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贿赂犯罪治理由“打击型”策略向“预防型”治理策略的转型,是国际腐败犯罪治理经验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预防型”贿赂犯罪治理策略要求:在确立对贿赂犯罪实行“均衡性”治理理念的前提下,调整贿赂犯罪罪刑规范内容,慎重处理贿赂犯罪罪量因素的功能,删除行贿罪犯罪阻却事由;修正贿赂犯罪特别自首制度;增设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科学设计其罪刑规范的基本内容,由此整体提升中国贿赂犯罪惩治的科学性。

  • 标签: 贿赂犯罪 “预防型”治理 特别自首 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
  • 简介:社会转型时期法定犯数量大量增加,带来司法实践中严重的“刑、民交叉”“刑、行交叉”问题,故有必要重视犯罪合作模式。犯罪合作模式意味着行为人在犯罪后以自身的努力弥补犯罪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其行为被评价为犯罪的意义降低,虽具有应罚性,但并无需罚性。犯罪合作模式作为责任折抵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因而会带来犯罪赦免效果。犯罪合作模式不是基于报应,而是立足于恢复,需要在应罚性基础上判断需罚性,当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应罚性而欠缺需罚性时,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故其与目的理性的犯罪论体系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国刑法有关犯罪合作模式的规定属于立法创新,有助于划清刑、民边界和完善轻罪体系,并具有扩大适用的必要。

  • 标签: 犯罪合作模式 犯罪赦免 需罚性 责任折抵 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
  • 简介: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适应了当前打击单位犯罪的实际需要.然而,纵观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尚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

  • 标签: 新刑法 单位犯罪 不足 完善
  • 简介:把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所要求履行的某些作为义务即重大道德义务视为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这种作法在国外已有立法先例.虽然目前我国尚无此类立法,但在实战中,司法机关也通常适用不作为犯罪理论来裁判"见死不救"行为,在理论上,学者们对此已有所认同.鉴于此,完全有必要通过具体的刑事立法来调整"见死不救"行为,而不仅仅是笼统地"借用"犯罪理论来规制此类日渐严重的社会现象.

  • 标签: 刑法 见死不救 不作为犯罪 作为义务 重大道德义务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被赋予了极高的并且多重性的意义。然而,其并不直接有助于"同案同判",并不必然导致司法效率的提高,也并不能自然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通过已经推出的刑事指导性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如何避免武断化的刑事个案指导与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武断化才是最关键的。刑事指导性案例不应被附着太多的社会意义,不能被作为一种判决宣示(与犯罪作斗争的态度)和满足于提供一种简单的结论性标准,而是应当进行充分的说理,从而避免案例的指导性归于沉寂。作为刑事指导案例,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应当侧重于例外性、补充性规则的形成和对平衡性的追求,以此促进司法理念与刑法知识体系的更新。

  • 标签: 指导性 案例 刑事 例外性 补充性
  • 简介:实行储蓄实名制是我国金融机构正在进行的一项探索,储蓄实名制的实施有利于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洗钱、罪,查处危害税收征管犯罪。

  • 标签: 储蓄实名制 预防犯罪
  • 简介: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现实背景下,动用刑法打击环境污染实属必然,但现有刑法在规制环境污染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需要通过立法加以完善,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实现环境保护。当然不能为了规避一切环境污染风险,而无限扩大污染环境罪的处罚范围,要做到适中,在某些方面应有所不为。只有两方面同时兼顾,才能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

  • 标签: 环境污染 刑法立场 有所为 有所不为
  • 简介:抓住机遇促进成人法学教育的发展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任高远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九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中共山东省委六届五次全委会也对全省“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了规划,都把教育列为经济建设全局的重...

  • 标签: 成人法学教育 政法院校 抓住机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岗位培训 法律人才
  • 简介:行政决策分为传统的行政自主决策模式与现代的公众参与决策模式。我国正在经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但总体上行政主体控制决策权的格局尚未改变,公众参与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决策模式转型意味着通过对传统模式的反思和重构,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真正的“伙伴关系”,实现有序基础上的有效参与。基本路径是依靠对行政决策全过程的制度控制与公众参与权利的充分保障而予以“分进合击”。

  • 标签: 行政决策 公众参与 有序性 有效性
  • 简介:学界对法律事实概念的研究相对薄弱,导致立法实践和法学理论中概念混乱。文章按照内涵从少到多、外延从大到小的逻辑关系,对法律事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赋予每个概念以清晰的定义。如把民事主体的行为概括为“当事人的行为”.行为分为自给、交往和冲突三种情况;界定了法律行为是民事交往中制定民事关系的阶段和方面,是当事人之间的立法;明确了法律事实的后果是民事关系,而非民事法律关系。

  • 标签: 法律事实 法律行为 民事关系
  • 简介:公安院校法学教师参与法律实践,是公安法学教育改革和落实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拓宽校局合作机制的内容,与法院、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使教师真正参与到法律实践中去。教师参与法律实践,应当根据行业和学科特点,坚持针对性和实际工作原则。

