配'(法治)的观点。

  • 标签: 罪刑法定原则 自由主义 国家公务员法 刑罚 犯罪行为 日本刑法
  • 简介:刑法应用观念贯穿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活动始终,是对法的价值理念、法律基本原则与刑法适用方法交汇融通的整合。它的理论实践目标在于,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原本看似完善的结论之外所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吐故纳新,保持理论系统的开放性和现实适应性。它的司法实践目标在于,在法律框架内,对刑法应用方法科学性的探索,以提升高效处理案件信息及合理调配法律资源的能力,提高刑法适用效率。

  • 标签: 刑法 应用观念 变通 正义
  • 简介:刑法信用是指刑法规范符合其回应特殊性社会需要的属性以及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严守规则所获得的社会主体对它的信赖。刑法信用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刑法本身的可信性,主要是指刑法规范设定上的价值合理性;二是刑法适用的可信性,主要包括定罪信用和刑罚信用。我国当前在刑法规范设定本身和刑法适用上均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刑法信用造成了一定的侵蚀。刑法信用的生成有赖于刑法规范设定、定罪信用和刑罚信用等层面的积极作为。

  • 标签: 法律信用 刑法信用 定罪信用 刑罚信用
  • 简介:刑法解释的目标是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客观解释),而不是立法者制定刑法时的本意(主观解释);对于刑法文字表述的缺陷,应当通过解释予以补正,批判刑法不如解释刑法刑法的真实含义是从生活事实中发现出来的;解释者应当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刑法规范与生活事实之间;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 标签: 刑法 客观解释 主观解释
  • 简介:<正>同学们,晚上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就刑法知识的转型与刑法理论的演进给大家做一个讲座。这个题目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与反思系列讲座之一。那么在改革开放30年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目前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对这30年实践进行的总结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8年可以说是总结和反思的一年。这里的30年是以1978年为改革开放的元年起算的,以这一年为开端我们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

  • 标签: 刑法学理论 刑法理论 犯罪论体系 理论知识 犯罪构成理论 大陆法系
  • 简介:教义法学和社科法学的相对关系,非常类似于规范式思维和后果式思维。社科法学,可以说是教义法学的基础;而教义法学,可以说是社科法学的简写或速记。在教学和实际运用时,不必每次都追根究底,由社科法学中找理论基础;由各种教义出发,可以大幅降低思考和操作的成本。朱苏力指出了传统教义法学的缺失,可以说踏出了第一步;第二步是要找到替代方案,找到更好、更有说服力的方法论,为法学界的工具箱更新武器配备。必要时应当让证据来说话,在后果中权衡价值和利益得失。

  • 标签: 规范式思维 后果式思维 社科法学 教义法学
  • 简介:<正>1.问题的形成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化;科技革命的兴起,正改变着科学的世界图景。面对着这些变革,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学、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深入探讨,得到了可喜的发展。而法学研究领域却明显地落于其后。这种落后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落后于我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实践要求,二是落后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潮流。为什么在促使法学研究发展的外部条件(社会条件和科学条件)都已具备的时侯,法学

  • 标签: 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现象 理论观点 理论体系 科学方法 法学理论
  • 简介:法学在本质上是人类理性的普遍表达,据此可以逻辑地推定法学的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其中。绝对标准是法学家不懈追求的理想,而相对标准经过学界认同则演绎为法学通说。法学通说是一种文明、力量、传统和理性,它不断地推动时代进步和法律发展,为法律文明添加智力支持和思想支撑。法学通说概念之下主要包括“要有一种普遍的主张”、“包括一个或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支持这一主张的某种类型的论证”三个基本要素,而“内在的一致性、简单性、平稳性、形而上学与科学的相容性、理论间的支持”则是法学通说的论证标准。以此为根基,法学通说不仅能够确立而且必须确立。这又使法学通说真正呈现出法学学术及其成长的原貌,学术薪火因此世代相传。

  • 标签: 法学通说 法学家 法学理论 法学学派 相对标准
  • 简介:一、在保障人权前提下追求刑法的和谐是刑法发展之必然要求“和而不同”是和谐化刑法的基本要求。刑法具有社会职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只是和谐的基本要求。如果和谐化的刑法不是以保障人权为使命,则其职能是虚伪的,甚至是残忍的。因为这样的和谐不是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和谐,而是权力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和谐。

  • 标签: 和谐化 刑法 “和而不同” 保障人权 社会职能 社会秩序
  • 简介:融入法益理念的伤害原则构成了犯罪化的起点,与其存在着严重冲突的家长主义,很难证立刑法。相对于道义论,结果主义更符合法益保护原则和最后的手段原则的趣旨,故可以成为划分刑法边界的道德理论。根据功利主义,刑法与侵权法的划分标准有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加害行为及行为人的发现率、受害人主张权利的积极性、行为人的破产风险等;刑法与行政法的划分标准有处罚措施、污名、执法合作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等。当然,功利主义的标准还需受到规则结果主义的限制。根据刑法的边界理论,诸如通奸、乱伦等行为,都不应当被犯罪化处理。

  • 标签: 法益 伤害原则 道义论 功利主义 刑法 侵权法
  • 简介:传统理论认为,刑法性质包括阶级性质和法律性质。目前,法律性质是保障法,但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看尚难成立,并与刑法谦抑性、超立法原理与刑事立法的区分、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分离、刑法刑法规范的界分、刑罚的契约性、自然犯和法定犯的分野、空白罪状属性不合。而刑法的事先性已显端倪。

  • 标签: 刑法保障法 谦抑性 自然犯 法定犯 空白罪状
  • 简介:1.准备工作随着20世纪的开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德国刑法立法的变革即将开始。刑法内部的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均已声明,暂时放弃学派之争,共同致力于刑法改革这一重大任务的完成。④对德国刑法改革问题只是附带的、且非从统一的观点出发来探讨的德国法学家大会,

  • 标签: 刑法改革 德国 20世纪 刑法立法 代表人物 刑法学
  • 简介:<正>刑法上,"占有"一词可能会在以下三种情形中出现:用以指称"事实上的控制管领状态"的"占有状态"、不同于静态的占有状态而更强调动态的对财物的支配和利用的"占有行为"以及作为"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围绕"占有"一词,存在许多具体的理论问题,如占有状态之存在的具体判断,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究为本权还是占有本身,"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必要等问题。本文拟就上述与占有相关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本权说 违法性 侵占罪 法益 窃盗罪 阻却事由
  • 简介:本书对中国的各位能够发挥多大作用,我完全无从得知。估计是和我一样学习刑法的人,或者稍广一些,学习法律学的人,特别是打算做法律研究者,或者现在就是法律研究者的人,对他们或许可以作为直接参考。的确,各位所处的时代已经和我作为研究者成长时期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即便如此,特别是本书的主题,'人生,越重大的事越是偶然决定。那么,人生该怎样去活?'这样一种问题意识,我认为应该是共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不仅对法律家,即使对于一般读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指

  • 标签: 刑法研究
  • 简介:经济刑法(Wirtschaftsstrafrecht)是一个广阔而又无边的法律领域,自1970年代起便特别流行起来,引发了各界的极大兴趣,先是立法机关和司法部门,接着是刑法界,最后才是法律教育界。要想对这个法律领域的对象、范围和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首先应当具备经济法方面的知识。这里的经济法不仅包括税法,还包括商法与公司法,以及劳动法、资本市场法、知识产权法与新兴的欧盟法等其他法律领域。经济刑法绝对不只是研究《刑法典》中诸如诈骗、背信、贿赂以及暴利等众所周知的犯罪构成要件,它还要经常(最终)研究刑法之外的规范(边码5)。

  • 标签: 刑法总论 总论序言 经济刑法
  • 简介:<正>众所周知,刑法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刑法又是由若干个刑法条文组成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刑法条文是建构刑法理论体系大厦的骨架,要研究刑法理论首先就应该研究刑法条文。非常遗憾的是,我国刑法理论界基于种种原因,一直忽视对刑法条文的系统研究,其结果是既妨碍了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又妨碍了国家立法机构立法技巧的

  • 标签: 刑法条文 刑法规范 我国刑法 犯罪构成 刑法理论 表现形式
  • 简介:<正>上册定价:49元下册定价:56元刑法总则是刑事制裁法规范的主要法律,是规定刑事实体法的共同原则,故论述刑法总则的本书称之为刑法通论。本书采最新的刑法论理学说,引述并评论刑法实务见解,分就故意犯、过失犯与不作为犯等三大犯罪形态,论

  • 标签: 刑事实体法 犯罪形态 不作为犯 过失犯 共同原则 刑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