  • 标签: 公安院校 法学教师 法律实践 校局合作
  • 简介: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公民知情权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公民知情权宪法化进程的分析和其宪法基础的考察,可以看出确立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地位,创立一系列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是符合知情权发展的时代趋势的。这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丰富和发展、人权的维护和保障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公民知情权 人权 宪法保护
  • 简介:<正>由上海市对外友协组织的“中日刑事法学讨论会”于今年4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举行。日方代表由早稻田大学总长、教授西原春夫、东京大学教授松尾浩也等6名专家学者组成。中方代表团由华东政法学院教授苏惠渔、上海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萧开权等6名专家学者组成。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华东政法学院、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复且大学法律系、上海大学法律系和公、检、法、司机关的代表40余人参

  • 标签: 刑事法学 讨论会 政法学院 专家学者 早稻田大学 对外友协
  • 简介:被诉倾销己成为困扰我国出口贸易的重大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WTO反倾销立法在倾销认定、损害认定和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认定方面的非公平性,以及欧盟等国在市场经济国家定位上对我国的政治性歧视,应对的有效措施是对出口企业加快国有股减持,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会计账簿体系。

  • 标签: 反倾销 市场经济地位 减持国有股 会计制度
  • 简介:传统的法学方法论范式,被学界概括和界定为归类(或包摄和涵摄)、推论、等置和评价——这四种范式。但归类或包摄和涵摄均可再归属于形式主义的推论范式,于是传统四范式最少可化归为推论、等置和评价——这三范式;其中的等置范式试图借助于具有实践理性的类推法、比较法和归纳法,实现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关系的等置或者对称性,但其重心依然倚重于逻辑理性;而评价范式不仅离开了“客观化”的逻辑框架,而且也因脱离价值评价的主体及其特定语境,而成为无法实施的一厢情愿。最后认定,唯有具有主体间性(交往理性)、综观性、动态性的语用范式,才可以克服和超越传统三范式的缺陷,经由交往理性而实现逻辑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从而最终实现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关系的对称性。

  • 标签: 归类 推论 等置 评价 语用
  • 简介:网络有偿删帖是一种涉嫌犯罪的新现象。《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情节严重的网络有偿删帖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由于刑法第225条对网络有偿删帖行为非法经营罪认定的"违反国家规定"援引依据的合法性的缺失,加之司法适用对网络有偿删帖行为犯罪主体要件、主观构成要件不加区分,导致司法实践在刑法定性上乱象丛生。司法实践中也难以解决非法经营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及其他罪名间的竞合问题。为此,应取消《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部分条款,根据犯罪主体要件、主观要件的不同,重新认定网络有偿删帖行为。

  • 标签: 网络有偿删帖 刑法定性 非法经营罪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 简介:刑法立法正当性依据在于获得民众情感的认同及内心的尊重,并普遍遵守之。为使刑法立法具有正当性根基,在刑法立法中应当坚持将社会危害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刑法立法应当将主文化群体作为社会危害性的评价主体,排除民意的不当干扰。另一方面,刑法立法应当以比例原则作为社会危害性的评判标准:首先,以适当性原则协调罪刑配置,防止出现轻罪配置重刑或者重罪配置轻刑的矛盾局面;其次,以必要性原则来限制刑法立法的前置化倾向,保证刑法的谦抑性特征;最后,以均衡性原则审视刑法的立法效益,对于新生事物的调整应慎重运用刑法规制。

  • 标签: 刑法正当性 社会危害性 主文化群体 比例原则
  • 简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P2P融资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融资模式。在目前作为主流的P2P融资模式“担保模式”和“混合模式”下,P2P融资担保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P2P融资面临着怎样的刑法风险。鉴于此,有必要对P2P融资担保行为进行刑法规范学意义上的分析。实践中常见的P2P融资担保行为,或在“担保模式”下,以直接正犯的形式出现;或在“混合模式”下作为共同正犯出现。同时,应区分那些并未侵害金融交易秩序这一法益,对正犯之实行行为并无重要影响,并缺乏帮助故意的中立的P2P融资担保帮助行为,将其排除在刑法规制之外。

  • 标签: P2P融资担保 正犯 共同正犯 帮助犯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的职业禁止属于保安处分,当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行为人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时,人民法院应根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国《刑法》第37条之一的规定宣告职业禁止;适用职业禁止的实质条件是犯罪人的“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主体条件为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的行为人;禁止内容是行为人在犯罪时从事的相关职业,相关职业的范围一般不能超出我国职业分类体系中中类的界限,原则上不能妨碍犯罪人重返社会后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必须与犯罪人的再犯罪危险性相适应。另外,相关职业的范围存在最大边界但不存在最小边界。“刑罚执行完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与无期徒刑的犯罪人,有可能在法院裁定减刑或假释时同时宣告职业禁止;管制执行期间可以通过“禁止令”来实现职业禁止的效果;拘役、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事实上无需宣告职业禁止亦可实现禁止职业的效果。

  • 标签: 职业禁止 保安处分 正当化根据 适用条件
  • 简介:从新刑法看逻辑方法在法律语言中的运用周悦丽赵爱红法,作为一种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明显地具有规定的性质。因此,法律语言必须准确而恰当,讲究科学性、规范性、逻辑性。其中逻辑性在法律语言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国家在制定法律时,要...

  • 标签: 新刑法 逻辑方法 法律语言 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 必要限度